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肚區-萬興宮介紹 冠銘資訊0978-981535
2014/04/15 08:42:02瀏覽316|回應0|推薦0

萬興宮


廟宇文化工作室 http://folkdoc.com圖片參照

(一)地名源由

本宮所在地大肚鄉位於本省中部西海線,東為大肚山丘、臺地,西 為沖積平原,全鄉略成東高、中間傾斜、西低之台階型地勢。境內交通 便利、四通八達,為縱貫鐵路(海線)、縱貫公路及中山高速公路三大交 通必經之地。本鄉昔稱大肚下堡,又在大肚山之西,稱西堡,西臨大肚溪、東靠大肚山,背山環水,山明水秀,為鍾靈毓秀之地,地脈所鍾, 地靈人傑,神靈民興。相傳遠至明朝,延平郡王鄭成功率大軍據台抗清,東南豪傑,交奔走告,開啟大陸沿海居民渡臺之風,惟因當時頂街地區尚未開發又因大 肚附近及大肚溪北岸一帶均屬山胞(平埔族)部落、數十社聚居於此,漢民稀少,故先期移民多未來此定居而散居南北各地。迨康熙中葉、鄭氏 敗亡,台灣始納歸情廷版圖,旋即設府、縣之治,移民始漸增多,康熙四十年,福建省漳州人移民至此與平埔族山胞共處,迨乾隆時董顯率眾於大肚溪邊從事墾荒,漢民見本地地型有山隆起,遠遠眺望有如人之仰臥挺肚,故名之為大肚(另傳說大肚係蕃語譯音)。此時,大肚溪水係從藍仔頭(今中和村)經塗葛掘(今永順村)直流彰化縣溪底入海。汁子頭至永和間又有支流連通,故航行船隻可循大肚溪順流而下直達塗葛掘港。本港,港闊水深頗其航利,先民即以火煙船,在沿海各地及港澳間往來,從事貨物貿易活動。除本地居民賴本港以通有無外,遠至東堡(台中市區)及潭子、大雅、沙鹿、龍井等地,貨物用品亦以本港為聚散之地,此時本港商賈雲集,舢驢千里,極一時之盛。(直至清末,因水災溪水改道、出海口改道至今龍井鄉麗水(水裡港)。

本宮附近亦拜塗葛崛港水運之利,農商逐漸發達,商鋪林立,街街縱橫,與昔之下街(大肚)相對而立,故名之為頂街。至道光年間平埔族山胞因生活習慣、生活文化與漢人有所不能交融,遂陸續遷往埔里盆地 大肚城(今大城里等地),至此本地即成漢人定居之地。

(二)廟史雍正末葉,本地開墾告一段落,先民安居樂業,基於敬天地禮神明之傳承美德,乃有興建天上聖母廟之議。遂於乾隆元年,由地方望族陳氏、郭氏先人大德慷慨捐贈廟地。及各地善信慷慨解裘共捐四千餘元於今廟後之小山坡上,由閩安井兵公建,並由彰化城、天后宮分香奉祀聖母為地方護神,祈求航海順利國富民安。信徒遠至東西堡五十三庄頭,可謂中部地區先民之信仰重鎮。嗣後,因鑑位置過高膜拜不便,遂移建至今之後殿。爾後歷經五十 餘年歲月,信徒與日俱增,有感初建時廟宇狹窄及其漸顯殘破之象,信徒眾心有所不忍,遂發心擴建。於乾隆五十二年由地方大德陳車發起募捐總理擴建工程,擴建成神殿、拜殿、三川、後殿連成一體之魏峨建築。獻備土地一筆,乃大事修繕,迨光緒二十八年秀才陳聯三等四人發起募捐得款二千五百元作油漆補修。

民國四年保正陳英、爐主王生募捐小修繕。民國十一年因廟宇破舊年久失修,地方仕紳何煥榮、陳蟬、黃朝應、台中市賴芳連、廖萬枝、沙鹿蔡元、龍井陳建中、陳凱芳、爐主陳曖等相繼發起募捐,數年間得 款一萬元做油漆等修繕工作。廟貌煥然一新又廖萬枝在東堡北屯等七角卸頭募集新會員,成立聖三房會組織虔誠奉祀聖母。 民國三十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機轟炸各地為害甚大,本宮幸幸托神庇,雖未中彈,然風暴所及亦損不少,尤以三川傾地,面目全非,時為戰爭期中,無法復修,由保正陳箴松、爐主陳坤元等臨時用茅 草茸蓋二麻屋頂,以禦風雨。迨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日本投降,台灣光復,萬民騰歡。地方人士鑑於本宮荒廢,乃由鄉長何丈謙、陳旺、陳文烈、陳茂松等十四位大德倡議興修,發起募捐、承地方善信踴躍捐輸於民國三十七年,始完成大事修茸三川殿。

