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9 03:16:48瀏覽304|回應0|推薦0 | |||||
我們先舉一個典例的組合學問題來瞭解組合學探討的到底是什麼:「拿一張白紙;任意把它劃分成 n 個區域,而且兩個鄰近的區域必須共邊而不僅共點。每一個區域著上一種顏色,條件是相鄰的兩區域不能同色,問如果給你四種顏色的話是否一定夠?」組合學的問題常常是如此。先規定了一件要做的事,像以四種顏色給區域著色,這件事多半都是很容易做的而且有各種各樣的做法,但我們同時加上了一些條件,像鄰近的區域不得同色。現在有些做法合於條件有些不合條件,我們問合於條件的做法有多少種,或者問有沒有合於條件的做法(如所舉例題),或者要找出一種好的做法。 上面所舉的例題雖屬典型卻並不平凡,它是有名的「四色」問題,相傳是數學當今三大難題之一(另外兩個是「Riemann假設」和「Fermat最後猜測 」)。一百多年來,不知多少數學家為之絞盡心血,一直到今年七月間才得到了肯定的解答,相信大家都已在報章上讀到有關的報導,這裏不再重複。但我們還要借四色問題來介紹一個有用的觀念-「圖形」。圖形學是組合學裏非常重要的一支。 一個圖形是一個點的集合和一個定義在兩點上的線的集合,(因此任何兩元性的關係都可以用圖形來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圖形學之應用如此廣泛。)譬如在四色問題裏,把每一個區域當成一點,如果兩個區域相鄰則對應的兩點間連一條線(如不相鄰,則無線),則 n 個區域即可以一圖形表示,而且因為在四色的問題裏,區域的大小,形狀,相隔的遠近等等都和問題沒有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兩區域是否相鄰,而這一個關係表現在我們的圖形裏。因此以圖形代表原圖,並沒有失去任何價值。原來的問題也可改在圖形上問:如給每一點著色,有線相連的兩點不得同色,四種顏色夠不夠? 因為在原題中,紙上的兩個區域不會互交;因此化為圖形後,也一定可以使線和線間互不相交,這樣的圖形叫做平面圖。有的圖形雖然有兩線相交(圖一),但若換一種畫法(圖二)就可不相交,而線的集合不變,則也算是平面圖。
但如圖三和圖四的圖形無論怎麼畫,都一定有線相交,故不是平面圖。
我們怎樣分辨那些是平面圖,那些不是呢?Koratowski 證明了,如果一個圖形裏不含圖三或圖四則為平面圖,反之則不是平面圖。看!這是一個多漂亮的定理,數學的美就在這些「巧」和「妙」上。 一個圖形如果是平面圖,則四種顏色一定夠著色;如果不是平面圖則一定不夠。近二十年來組合學上另有三大疑案被破獲。第一是流傳了近二百年的 Euler 在拉丁方陣上的猜測被證為非。第二是也有一百多年歷史的「Kirkman 女學生問題」被證有解,先說前者。 一個序 (order) 為 n 的拉丁方陣是一個 n x n 的方陣,每一行每一列所含的元素都構成 這個集合。如圖五和圖六是兩個序為三的拉丁方陣: 如把圖五的方陣疊在圖六的方陣上,然後唸出每一格內上下的兩個元素,我們發現 (1,1), (1,2), (1,3),…,(3,3) 九種搭配各都出現一次,有這樣性質的兩個拉丁方陣我們稱為互相正交。 當 n 大於一時 Euler 發現,除了 n 是 4k+2,k=0,1,2,… 這一型數字外,正交的拉丁方陣都存在。於是他猜測當 n=4k+2,k=0,1,2,… 時沒有正交的拉丁方陣存在。在二十世紀初葉,有一個人把所有序為六的拉丁方陣都列出試著搭配,果然找不到互相正交的兩個,更增加了 Euler 猜測的可靠性。 約二十年前,兩個印度人 Bose 和 Shrikhande 和一個美國佬 Parkor 分別找到了序為十的正交拉丁方陣。不久後他們又攜手合作找到了一個方法可以造所有 n=4k+2 的正交方陣,只要 n 大於 6,徹底地摧毀了 Euler 的猜測。他們的發現據說是紐約時報第一次在頭版上刊發有關數學的報導。 