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在地與國際觀
2009/06/02 11:48:30瀏覽318|回應0|推薦2

我們常在生活中將在地生活看成「台客文化」,將說英文看成國際觀的起點。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高低分判

台客就是土芒果─青澀酸苦

國際化講英文就是麥當勞─好吃好玩

這種生活細節,也代表著世代交替的行為模式,於是我們開始走國際路線、宏觀可以與世界接軌?

若去接軌,我們以怎樣的生活內涵去表現?

【檳榔西施、史豔文、電音】

台灣文化的具象

難以描繪出代表臺灣的「生活模式的文化因子」

所以

目前能夠分判出福爾摩沙的文化還是原住民的語言〈如蘭嶼達悟族〉

但又屬於南島文化中還太平洋文化的一種

只好以生物作為代表「台灣原生物種」〈如台灣獼猴〉

但這與台灣島上生活表現似乎無關

只好拿夜市小吃攤〈飲食文化〉來做典範

這樣難以表達生活精緻化

換個角度說

就是我們平日生活中沒有精緻的表現

若拿文史出來大都是「閩南、日治」文化

既然如此

我們就反觀現代生活

阿!

才發現日常生活裡充斥的生活細節都是現代舶來品

捷運是法國馬特拉、高鐵是日本歐洲混種、建築語彙都是西方語…

吃的更是多元到世界各地都有,義大利麵、皮薩、漢堡…

這就是台灣生活的模式

雜亂無章下的文化混雜

最後只好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氣

原來僅存的生活文化是媽媽手上的那一首台菜手藝

且自己的太太無法傳承接軌

……

無言

若大家能夠再度回到軟地板生活

個人認為「地瓜.葉文化」會再度啟動

因為生活裡所要記憶的是自然生成

而非人工框在博物館、文化館

海角七號看似粗糙的電影戲節

卻真實採用的墾丁的生活

讓人感到親切與神往

我們應該生活在田園、海邊,然後到都市掙生活費用,讓生活裡充滿生命力……

將我們在田園所用的陸續移到都會區來

讓都市綠洲生成

所用的硬體都是台灣製也都能運用陽光與風

????

到底是甚麼?

看看社區周遭的大樹吧!(台灣原生種)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polestar&aid=300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