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高漲,當汽油不再是車子唯一動能來源,車子變了。為了節省動能,車子第一要務是減重,也發展與環境共生的素材。鋼鐵不再是首選,新興材料紛紛出現。
車材五大趨勢:
植物變內裝:椰子殼、香蕉葉、竹子...都是車子內裝新材料
電動車和油電雙混引擎車是今年美國底特律國際汽車大展(2008.1.19-27)最火紅的兩組名詞。但這兩組字似乎已經普通到淡而無味,激不起任何新鮮感。
到底要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感覺到真的很環保,有綠色經濟的新奇感,參展車商開始往植物身上動起腦筋。
車展上幾款概念車或新車,都強調將植物或回收材質當成汽車材料:用回收寶特瓶做門把、用竹子做儀表板、用香蕉葉來製作內裝地毯、用椰子殼絲當座椅內裝...。
香蕉、椰子...啊,很好吃的感覺!沒想到,往綠色材質改進,竟讓我們車子愈來愈不鋼鐵,感覺很生物起來了!
蕃薯變塑膠:車子的塑膠,以後都是植物變來的
誰說耐撞、安全的車子就一定得用鋼鐵才行,其實,未來的車子,只要夠硬,各種材質都有可能。
2008年2月,豐田汽車在芝加哥汽車展公布最新環保概念車1/X,它採用的車體架構是又輕且硬的強化碳纖維,不僅強度與硬度不輸給鋼鐵,最重要,還能達到車體輕量化,而這也代表著驅動車子的能源與排放的廢氣量就可減少。
首先,由於車身輕量化,因此1/X所需要驅動的能源甚少,與最著名的油電混合車Prius相比,4加侖的油就能跑600英里以上,是Prius的二倍以上;此外,由於輕量化,這台車的輪胎也較薄、較小,亦還能減少行進間揚起的灰塵與溼地時的水滴,減少空氣與水污染。
另外,1/X採用大面積的透明天頂,是用洋麻與苧麻纖維所提煉出來的生質塑膠(bioplastic)所做成,卻能比傳統強化玻璃更有效阻隔熱氣與噪音,同時也更環保。
最後,這款概念車的前後車燈都採用高效的LED來取代傳統的氙氣頭燈,不論是發光效率以及使用壽命都更持久。
或許,未來車與現在車子的差異,除了同樣都在路上跑之外,從裡到外都可能完全不同,所以當所有人都關注也都清楚汽車的能源該是到了轉換使用時,其實你更應該關心的是,何者能取代過去組成汽車的材料,因為這更會牽涉到車體安全、環保議題、能源使用效率與乘坐舒適度,這些比那看不到的引擎更為貼近與影響你的生活。
陶瓷變引擎:輕又耐磨且不怕鹽的精密陶瓷,一定要注意
從80年代起,汽車產業就開始探討陶瓷的運用。堅硬、質輕、耐磨,不易起化學變化,是陶瓷最大優點。2001年,Porsche製造出第一個陶瓷煞車和離合器系統。陶瓷煞車系統比起傳統金屬製造輕50%以上,卻擁有更好的性能。
冬日下雪的國家都會撒鹽,讓雪易融、車好行。陶瓷煞車不怕鹽,使用壽命增長。同時,煞車係數高,新款跑車和高檔車紛紛起用陶瓷煞車系統。
輕,就能省油。耐,就不廢料。在原油漲,環保意識醒覺的今日,全陶瓷車引擎、全陶瓷車成為引頸企盼的大目標。
全都是樹脂:DVD的材質也能變身為車子外裝
節能,第一要務就是減重。不論座椅結構、儀表板、天窗和門窗,都換成透明樹脂(polycarbonate)。除去厚重玻璃,車子變輕40%。加上奈米技術,透明樹脂可擋掉UV太陽光,讓身內保持涼爽。
自動復原車:不怕擦撞和撞凹,通通自動回復的車子
別以為車身會自動修復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不怕刮傷、不用烤漆,撞凹也會自動復原的車是科學家和汽車大廠不斷努力的目標。
碳纖維的車身上滿佈微小膠囊(microcapsules),當受到撞擊後,這些膠囊就會破碎,將刮傷自動補回。 由鈀(palladium)、鎳、銅、磷所組合的彈性合金(bubbloy),即使用榔頭用力打凹車體,車身也會自動彈回為原先狀態。
運用奈米科技,讓車身好似有層電子皮膚,隨時感測壓力、碰撞、溫度、溼度來調整狀況,都已幾乎成形,正等著大量商業化。
車會自動修復,甚至還可自動換烤漆,看來鈑金廠就要關門大吉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大小創意"
以上內容同步發表於http://tw.myblog.yahoo.com/jw!BS7NrYGXFBO__FzHCxo1g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