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8/31 05:35:00瀏覽1296|回應7|推薦69 | |
美味關係(一):捨我其誰 電子書已於2015-06-01出版,並將陸續於各通路上架
封面繪圖與設計: 拙陶 內容簡介 來自南部,自小受父母的過度保護而急欲脫離父母羽翼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陸湘吟,企圖以一己之力留在臺北,尋求人生中的導航器──想找回自我與無我的自信。 出乎意外的,她卻在這城市意外遇見那位完全不符合自己過去的擇偶標準,一位老喜歡對她露出「捨我其誰」表情的他。這讓她了解了一個道理:該來的朋友,緣分到了,自然會來。 只是,當她的父親極力反對她的戀情,夾在親情與愛情之間,她該如何是好呢?
作者簡介 拙陶善於描寫貼近寫實的人物生活層面和平實人生中的淡淡情愫,總讓讀者在閱讀後有溫馨和幸福的感受。熱愛自助旅行的她,時常將個人的旅遊經驗納入故事裡,是她的其一風格。 作品集: 愛你久久久系列:《剎那》、《拿捏之間》、《愛你久久久》、《戀戀忘憂草》。 美味關係系列:(一)《捨我其誰》、(二)《Honey, I'm Home》、(三)《Stand By Me》、(四)《紫藤》。 鋼琴四重奏系列:《坐在樓梯上的女孩》、《地圖》、《月亮出來了》。 麥肯西家族系列:《川流-留在心上最深的角落》。 遠走高飛系列:《遠走高飛》、《長路漫漫》。 【淺談美味關係】 說起「美味」,很容易讓人立即聯想到美食。而我將「美味」與「關係」的組合解釋為:食物或植物的美好味道,以及食物與人的關係、人與動物的關係、動物與動物的關係、人與無生命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包括親人、朋友、夫妻與子女之間的默契所產生的等等正面心情滋味)。 文字是一種很主觀的感情抒發創作,有些文章或小說廣受歡迎,卻不表示人人都喜歡,有些我們很欣賞的作品卻是乏人問津。這就是一種主觀。大致說來,並無對與錯的評分。 創作不像是科學,一就是一,甚至有程式可以帶入,而且,文字具有相當彈性的潛能:可以組合、延伸、新解而帶出感情,甚至畫面與動態的印象。 要寫詳盡的烹調做法與食材並不難,然而我是以故事的主述為主,食譜和做法為輔,除了描述食物的搭配與關聯、飲用者的品嘗感受、採買過程和烹調環境的描述之外,偏重於美食和美味在人物之間所造成的情感醞釀與歲月記憶等等「味道」。我的基礎想法是:在美食背後的感情上與生活上的美好滋味與關係。因此,這系列名稱後方,我加上當集的主導意念。
簡述各集的味道: 第一集《捨我其誰》:主述自小受父母過度保護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她急欲脫離父母的羽翼,企圖以一己之力留在臺北學習獨立,卻在這城市意外遇見喜歡對她露出「捨我其誰」表情的他。除了因美食讓兩人結下緣分,更在他的協助下,她找到想尋找的人生導航器。
第二集《Honey, I’m Home》:依然是因巧緣和美食而結緣。兩位在感情上傷痕累累的主人翁,於共同建立一個家的過程中一起學習和成長,更在經過磨合後,找到他們心中相屬的「家」,雙雙再次感受到「情」字的滋味。
第三集《Stand By Me》:想傳達個人特質上所散發出來的「味道記憶」,如同寇律對斯瑤而言,就是咖啡的等號。同時,也講一種時間累積所產生的「記憶關係」,和味道上的記憶的感情。
第四集《紫藤》:她擁有外婆心中的紫藤特質。主述她在面臨多次人生困難和克服驟變的個中滋味,也談與男主角因美食結緣的關係;也因這層關聯,讓男主角走出內心深處的晦暗角落。
【讀者的話】 序──Lois
怎麼認識拙陶的呢?跟許多讀者一樣,都是在優秀文學網。當時在「推薦區」有許多部作品同時出現,令人好奇地不得不點進去瞧瞧,就這樣進入了拙陶的文字空間。她的文字不特別絢麗、誇張,而是平易近人,慢慢堆疊出那濃厚的情感;自己也就這樣跟書中的主角一起談了一場戀愛。 故事一開始,男主角志浩就已經以「大哥」又「離過婚」的身分出場,想必愛情這條路肯定不輕鬆,但他是個有智慧又會「料理」的男人,這樣的超強發電機,怪不得將傳統的湘吟吸引到為他爭取一個位置。 而小不點──湘吟,則是一個為自己的生活、夢想而奮鬥的女孩。我發現小小的她,內心隱藏著大大的力量,這樣堅毅的她,令人在不知不覺中疼惜了起來。在親情與愛情拉扯中,她又是如何去抗爭、去撒嬌的呢? 究竟他們是如何找到彼此的呢? 「那是哪一種類型的?」志浩笑。 「跟你說過了啊!只要看對眼就好了,哪有什麼型啦!我都還沒遇到有感覺的,型出不來啊!反正直覺不是胡克倫那一型的。」湘吟說。 在我拜讀完時,心中有一句話想要大喊:「一定要曖昧這麼久嗎?」 其實愛情是需要醞釀的,就像在電視連續劇中都會有主題曲,有時是硬搭上去的,有時劇與曲相輔相成;而在《捨我其誰》裡,〈愛情釀的酒〉這首歌,完完全全將書中的愛情酸甜苦澀襯托出來,讓人不知不覺中聽到這首歌,就想到湘吟和志浩的感情路,愈陳愈香。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