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2006中元祭
2006/08/02 14:13:19瀏覽195|回應0|推薦3

那天晚上回到基隆,看著中元祭的燈籠掛滿了整個市區,心中的衝動便是,要將基隆中元祭介紹給大家,一個流傳承襲了150年的祭奠.

雞籠中元祭之由來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初一至三十,日皆有祭,街衢巷道,多輪流延請僧道登壇施食,以祭無祀孤魂,曰盂蘭盆會。基隆早期濱海潮灦,荊莽叢生、瘟疫肆虐,移民拓墾者,在缺乏醫藥情形下,客死異鄉而成無主孤魂者眾多。加上海盜、倭寇之侵犯,外夷佔據,致被殺害犧牲亦不少。至入清朝由於漳、泉移基人口驟增,後來之泉州移民,以地勢所限,迫向山區發展;因此漳、泉居民,或因土地境界,或以水道灌溉,牛羊放牧等時生齟齬,輒起械,構仇甚深,尤以漳州人信奉開漳聖王,泉州人奉祀保儀大夫,俗謂尪公,故有俗諺「尪公不過嶺」,即保儀大夫神駕,絕不越過獅球嶺,不入漳州人的居住地區,足見分裂之深。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八月,漳泉人在魴頂(今之南榮公墓),遇因小事但積恨日久,所起械鬥最烈,因而致死者一○八人,誠為基隆開發史中之慘事。漳、泉相仇,糾紛常起,識者之士相約出面呼籲收集遺骸,慰安亡靈,建老大公墓於舊主普壇後面西定河畔(即今之自來街一帶),此後日人為紀念日皇大正登基,建高砂公園,欲將老大公墓鏟毀,街紳楊火輝發起勸募遷至安樂區石山(今之嘉仁里樂一路),並諄諄善誘,以普度賽會代替血鬥,即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之重大改革,今則畛域盡泯,民情歡洽。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dward7612&aid=379990
 引用者清單(1)  
2006/08/02 18:54 【星光.山.月.美食】 那天晚上回到基隆,看著中元祭的燈籠掛滿了整個市區,心中的衝動便是,要將基隆中元祭介紹給大家,一個流傳承襲了150年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