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19 01:00:11瀏覽233|回應0|推薦0 | |
這部片是今年將代表南韓參加奧斯卡外片競賽的代表作品,由南韓國民影帝宋康昊領銜主演,是講述1980年5月在南韓光州發生的全斗煥政府流血鎮壓事件。 我無意比對真實與改編的比例,有觀賞過電影者自然會因電影手法的娛樂性與戲劇性查覺一二,本文純粹以電影內容文本來加以討論分析。 電影前半部可說輕鬆愉快,司機先生不論他的出身、故事,都在導演安排與宋康昊的表演下呈現幽默與商業性,而這個氛圍也在電影下半場拉到光州之後形成強烈對比,而我所說的娛樂效果在最後計程車陣大戰軍方吉普車達到高潮,其實稍加注意就立刻會發現他們出現的時間、位置的不可信,一台車要通過就已經難如登天,那麼五六輛同時能到達救難地點應該是上帝顯靈才行。 但這私毫不影享觀影節奏,及其必要性。 第一個要稱讚的自然是宋康昊,他明顯略瘦的身材,加上髮型與服裝非常的80年代,尤其他的憨直可說是深入人心(指劇中表演),每次他對角色的用功都非常讓人佩服與印象深刻。第二位表現突出的是當地的計程車司機柳海真,他在劇中的擇善固執以及犧牲自我,可說濃縮了光州人民的一體表現。 吃之必要,歡樂之必要 劇中人物多次用餐與吃東西,為何要有那麼多次,不論是一個人或多人,在亞洲社會,一起用餐有團聚之意,不論是宋康昊與女兒吃的簡陋,就算少了母親也還是一家人的團聚,然後光州柳海真司機招待記者與學生柳俊烈等一行人,明明已經滿滿一桌,但仍對著老婆以抱怨之口氣來向賓客道歉,這個細節是相當動人的,接著前面有提到自己要參加大學生歌唱比賽的柳俊烈,與德國記者、宋康昊、柳海真一家三口,共六個人在外面最危急的一刻享受了難得的歡樂時刻,這也預言了將會是眾人最後的一餐與離別。然後這裡他們做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動作,用布把所有的窗戶都遮住,箇中意涵大家可以各自解讀。 道具之必要 再來一樣跟吃有關,是飯糰,第一次出現是司機與記者一到光州抗議集合地,幾經波折的司機吃到愛心飯糰欣喜溢於言表,第二次是他逃離現場為了女兒來到附近正在辦著佛誕節的小村莊再次吃到飯糰,一個在地獄裡吃的溫馨,一個是在平安裡吃到的苦痛,僅僅這個小動作,就足以說服他之所以回去就義的理由了。 唱歌之必要 前面提到的六人歡唱,其實電影一開始也是司機開心唱著歌回家,而再一次司機開口唱歌卻是他經歷自己與同胞生死之後,究竟是完成小我(女兒為先),還是去救出記者以及回到如此對自己關心付出的光州同胞?再加上鄰村僅是相隔不遠,但一切西線無戰事的氣氛更加對比出兩個世界般的詭譎,尤其是非光州地區之外接收到完全與事實背道而馳的訊息,再再都加強了主題,天地不仁。 敵我之必要 而為何我標題會將本片拉到國族電影以古喻今呢?大家應該還記得這陣子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瘋狂行徑以及南北韓實際分隔兩地的現狀,在拉回電影中軍人一整排無表情的對著光州人民的射殺毆打無情的模樣,這指涉不得不讓人有此聯想,尤其以軍火將人民與軍武隔開的明顯界限,更讓我有更多的想像。另外司機對著軍人幾次喊「忠誠」的模樣,也讓人於心不忍,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民對於國家機器還能做什麼呢?而最讓我這個想法達到最高的是德國記者本人在2016年死前一年錄下的影像,他聲聲呼喊著無名英雄司機的假名,其實他呼喊的不只是司機而已,更是千千萬萬在光州事件中犧牲的南韓民眾!!這更像是導演在呼喚著朝鮮人民揭竿起義(哈哈!算我的過度聯想) 其實觀影過程中我數度落淚,其實非常清楚改編與事實的差距,但我更想到的是台灣自己歷史的傷痛,台灣人還沒有機會能像南韓人民有勇氣的拍出面對自己歷史的瘡疤,台灣的轉型正義何在,我們還有非常多需要努力的空間。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