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賴霊台老師的趣味數學
2009/09/17 08:24:53瀏覽844|回應0|推薦14
人生哪怕只做過那麼一件,哪怕就只有做過那麼一次讓人感佩的事,那這輩子就沒有白活。

他們的事績將永遠被讚揚。

我相當感佩、感動及感謝賴老師在數學教育上的付出,傎得令人尊敬追念。

癌末教師賴雲台 撐到最後一課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退休教師賴雲台。 記者李承宇/攝影
「這些教材沒有版權,大家儘管拿去用!」台北市立農國小退休教師賴雲台在暑假開始時,檢查出自己肺癌末期,仍撐著瘦弱身軀到處推廣自行發展出的「趣味數學」。「有一點心得就要貢獻出來,不能自己暗爽」,他疲憊的面龐上露出促狹的笑容。

暑假還沒過完,賴雲台就因呼吸衰竭不幸過世。他的最後一堂數學課在台北縣中山國中,聽者是一群數學老師。站在投影機前,他用沙啞的嗓音解釋抽獎遊戲中奇偶數的觀念,每講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喘口氣;他雙手大幅度揮動,用盡力氣,就怕台下的數學老師不瞭解他的理念。

在兒子為他準備的電腦教材中,還有「福爾摩斯辦案」、「神機妙算未卜先知」、「千面大盜變裝術」等有趣的數學遊戲。

這些「神乎其技」的遊戲,常讓學生驚嘆不已。賴雲台曾到一所國小示範,剛開始學生一聽是數學課,不是看著天花板發呆,就是低頭玩自己的東西,但教到「為什麼抽獎遊戲總是抽不到大獎」,興趣就來了,等賴雲台點破其中數學奧秘,台下「原來如此」的聲音此起彼落。

「我什麼都沒教,都是你自己發現的。」賴雲台常這樣對學生說。「我只給釣竿」,他說,以前都在教學生,但是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希望把釣竿給老師,去啟發更多的學生。

原文轉貼

給聯合報讀者的信~1   文 以威

各位看了聯合報新聞的朋友長輩們:

我真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在blog上寫文章給這麼多人,而文章的內容是我的老爸,而我的老爸竟然往生了。

我的人生一直以來充滿著曲折轉彎,但這次真的轉的太大了。

首先我要謝謝各位看完承宇的報導,他是個很有同理心又很專業的記者。有他幫我老爸做這次的採訪真是太好了。

當初會興起採訪這個念頭是因為,儘管老爸一直咳嗽,偶爾還因為嗆著了一兩滴水,咳的像是要把肺都咳出來一樣慘烈。但他還是動不動就拿枝鉛筆跟廢紙躺在陽台的涼椅上(那邊空氣比較好,他比較舒服)規劃著要去哪裡演講。八月的行事曆上講課跟看病的圈圈滿滿地交錯著。我們家裡基本上是君權制度,加上病人最大條款,只要爸爸在家裡嘟著一張嘴,大家只能乖乖地讓他做想做的事情。我一方面擔心他這樣子影響身體,一方面卻又無法阻止他不往外跑。後來才想到或許透過媒體的力量將他的理念傳播,可以更有效率,如果很多人跑來跟他要資料,他就更得乖乖地窩在家裡編寫資料而沒時間去巡迴了。

那時候是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壓根也沒想到這個訪談竟然會成為最後的訪談。而那時承宇拍下的照片也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一張照片。

他過世之後,我一度對這些數學非常地反感,認為都是因為這個月到處亂跑,才會讓病情如此不可收拾地惡化。好幾次他講到沙啞,或是因為不好意思一直咳嗽而憋住,頸部脖子肌肉僵硬的樣子,想起來就覺得都是這些數學害的,是去死數學才對吧,哪裡趣味了。他留下一整個鐵櫃的手稿資料也就一直擺在那邊,不願意去碰。

後來幾位爸爸的好同事相勸,還是要找機會出書替他完成心願,加上又與承宇討論採訪內容後,才決定還是先留下E-mail,說不定沒甚麼人有興趣,那我就把先前替老爸做的投影片寄出去就算了。


上周六到日本開會,前天下午在會場打混連上了飯店的無線網路,想說好幾天沒用網路清一下垃圾信件。回頭一看,竟然有兩百多封未讀信件,一開始還以為是重病毒了,仔細一看第一封是承宇寄來的,才知道新聞今天早上出稿了。我那時眼眶一紅,差點就在會場上哭了起來

如果爸爸知道有這麼多人肯定他默默付出的行為,還希望能夠更進一步地了解他推廣的教學方式。那他一定會又高興又害臊,他最怕出名了。

可惜這一切他也都不知道了,要臉紅也沒得紅。

看著一封封的信,安慰我們家人、表達對爸爸敬意、希望能夠索取教材,還有很多人表示樂意幫忙,從前天到現在在晚上十點多,一直沒有間斷過。有替小孩子擔心的家長、希望能讓教學更生動的老師、想引起孩子學習興趣的志工、或是希望提升學校教育環境的校長主任。其中還有幾位是爸爸演講過的學校老師,信中提及當年爸爸到學校時的情景

他第一次見面就跟人家扯了兩個小時的數學

噯,這種話夾子一開就停不了的個性真是困擾人。

這麼多的信件,我一直在思索著要怎麼回,想著想著在會場上還跟印度人說起了中文(不過他以為我在說日文就是了)。我是可以按照原定偷懶計畫把投影片寄給各位。但是爸爸說過,他的投影片,沒有解說的話效果很差。不止過一次他先把投影片給主辦單位看過,對方都沒有甚麼特別的反應。一直要等到他講了,才真的吸引大家。

如果說他的演講是一道佳餚的話,那空有投影片在手的我就像是只有一堆食材,沒辦法燴出可比擬的美味,反而會把他的招牌給砸鍋了。

爸爸提過,數學教育跟編寫字典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兩件事情。而他過世之後,儘管想幫他繼續做些甚麼以慰他在天之靈,但自己又一直很消沉,每天得過且過,早上到實驗室晃晃,傍晚帶個飯到榮總後面的靈堂前用銅板擲茭跟爸爸聊天,晚上就在家裡睡覺打電動。一直沒有實際行動。就連要準備教材也只打算寄個投影片了事。

或許,如同在報導裡提到的,爸爸說過

「我只給釣竿」

就算是對我也一樣,他要我如果想讓他開心,他不會把該做的事情都準備交代好。而是要我自己去思考該如何去做,並且真的花功夫下去努力。

我方才快八點的飛機回台灣,現在要努力地回完所有的信件,明天開始好好地將爸爸那一整櫃的東西拿出來整理,然後思考該如何將這些教材能夠做最有效的利用,讓最多人受惠。爸爸後來認識了很多同樣是在趣味數學教育領域裡面鑽研許久的老師,我也會一一去請教這些長輩的意見。因為我十月中就得回德國繼續未完成的學業,所以在那之前一定會整理出一個計畫向各位報告。每一位寫信給我的人們(目前為止一共有456位),我都會將你們的E-mail建檔,將來一有成果便會立刻聯絡。至於即時的新狀況,我也會在這個blog上定期更新的。

而如果真的有人很急迫地想要知道我爸爸的東西,可以再與我聯絡,時間地點允許的話,我很樂意模仿當年老爸的行為,也像是最後一個月陪著他一樣,拎著一個包包跟您講解,炒盤不道地的菜。


敬祝
順心


以威 敬上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flower&aid=332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