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15 01:35:37瀏覽3577|回應0|推薦6 | |
高二開始喝下午茶。在東區發現了IR,當時還是一杯飲料配一個蛋糕,那氣氛對一個高中女生來說是新鮮。每次結束一場大考,我就和同學們一起逛東區後巷,IR、布貓、小熊森林、烏鴉長壽、陽光空氣花和水...用下午茶搭配高中女生風花雪月的思想。 近年來這群女生已不常聚首,但我相信我們仍在不同的時空中品嘗下午茶的滋味。 今天下午天氣涼涼的,造訪最近有點紅的灑綠茶館,裡頭空蕩蕩,未料每一桌都已被預訂,沒有預約的我只能望著2007大吉嶺茶的廣告興嘆。下午茶還是很受女生歡迎,無論是像我這樣獨自一人,或是三五成群的女高中生.... 隨後去古典玫瑰園,雖然這家將下午茶精緻、藝術與商業成功融合的茶店,我已造訪各分店多次,也一直喜歡,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愈來愈挑嘴,今天點了維多利亞英式下午茶,有點失望。第一次喝到很苦的大吉嶺茶,店家附了糖包,加糖的大吉嶺又少了原有的香味;小三明治、起士蛋糕都很普通,比司吉很硬,只有熱呼呼的餅乾還算可口。 曾經為了蒐藏一個下午茶的三層盤架,走遍台北,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現在這種三層盤架的英式下午茶在台北已不稀奇,茶館一家又一家的開,英式下午茶在五星級飯店也很普遍。可是今天吃到那又冷又硬的比司吉,喝到那加糖或不加糖都不好喝的大吉嶺時,我不禁納悶,台北人要的下午茶,是氣氛、飲食還是三層盤架? 英式下午茶或可清楚的與Buffet式飯店下午茶有所區分─後者少有人去喝茶(喝立頓茶包?),花數百元可能是去吃「早餐+午餐+晚餐」的,重點是菜色。但英式下午茶,只有一壺茶和簡單茶點,對茶、茶點的講究,應當要比裝潢與茶盤更甚。先前英式下午茶開始流行的時候,「裝潢、茶具」或可成賣點,吸引消費者目光(例如,我曾被玫瑰園的拖鞋感動過,也曾對布蘭梅德國茶館的Villeroy & Boch瓷器讚嘆不已,還有英國茶館販售的各種茶具,因為愛不釋手而買回一堆....),但現在,巷口咖啡廳就能端出一個三層盤架,經營英式下午茶的業者對於「茶、茶點」必須更用心了。 香港半島酒店下午茶之所以風靡,在茶點、茶葉、茶具的講究確實是很用心,大廳建築之美和樂隊的優雅演奏也營造獨一無二的高貴氣氛。今年造訪曼谷時,也不忘去半島酒店喝下午茶,不過這次不是三層盤架,點的是午茶Buffet,都是精緻甜點。慕司、奶酪、蛋糕、巧克力...雖然略甜,口感卻很細膩,鹹點(燻鮭魚三明治)也很有料。茶具也很精美。當然價格也是最高貴的。 早前對台北玫瑰夫人的裝潢有點感冒(一度覺得太Over了...),遲遲沒去,前陣子總算造訪了,無論是茶具名瓷,茶的品類或茶點、服務,都有一致的水準。至於飯店Buffet式下午茶,最喜愛神旺大飯店一樓伯品廊,菜色不多,每一樣都精緻美味,如果要把下午茶當三餐吃到飽,遠企壹咖啡與晶華柏麗廳似乎更勝一籌,但下午茶對女生來說畢竟是很特別的一餐,伯品廊的「少而美」對我是恰到好處。 (picture from Fourmou's Ovens Restaurant in U.S.A.)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