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3 12:28:11瀏覽1153|回應1|推薦4 | |
原著:ifever 转自: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533778 应朋友的推荐读了龙应台先生写的《大江大海,1949》。看完以后的评价就四个字——语无伦次。 龙女士这本书的核心并不复杂——父辈们做出了牺牲,忍受了离乱之苦,虽然最后流落在海岛,成为人们眼中的“失败者”,但做子女的,仍然认为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并且以作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 不过我认为单单失败本身是不值得纪念的,也没有“为荣”的价值,除非人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汲取了经验或者教训。正如龙应台自己所说的:正是他们,以“失败”教导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我要说的是:证明这些价值切实存在是作者的义务,否则的话,失败就只能是角落里既可怜又可气的哀怨和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已。反过来说,龙应台的这本书的缺点正在于作者对这个价值本身除了在开头一笔带过意外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探讨,反而执迷于角落里哀怨的情怀不能自拔。不是所有的伤痛都有价值,否则的话随便什么人拿块砖头往脑袋上一拍就可以造就一个文学家了——那可是真疼啊!我这样不是针对1949那个年代亲历者,不是说他们的伤痛就是没有价值的自作自受。我想要声明的是,证明所描述对象的确有价值有意义是文字作者的基本责任;而龙应台先生自说自话自我怜悯的做法把整本书彻底弄成了一个语无伦次的大杂烩。 其实书中反映出来的很多细节显示出作者选取的视角还是相当独特的。特别是前半部美君离家过程中的颠沛流离以及家乡沧海桑田的变化,为读者从细节上理解当年那段历史确实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是作者的局限也非常明显,她没有能力用一个明确的思想把细节和故事合乎逻辑的联系起来。我们不能要求作品一定要主动包含或者显示出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或者观点,但是一部作品要是没有一个坚实的中心思想就成了没有骨头的肉体,只能是烂泥一样柔软杂乱的一堆材料。这样零散而杂乱的堆砌本来应该是一个大部头的开头或者引子。当读者从杂乱无章的材料中走过,满怀疲惫和困惑的时候,作者用一根清楚明晰的主线以一种意想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方式把所有事件串联起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阅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但是在龙应台的这本书里,当读者满怀期待等着大幕拉开的时候却无比惊讶的发现整部书已经结束了!这种形式的写作正如一个蹩脚的剧作家,在高潮部分,悬疑即将揭开的时候自己忘记了凶手是谁,结果抛下满场充满期待的观众直接落了幕。龙应台先生开始写作也有二十年了,这么长时间毫无长进,基本上证明了她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只能待在书斋或者家里相夫教子,偶尔写点散文,随笔之类罢了。 除此以外,这本书在史料的剪裁上也“另有玄机”。在描写惨烈的长春围城战时特别把林彪围困长春的部署单列出来,证明共军视人命如草芥,下定决心要把长春连同一百万市民一起围死困死。随后作者又附上了林彪因为长春市民饿死荒郊而给毛泽东发出的现场报告。看起来似乎“共匪”的毫无人性已经是铁证如山了。但是书中的叙述正合了那句话——想要看清楚一个人真正的观点和目的,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没有说什么。林彪作出围城部署的时间是五月三十日。从这一刻开始,围城内外的国共双方就开始了一场看谁更狠心的竞赛。看谁面对饥寒交迫的市民先忍耐不住。龙应台的描述到了九月九号林彪的报告就嘎然而止,而我们感兴趣的却正是九月九号林彪的报告打上去以后“共匪”做了什么以及在整个围城期间城里的“国军”做了什么。这正是龙应台先生有意或者无意忽略掉的那部分。 从历史上看,把围城断粮作为一种战术手段并不新鲜。断粮的目的是迫使守军吃光了粮食就出来投降,饥荒本不是目的。按照一般的标准,粮食吃光了援军还不到,守军就可以烧掉机密破坏武器出来投降,不损害军人的荣誉。 龙应台没有说的是国军从一开始就喊出了“杀民养军”的口号。做法就是从民众手里征收甚至抢夺全部粮食养军,特别是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七军。列宁格勒被围的时候军队和市民一起忍饥挨饿。对比之下,长春被围的国民党军不但不救济饥民,反倒夺走市民手里最后一粒粮食然后把他们驱赶到城外的荒野上去。这样做的结果是长春刚刚被围,市民就开始忍饥挨饿;但是直到长春城破,国军饿死的却很寥寥。蒋介石的嫡系新七军到最后手里还有足够再吃几个月的粮食,营团以上的军官仍然有酒有肉,用不着挨饿。此时市民却已经是饿殍遍地了。 共军这边大概原以为把城一围就可以坐等国军出来投降。没想到的是大家见过狠心的,没见过这么狠心的。