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3 13:30:21瀏覽1213|回應3|推薦90 | |
自商代以來,中國人就非常相信鬼,神和地祇之說,但以"人鬼"的信仰為中心,畢竟,人鬼身分的轉換最為貼近感受,"那一邊"的情況總是讓"人"有無限的敬畏,情感上也充滿矛盾和衝突,例如,過世的親人,心理上不覺得可怕,甚且年年想之念之,但"他人之鬼"就于人恐怖和不安的感受。一方面想著"敬鬼神而遠之",一方面又希望往生的親人能入夢來,中元節的出現大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的心理吧?! "中元"起於北魏,也稱鬼節或是孟蘭盆會。 "五雜俎"有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也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佛教在中元節這一天也會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ULLAMBANA,印度語),也就是孟蘭會。 而"孟蘭盆"是倒懸的意思,意謂人生如倒懸,痛苦不堪,為使眾生免受倒懸之苦,就必須常誦經文,並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 民間對於"中原節"的普遍認知是,閻羅王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會打開鬼門關,放出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人間,百姓為免這些孤魂野鬼四處作亂擾民,因此於中元節準備大量食物祭拜,並燒金紙銀紙給它們做為路費或平時花用,希望孤魂野鬼們吃飽喝足,口袋裡有金錢之後,能安心地在七月的最後一天關鬼門時回到陰間。 另外,目蓮救母的故事也與中元節有關。 在所有佛陀的弟子中,目犍蓮尊者可以說是神通第一,他極為思念已過世的母親,以法力觀看到其母親在世時因為貪念業報,而墜入餓鬼道中,過著永遠吃不飽的悲慘生活。目犍蓮悲其母的遭遇,心生憐憫,因而運用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本性,深怕其它餓鬼來搶食,每當貪念一起,入口的食物立即化為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感嘆其神通廣大卻無法救其母親,因此向佛陀求教。 佛陀告訴目犍蓮:「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就是台灣民間普渡祭拜"好兄弟"的由來。 記得小時候的普渡極盡舖陳,普渡通常在下午舉行,各家忙進忙出,等一切就緒,只見桌上牲禮,水果數百盤,豬公幾十上百條,整簍甚至整卡車的白米,肉山魚山連綿,請道士或和尚作法誦經,有時也演鍾旭道捉鬼的戲碼。有些地方還有"搶孤","放水燈"等民間活動。 現在廟宇多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辦普渡,讓周遭里民共同參與,我所在的土地公廟也如期舉辦普渡與超度法會,參加祭拜的家庭還可以得到白米與米粉等祭品。而民間則多數由居委會自訂時間,統一舉行普渡,在大樓騎樓下擺好供桌,各家將供品擺放好,然後先祭拜普渡公,一柱香之後,再祭拜好兄弟們,直到三柱香後才結束。 過去,大量的金紙銀紙焚燒往往造成環境汙染,現在不管廟宇或是民間自行舉辦的普渡法會,所得大量的金紙銀紙都由市公所派車來收取,統一焚燒,這也算是祭拜方式的一大改進。 每年有兩次可以見到鄰居們,一次是居委會選舉,一次是中元普渡。幾乎整幢大樓的人都出動,許久未見面的鄰居可以趁機閒坎,並互相交換新聞或只是閒話家常,逗逗新出生的小嬰兒等等。 中元節不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浪漫,卻更受普陀羅大眾所重視,從慈悲的關懷出發,體諒孤魂野鬼無後人祭拜,憫其悲情,故統一在中元節祭拜,這種樂善好施,同時闡揚懷念先祖,推己及人的活動,非常具有人情味。在傳統節日逐漸商業化,淡化的今日,中元節的活動與精神更顯得彌足珍貴。 下圖:最早的小土地公廟,由此發展而成規模不小的土地公廟,老土地公保佑一方,功成身退,為了防盜,卻被關在鐵窗之後。。。 下圖:老土地公廟座落在這座大廟的後花園裡。 以下數圖:我極喜愛這些以彩色玻璃拼貼成的民間故事人物。 下圖:蔣介石的雕像已從公園裡退位,住家附近的這座小公園仍立有國父銅像。小公園裡有土地公廟,為里民們的活動集會場所,可惜有不少流浪漢盤踞,造成環境髒亂,常需廟方義工清理,間有賭博或衝突發生,常勞動警察巡邏或是救護車出動救人。 下圖: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籃球場。公園雖小,五臟俱全,附近新大樓陸續建成,房價從每坪18萬漲到55萬(以我現住的大樓為例),可見,環境的改善,對房價或是生活都是正面的因素。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