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解釋得太好、太專業了。其實您只要看蹀躞最早的源頭:漢‧卓文君樂府詩《白頭吟》中:「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就已所見〈其實蹀字更早在屈原的辭中即見,可見至少戰國時期,蹀躞這詞應該就為人所用〉。其最初的原義就是行人碎布行走於御溝上的道路,這個隱含有古代大都市,人們急促的生活方式。
國語辭典中的「花枝蹀躞」作繁多解,我有些存疑,或言「顫動」似也符其義。除此之外,還有柳宗元,龔自珍的詩都是指馬行的樣子〈不是跑〉,另外南朝鮑照的詩中則為行進艱難之貌。
究其流變,應該都是從「小碎步」肇始,因為小碎步這種感覺有些惶急的動作〈沒有安步當車的閒適感覺〉,所以其後引申 的包括顫動、侷促不安、輕薄貌、行進艱難等等意思都有了合理的聯想。〈我覺得即遍是衣帶上的佩物,是不是因為會震動、晃動,所以才用蹀躞一語〉
其實古代蹀躞用在船隻也有例子:明‧謝肇淛《五雜俎 地部二》:「越明日,朔風舉帆,踴躍碧虛,蹀躞於黃混水、、、。」不過這裡的蹀躞是指前進困難之意。
您很棒,把舟子比成心,用蹀躞來說心情,所以我才說不知道是不是詩海第一宗公案。
求您往後別再説我國學底子厚,我對著螢幕臉都不知道紅了幾次,慚愧呀!相當不自在。我連業餘都搆不著邊,講local都抬舉了,接觸少又非專業〈我學理工的〉,不能與您們這些大家相提並論的,您就饒了小人吧!還記得《訓儉示康》吧!「余性羞赧,聞喜宴獨不簪花!」此不惟司馬文正公啊,我也是一樣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