Kirkman 女學生問題是這樣的:有 6k+3 個女學生,每天三個一排地出去散步。所以每天每個人有二個同排的伴侶。如果我們希望每兩個女學生都同排一次,則最少需要 3k+1 天。問題是否一定有一個排法在 3k+1 天內任何兩個女學生都同排一次,圖七是一個 k=1 時的排法: 圖七 有不少人為不同的 k 值做出了排法,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博士班學生 Wilson 和他的導師 Chauduri(印度人)在1971年串上了最後的一鏈而證明了 Kirkman 女學生問題對所有的 k 都有解。一百多年來的猜疑至此塵埃落定。 拉丁方陣問題和 Kirkman 女學生問題在組合學上都屬於叫做「數學設計」的一門學問。數學設計中最基本而廣泛應用的一種叫做「區間設計」。假設我們有一個含 v 元素的集合 S。另外有一個含 b 區間的族 F,F 族裏每一區間都是 S 的一個 k 元素的子集合。且 S 中任二元素都在 F 中出現於 r 個區間裏,S 中任二元素都同時出現於 F 中 λ 個區間裏,滿足這樣條件的 F 稱為一個 區間設計。 圖八是一個 (9,12,4,3,1) 的區間設計: 圖八 S 裏的元素在 F 裏一共出現多少次?有兩個答案:S 共有 v 元素,每一個元素出現 r 次,故共出現 vr 次;但同時 F 有 b 區間,每一區間含 k 元素,故共出現 bk 次,所以 vr=bk。 再問 S 裏的一對元素同時出現在 F 裏的一個區間共有多少次呢?也有兩個答案:S 共有 對元素,每一對出現 λ 次,故其出現 次;但同時 F 有 b 區間,每一區間含 對元素(k 中任取二),故其出現 次,故得 以上兩個方程式是一個區間設計必需滿足的條件,但是不是充分條件呢?Hanani(以色列人)證明了當 k=3 或 4 時,它們是充分條件,而當 時則否。當 時,什麼是區間設計的充分必要條件還是一個謎。通常用來構造區間設計的方法是「有限幾何」,「差數集合」,「Galois 域理論」等。 下面我們介紹組合學上兩個有趣且有用的定理。 世界上任意選六個人,以六點代表之,然後問每兩個人彼此是否認識,如果認識則讓兩點間達一線,如不認識則無線。則下列兩者必有一為真: (1)某三點間彼此有線, (2)某三點間彼此無線。 如果選比六個人多時,也必定會有以上結果(因為只要看其中任六點間的圖形就夠了),但選比六點少時,則沒有這種結果。譬如圖九中的五點既無三點彼此間有線也沒有三點彼此間無線:
我們也可以利用以上的結果做一個兩人的遊戲。先在紙上畫下六角形的六頂點,然後兩人輪流在頂點間連線,連線時可以任意用一支紅筆或一支藍筆,誰在連線後造成了一個三邊同色的三角形者為輸家。根據以上結果,在所有的線都被連完後必定有一個同色三角形出現(可以把紅色三角形當成三點間彼此有線,藍色三角形當成三點間彼此無線),故必定有一輸家。 廣義的Ramsey定理說:現有一個 N 點的集合 S、把 S 中所含 r 點的子集合分成互不相交的 k 組 S1,…,Sk。設 l1,l2,…,lk 為 k 個不小於 r 的數,則當N不小於 nr (l1,l2,…,lk)(後者稱為一個 Ramsey 數)時,下列的陳述對於某一個 i 而言,i=1,…,k, 必為真: 「S 中有某 li 個元素的集合 ,其任意 r 點的子集合都在 Si 這一組內。」 這個定理有點不容易瞭解,回到原例題,S 是一個 N 點的集合,所有二點的子集合可分成有線和無線的兩組 (r=2,k=2)。 l1=l2=3,n2(3,3)=6,當 時(例題中 n=6),必有三點其中任兩點間都有線或必有三點其間任兩點間都無線。 Ramsey 定理祇說 Ramsey 數一定存在,卻不告訴 Ramsey 數是多少。譬如我們知道 n2(3,4)=9, n2(4,4)=18, n2(4,5) 以上即不知道了。 著名的數論家和組合學家 Erd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