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9 10:46:13瀏覽335|回應0|推薦1 | |
昨天一年級的小小公主有一項作業 台語:螢火蟲、蜻蜓、蚯蚓…… 羅馬拼音的課程,當然與自己的台語有別,於是考試就會考正確性,孩子認為爸爸的發音有異,不對! 又是一樁與新聞吻合的教育失敗,願孩子的老師能夠包容台語的多元腔調,每個地方有所不同。 劉博士院長居然說「母語」應該「在家」學;那英語應該去英國、美語應該去日本… 真不知道台灣教育的癥結在哪裡? 可以管好教育部的行政院長,還是大學校長出身,典型的學院派,這種教授治國的官僚,絲毫感受不到亡國或者文化頹敗的氛圍。 語言詮釋 本來是工具、本來是文化,卻因為官僚的政府體制,少數民族的語言不受重視,導致文化混淆。 台灣的回歸母語運動,怎能回家學就好? 那中央研究院的語言研究所就失去它的功能,要消失的文化靠誰來搶救? 家裡來個新住民,難道真要回家學菲律賓、越南、印尼話嗎? 不重視社區文化的結果 孩子下課只能關到安親班,無法在社區奔跑遊戲,說是都會化的悲哀。 其實是阻礙文化的歷程,母語不是母親說的語言,而是民族文化的詮釋。 外來語與火星文 年輕人的網路語言,教育部居然要統一?聽到差點昏倒。 原來我們的教育官員如此官僚,統一才有文化水準嗎? 無視教育的多元與自由。 =============================== 生活中的必要條件才是鄉土教學,而不是到鄉下去才叫鄉土。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