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05 09:17:59瀏覽23|回應0|推薦0 | |
一名27歲的陳小姐從小成績優異,大學時在班上名列前茅,個性開朗,人緣佳。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常打電話回家抱怨公司氣氛不好,同事間勾心鬥角,主管會不斷監視員工工作進度等。工司半年後,公司人事致電父母,描述陳小姐上班時間常常喃喃自語,把辦公桌上電話拆開,莫名對著不同部門的同事破口大罵,甚至作勢要打人。主管表示已協助她就醫,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請家屬帶她回家休養。 陳女返家休養,連續幾年足不出戶,時常表示同事大聲罵她,家中也被主管裝了監視器,因此不敢洗澡、不敢講話等。父母雖然擔憂焦急,但陳女不斷以死威脅而不願就醫;病況嚴重時甚至也曾請警消送到醫院,卻因為不符合強制住院,只能注射鎮靜藥物後再度返家。 好在父母後來透過衛生所,找到醫師助聽器推薦協助進行居家治療評估,後來轉介為居家個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病況漸漸好轉,陳女甚至有考慮再重返職場。 中山醫學大助聽器學附設醫院身心科廖尹鐸醫師表示,思覺失調是一種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引起的腦部疾病,症狀包含幻聽妄想等。由於思覺失調患者病往往不願意治療,且患者不一定都符合強制住院的自傷傷人條件,若家屬也勸不動患者就醫,可能在發病的五年內都沒有接受治療或者是僅短暫治療後即中斷,錯過所謂的關鍵治療時期。 所有助聽器不外由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和受話器(耳機)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傳聲器為聲電換能器,將外界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後使聲壓放大到1萬乃至幾萬倍,再經受話器輸出這個放大後的聲信號。助聽器還應包括電池能源以推動機器工作。由於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機能差異也不同,因此裝置音量調節、音調調節、最大聲輸出調節、電話拾音等設備,以及O-M-T(關斷-話筒-電話)三檔開關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聾患者絕大多數是感音神經聾,其中相當多的人具有重振陽性現象。他們對小聲聽取感到困難,但稍響的聲音又難以忍受,響度感覺的動態範圍明顯縮小。由於電子學上採用 AGC或PC線路實現壓縮和限幅功能,以使這類聾人較滿意地應用助聽器克服聽覺障礙。 現在透過衛生局的「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評估照護」方案,有機會對症狀明顯干擾生活之拒絕就醫或是中斷治療、功能嚴重退化需醫療照護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居家治療之幫助。 廖尹鐸指出,近年來抗精神病藥物不斷進步,副作用跟過往用藥相比明顯降低。為促進患者持續治療,從簡化口服藥物服用頻率,如一天只需吃一次,到發展長效針劑,一個月注射一次或是最新的三個月注射一次,目標都是希望讓患者能夠減少治療中斷,提升生活品質,減少家庭負擔,助聽器價格有機會恢復自身的工作或社會功能。也期待透過社區評估照護計畫,能讓更多困難就醫的個案或是急需協助的家屬得到幫助,重現曙光,與醫療一同對抗思覺失調症。 助聽器(hearing aid)是幫助聽障者改善聽力不良狀況的裝置,最早期的助聽器是耳筒,其構造與用法類似平常的漏斗。進入二十世紀,依據近似電話的原理,有人設計出電子式助聽器,其內部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麥克風(microphone),一是增波器或稱擴大器(amplifier),一是接收器(receiver),聲音由空氣振動而先經過麥克風,轉成電流,經過增波器放大後,傳進接收器,再把電流轉成聲波,使聽障者感應到聲音。1920年代,助聽器使用真空管,到了1950年代,為電晶體取代,1980年代,半導體晶片將助聽器的效能再進一步提昇。按照聲音傳導方式區分,助聽器分為空氣傳導式(air conductive)與頭骨傳導式(born-anchored)兩大類,大部分助聽器屬空氣傳導式,依其外型可大致再分成四種:1.口袋型,麥克風及增波器製作於一香煙盒大小的單元內,可置入口袋,以電線連接著插於耳道之接收器;2.耳掛型,將所有組件製作成一小型彎曲的單元,可掛於耳後,並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3.眼鏡型,將所有組件置入較粗厚的特製眼鏡架內,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4.耳道型,根據配戴者的耳道塑模,將所有組件置入一微小的單元內,可完全插於耳道中。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