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家"觀自在"與儒家〝道也者不可須與離也〞。
2018/02/14 22:21:32瀏覽1158|回應0|推薦6
文/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

佛家的"觀自在",就是儒家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

《中庸》三綱領
第一綱領,天命之謂性:上天賦予人人都有自性、佛性、本性。這自性內人人具備中庸之道的五常德(仁義禮智信)。

第二綱領,率性之謂道:只要人人率著上天所賦予的自性、佛性、本性內人人具備中庸之道的五常德(仁義禮智信),在人間好好修煉,去除四心物"貪嗔痴愛"驅逐財色名食睡,這樣的修煉,就是上天之道。

第三綱領,修道之謂教:上天派下聖人來到人間教化我們先修人道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再修天道的五常德(仁義禮智信)。修煉的道場在五倫(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中。

故修道是去其本無(四心物:貪嗔痴愛),還其本有(五常德:仁義禮智信)。

若能觀自性在玄關中,不可須臾離開人身,永遠都是自性做主。
自性率著心與意、身而生活,做人不違悖良心,倫理綱常謹守份際,生活不錯亂,就能成就菩薩。

儒家的中庸之道,若能永恆抱守,拳拳服膺,就能成就聖賢之道。

所以儒家與,佛家所說都是同一回事!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d2d2d2d2002&aid=11033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