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7 16:40:35瀏覽575|回應0|推薦8 | |
往日評論:「蘋果」的滋味
黃春明在七十年代寫過一篇題為<蘋果的滋味>的短篇小說, 藉以諷喻美國文化對台灣文化的軟性侵略。不過,近來台灣 媒體圈內也流傳另一種「蘋果的滋味」,這顆「蘋果」來自 香港,一群媒體工作者蜂擁而起,想要一嚐它的酸甜。
以一顆被吃了一口的紅蘋果做為商標的香港<蘋果日報>,從 九月起召集了一批媒體幹部開始轉進台灣,試圖在壹傳媒集 團的前鋒<壹週刊>之後,以更大手筆的投資搶攻台灣的媒體 市場,它的一舉一動,近來也成為媒體話題的焦點。
台灣媒體圈對於<蘋果日報>來台灣的好奇,大多鎖定在它辛 辣、聳動的新聞炒作風格與手法,可能衝擊台灣現有的媒體 報導生態。另外,也有部分新聞工作者在忍受近年媒體不景 氣的倒閉、裁員後,把它視為待遇較高的新工作機會。
不過,不管是好奇或是藉機另謀出路,都必須先要正確瞭解 <蘋果日報>的特質,否則想要跟風起舞,或誓死對抗,都可 能只是搞錯對象,進而表錯情或虛打稻草人。
從台灣媒體的客觀發展形勢來看,香港<蘋果日報>移植來台 灣後,台灣的<蘋果日報>勢必在版面規畫與內容設計上有所 不同。不過,嚴格來說,兩者之間將是大同而小異;同的是 新聞題材、操作模式,不同的是工作的人與新聞事實。
如果以台灣<壹週刊>做為參考對照的樣本,台灣<蘋果日報> 只是,將每周聳動一次的封面故事,換成每天一次可讀性較 高的頭版頭條新聞;另外,它的重點新聞呈現方式類似連續 劇,盡力隨著新聞情節的高、低潮起伏演出,不必像<壹週 刊>以情節完整的單元劇模式一次演出所有的精采故事。
至於新聞題材的選擇,大家不必懷疑,台灣<蘋果日報>至少 進入市場激戰的初期,一定會遵循香港模式,竭盡所能地炒 作台灣名人的緋聞、官商勾結弊案、豪門世家秘辛等眾人好 奇、想讀的內幕故事,藉以擴大讀者群,提高發行量。
可是,如果<蘋果日報>只是這樣,那麼它頂多只是一份英國 八卦小報<太陽報>的華文版,不可能在七年前在香港創刊就 席捲香港報業,並登上與香港第一大報<東方日報>分庭抗禮 的市場地位,也不足以改變香港華文報紙的經營生態。
在我看來,<蘋果日報>最引人側目或畏懼的是,它的背後有 一個深解資訊魅力的精悍領導者黎智英,以及一套不斷嚐試 錯誤、修正錯誤的操作模式,進而精準地爭取讀者認同。
與台灣的眾多報老闆相比,黎智英確實相當異類。他從小混 跡街頭,自學練就一身創業求存的本事,二十出頭,接手經 營「公明織造」紡織廠,之後又創造了大眾化的平價成衣品 牌「佐丹奴」,一九八九年創辦<<壹週刊>,到一九九五年 創辦<蘋果日報>,他更成為名符其實的華人媒體大亨。
他的出身固然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真正令人動容的是,他 擁有台灣報老闆所欠缺的強悍鬥志和過人膽識。他可以在香 港<壹週刊>創辦後的五年內,為追求成功而把所有創刊元老 全部逼退或引退,還可以在香港<壹週刊>還在賺錢的情況下 就絕然裁員,這種強化企業競爭力的手法,台灣罕見。
如果以老闆對老闆的性格與能力來做一番對照,我敢放膽一 說,他比財務陷入困境的中國時報余建新的決鬥意志更強, 比自命不凡的聯合報王文杉的實務見識更高,比送黃金、贈 報打開市場的自由時報林榮三行銷手法更精密細膩,甚至比 新聞專業出身的台灣日報顏文閂更懂得新聞操作的奧秘。
不過,黎智英在我的心目中,不是神,只是一個全心全力投 入決鬥戰場的絕地武士。他的鬥志強是來自於他從無到有、 成敗交摻的創業錘練,他的見識則與他的虛心就教高明有關 ,他行銷手法的精狠準確則源於他不斷嚐試錯誤又不斷修正 ,他深解新聞賣點則因為他時時以讀者自居來督軍作戰。
此外,在他的嚴格要求下,<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實施的內 部批判、檢討、改錯的機制也是他旗下媒體能夠不斷精進新 聞內容的重要因素之一。簡單說,除了記者稿子出手前的題 材討論,稿子刊登出來後,它們還要經過主管會議的逐頁批 評,讀者會議的逐頁檢驗,以及個別高層主管的重點批判。
這樣的內部批判與讀者評鑑,在台灣媒體的營運模式裡大多 只是點綴式的執行,但在<壹週刊>、<蘋果日報>內部則是家 常便飯式的嚴格操作。對於發行、業務等其他部門,黎智英 也採取類似方法嚴格督促,成績不理想的部門,他可以乾脆 一次全部換人,或革除部門幹部,讓人人工作競競業業。
經過這樣的描繪,黎智英好像武功蓋世,剎是厲害。事實上 也不盡然。就算功夫了得,黎智英還是面對台灣的廣告代理 利益的盤根錯結,部分本土廣告主對「煽色煋」媒體的排斥 ,以及欠缺一個足以迎戰激烈戰局的優秀新聞人才團隊。
畢竟台灣的報業環境與香港不同。台灣沒有香港那樣露骨的 聲色犬馬文化,並且台灣商場的人情與利益網絡不是一個外 地梟雄就能憑空扭轉的,他引進來台的「蘋果」,台灣的讀 者可能對它愛恨交加,報老闆可能視為夢魘,但對新聞工作 者來說,它肯定是一顆難以下嚥、消化的苦果。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