民國四十二年:大事修繕大殿。由東堡賴厝部、馬公厝等地方大德。
民國五十一年:大事油漆三川。由東堡廖燕卿等倡辨。
民國六十四年:後殿兩廂改為水泥平房:
民國六十五年:大殿大理石壁完成並有安金鉑之壁畫與對聯。
民國七十一年:委員會成立,議決拆除後殿重建為二層樓式建築,以解後殿低於前殿易得水患且礙觀瞻之難題。翌年冬大抵告定並於七十三年(歲次甲子)正月二十九日奉請諸神經明,入火安座。十一月初七二樓大功告竣旋即恭請玉皇大帝、神農大帝、女蝸娘娘入火安坐。此時萬興宮廟宇堂皇雄偉壯麗。

(三)廟貌

本宮據地廣闊,廟埕前有牌樓至為壯觀,廟後有層巒垂蟑相陪襯,兩旁修竹臨風搖曳,竹聲沙沙,誠乃山明水秀,風光明媚之祀神聖地。宮構坐東朝西,廟採華北硬山式,正脊雙鳳翩翩,中有神人騎虎、側脊 雙龍、靈活生動,宛如遊龍。側門採山牆式直通廂樵,護殿雙獅,碩長清秀。正殿與拜殿間,有丹墀,過水廊柱環列。入正殿,木做神龕,色澤流麗,四點金柱皆彩繪臂翔鳳盡,樑間結有鳳凰雀替,光明燈斂斂含 光。巨尊媽祖玉頻光潤,含笑跌坐,千里眼、順風耳造型兇猛,氣勢懾 人、陪祀兩旁。
後殿清幽雅淨,植花草,紅磚壁上繪有青龍拍浪圖案,此地奉觀音菩薩,左右偏龕各有註生娘娘,城隍爺同祀。左右側殿各有福德正神及三府、五府千歲同祀。拾級而上入二樓玉闕,慨歎宮殿之壯麗,棟樑之挺拔。正殿為帝居之所,神農大帝與女蝸娘娘同祀,另有南鯤鯓代天府朱、李、池三府千歲,麻豆代天府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鎮守本宮,輔佐聖母護國安民。

(四)廟務

本宮廂務於擴建完成未久,適有大陸黃壁山萬福寺僧人渡台,遊方掛搭為本廟住持,地方人士即委其掌理香火兼管廟務至道光廿五年(歲次乙已年)僧人圃寂。廟務便改由爐主或廟祝輪流值年掌理祭典等到及修繕 等事宜,沿傳至民國七十一年政府頒訂寺廟管理法規,即遵照成立「萬 興宮第一屆寺廟管理委員會」、委員係由信徒中遴選產生,四年一任,到期改選,可選連任。藉而籌本廟事務,其歷屆委員如後表。

本宮四時祭典,如時舉行,未敢懈怠,典禮如儀,平時每逢謝平安日暨各神明壽誕,境緣善信虔備珍餚、鮮花前來恭祝聖壽無疆,裏裏外外、人山人海格外熱鬧,年中大事則屬聖母誕辰(三月二十三日),迎媽祖(四月二十日),本宮延聘戲團,搬演告慶,絲竹齊奏,管樂合鳴,好一副昇平景象。

(五)顯化

本宮奠基老三媽另有一段傳奇,信徒津津樂道,大呼神奇,道光年間、黃壁山僧人主持廟務時,老三媽神像經善男信女輾轉外請以致行縱不明,本村行旅商人在北部哈子蘭(宜蘭)發現,虔誠向神像默禱,請其 回宮,是夜神像連人帶輦轎飛回本宮,靈妙異常,令人責責冉奇。迨光緒年間,甲午戰爭,清廷敗戰,台灣割讓日寇,受異族統冶五十年,此間日寇發動所謂皇民化運動,要求百姓興建日本神社,漠視本土廟宇,惟本宮香火仍然鼎盛如昔,神威顯赫,參拜之人絡繹不絕。

至民國七年,本地稻作受害蟲、鐵甲龜侵蝕,危害甚大,農民人心惶惶,是時在庄長黃茂盛召集地方首長,敬請本宮聖母作主請求消災解厄,果然聖母普施德惠,廣濟世民,鐵甲龜等害蟲舜時滅跡,稻作免受 蟲害,本鄉與龍井鄉聯合在本宮舉行大清醮,感謝神思。

宮址:台中縣大肚鄉榮華街154號
電話:04-26993956 
http://folkdoc.com/temple/22jve/index.htm

冠銘資訊

http://classic-blog.udn.com/hsu640926

http://classic-blog.udn.com/hsub124610939

http://classic-blog.udn.com/sewing1688

http://classic-blog.udn.com/dragon16832

服務專線:0916-756561許專員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agon16832&aid=1252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