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3 14:29:13瀏覽861|回應0|推薦5 | |
「我腦下垂體長了腫瘤,老天爺對我真好。」 這兩句像是玩笑話,卻是26歲的林依晨歷經手術後,接受《康健》專訪時說的話。 今年初,經過腦部MRI在大腦蝶鞍部發現兩公分的蛋形囊腫,醫生這個宣判後來變成祝福,林依晨在幾個月內經歷人生上上下下,體會到「禍福相倚」。 如同出版人郝明義公開自己黑戶佛教徒身份,在《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所寫的: 「遇到再倒楣的事情,裡面一定藏著一個寶物。同樣的,得到一個再好的寶物,裡面一定藏著一個定時炸彈。」 手術後不久,與林依晨相依為命的媽媽先是暈眩,而後暈倒家中,緊急送醫後,發現是小腦二度中風。 但才不久之前,林依晨風光贏得金鐘影后。面對台下尖叫的粉絲,林依晨不但沒哭、還冷靜得出奇,她在台上說:「演員的使命是要讓觀眾看到更深層的人性」。 從參加捷運美少女選美到成為電視偶像劇一姐,林依晨得獎並不僥倖。 讓林依晨登上影后的《惡作劇二吻》不僅是偶像劇,更是難討好評審的續集,但評審說,「林依晨表現出戲的層次,這部戲沒有她就垮了。」 私底下,林依晨也才以多年積蓄買下人生第一個房子,達成人生階段目標,還高興得邀請高中同學到新家玩。 只是,寶藏背後的炸彈早已引燃。 去年,林依晨在大陸趕拍《射雕英雄傳》,連著六天六夜沒閤眼,她穿著單薄的戲衣在零下低溫發抖,化妝的空檔時眼淚無法控制地一直掉,「身體用自己的方式在發洩,」林依晨對媒體說。 其實,身心早就在抗議。表面看似腦下垂體長囊腫影響了內分泌,但林依晨詮釋是「被自己打敗」。 身體上,林依晨長年瘦不下來,深受水腫困擾,更嚴重的是她月經從沒準時過。 心理上,她睡得很淺、常做惡夢,夢裡常是被人追殺或是跳下高樓。 第一次面對住院、手術時,她很害怕,混亂到以為媒體上出現過的麻醉疏失、手術疏失已經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力求自制,靠著讀秒度過彷彿飛機起飛的麻醉過程。 「飛機降落」後,手術成功,但副作用等著她。手術前,醫生淡淡地說手術的副作用是會「情緒化」,但林依晨的叛逆期來了。 像青少年一樣她有一堆話要說,她要說出這7年的害怕、恐懼、憤怒,她要說被別人壓榨得太多,她要說自己是一個太爛的好人,一股腦地說、不顧後果地說,媽媽求她不要說了,她還是要說,連說了六天六夜後,喉嚨急性發炎掛急診。 鬆綁,慈悲對自己 她趁這個機會鬆開綁在身上的繩索。 長達7年的第一條繩索就是和母親的親子關係。青春期她從沒去過西門町、沒去過KTV、沒騎過摩托車,同學說她曾經志願是新聞系,有空永遠都在讀報紙。 雖然媽媽在假日也會帶弟弟和她去中正紀念堂玩,物質生活沒有缺憾,但她 不像年輕人玩過、瘋過、笨過,她沒有年輕過。她對相依為命的媽媽說,「妳對我太要求了,妳對我的管教太嚴厲了」。 林依晨一方面怨母親,一方面又心疼母親。 高二時她才突然知道長年在外做生意的父親,其實早在她5歲時,就已經和母親離異。母親一人靠著微薄的薪水和現金卡扶養她和弟弟長大,獨自吞下現實的冷酷。 當時,媽媽就已經累得小腦第一次中風。在《惡作劇之吻》裡,林依晨演出踡縮在醫院角落,危危顫顫地拿著電話筒打電話,然後放聲大哭,就是「偷自己的生活,」她曾對媒體說。 隨著母親嚴格管教而來的第二條繩索,是性格上的完美主義。 林依晨曾在媒體上展示過整理得乾淨整潔的包包,大包裡又有小包,每樣東西各有歸所,她家裡的擺設更是井然有序,只要別人稍一移動,她馬上知道。但這樣的整潔並「不是為了用得順手,而是在乎別人的眼光」,她說,現在她故意 把一樣小東西從抽屜拿出來亂放在桌上,才發現「不完美好快樂」。 完美主義也發揮在生活自律。只要沒拍戲,林依晨早睡早起,晚上10點睡覺,凌晨4點50分起床聽英語廣播加強語言能力,那時因為活得壓抑,「我很自律,但我不因此而快樂。」 林依晨禮貌周到,7年來每年都會在教師節前一週喬裝回校探望老師,好友生日她也是無論在世界何方,無論多晚,一定有通祝福的電話,這些也是從小母親的諄諄教誨。但今日林依晨也想放鬆一點,因為將心比心替別人想,「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別人和我相處會有負擔。‧‧‧‧ 【完整內容請見《康健雜誌》5月號引用文章金鐘影后林依晨 和解永不嫌晚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