看着老百姓一片一片的饿死,林彪忍不住打了报告,解放军开卡放人。开始的时候解放军还心存侥幸,每天放人有定额,指望没出来的市民能继续消耗守军的粮食。结果发现这边放出去多少,那边国军从城里赶出来多少。最后只能彻底放开,任由市民从城里往外跑。当时放出来的人一律先喝一碗玉米面糊糊。因为饿久了的人一旦得到食物就会暴饮暴食,往往就这样被撑死。先出来的因为不知道厉害,被撑死了好多。后来再放出来的人就一律集中起来先喝一碗稀的,等肠胃慢慢适应了才开始正常饮食。 城墙外,旷野中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人民同时考验着国共双方的良心。等到长春城破,答案揭晓:共产党虽然赢了战役,但是在那场比心狠的竞赛中却输的心服口服——直到城破,老蒋的嫡系部队仍然有足够的粮食。市民饿死成千上万,大部分守军到最后却还有饱饭吃。见识了国民党视人命如草芥的狠心,解放军以后再也没采用类似的战术。到最后攻占上海的时候,为了保护城市建筑,连炮都宁可不用。守城的国军如龙应台女士所说,确实在抗日战场上有过非常英勇的表现。但是抗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从长春守军喊出“杀民养军”口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走到了抗日初衷的对立面,此后的灭亡只能用“现世报”来形容。一支军队,能做到保境安民是毫无疑问的英雄部队;力所不逮但是还能与人民同甘共苦,也不失为人民的军队。但是能喊出“杀民养军”这样口号的部队,不管以前有过多大的功勋,此时也只能被称为禽兽不如。 我们特别注意到,龙应台书中引述的有解放军守卡士兵的话,有长春市民的话,就是没有当时城里国民党士兵的话。到底是当年城里和平缴械的两万六千国军如今一个人都找不到了还是因为当时的国军士兵其实根本没有挨过饿而龙女士不想或是不敢说?我们不得而知。 故事还有另外一个侧面。解放军看不下去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市民,只能开卡放人。城里的国军却利用这个机会携带武器往外渗透。这种做法丝毫改变不了战局,但却很可能让城外的解放军因为额外的损失而关闭哨卡。为了这种毫无意义的垂死挣扎就冒可能毁去城外市民唯一求生机会的危险,这种没人性的事情除了49年之际的国军,恐怕是没人干得出来。 新鲜的视角以外,书里也有一些不那么新鲜甚至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共军的“人海战术”。书里不止一次的提到,共军用民工打前站,堵枪眼。但是略有战争常识的人都知道,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集团冲锋的战术就已经被淘汰。在现代机枪的火力面前,无论多么壮观的人海都是石磨下的一团血肉而已。所谓共军的“人海战术”只能说是国民党失败以后自己编出来的“不是我打不过你,是我心慈手软下不去手”的借口而已。 前面这算传言,接下来的就是胡编了。长春围城战一章里有这样的句子:十万个解放军围于城外,十万个国军守于城内,近百万的长春市民困在家中。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就往外走,可是外面的封锁线,除了炮火器械和密集的兵力之外,是深挖的壕沟、绵密的铁丝网、危险的高压电网。 高压电网,电的人如此销魂的高压电网。电厂在城里,解放军在城外,难道这高压电网竟然是用电池的不成?军事上只有用电网防守的,却几乎没有用电网围城的。原因很简单,围城的在外面,荒郊野外没处找电!龙女士此言只能说是写作中被自己感动得心潮激荡,情不自禁的把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桥段照抄了一遍。 在描写日本投降的那一段里,龙女士又忍不住心潮澎湃了一回:九月二日是九月第一个星期天。全世界的眼光投射在东京湾。五万七千五百吨的密苏里舰,参与过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浴血战役,这一天却是和平的舞台。舞台上固定的“道具”,是舰上闪亮慑人的十六管鱼叉飞弹,还有突然间呼啸升空、威风凛凛的战斗机群。 经查,鱼叉飞弹1965年开始研制,77年装备部队;一下子被龙女士搬到了四十年代的密苏里号上,还是“十六管”,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本书里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从侧面说明了龙女士闭关四百多天不是在写,而是闭门造车的在编。观点是早就定好的,材料挑不出来还可以剪,可以裁。我不能确定材料里有没有其它编造的成分。因为我知道只要剪裁史料的功夫到家,完全可以不说一句谎话就把希特勒打扮成圣徒。 我自己认为1949年前后中国人民所作的牺牲,无论是国共哪一方,都是有价值的。失败者其实只是龙应台的这本书而已。抗战结束,蒋介石无论实际贡献为何,在当时的全国人民心里他都是领导抗战胜利的英雄,领袖。这一点毋庸讳言。但是抗战以后国共双方确实各自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中国到底应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在当年却是要用血与火来找出答案的。抗战期间蒋介石的身上积聚了太多的威望。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投注的信任越多,摆脱他的时候就越困难。对政治人物来说,他的威望越高,人民在不得不抛弃他的时候就要付出越多的代价。书中写到自杀在沈阳街头的国军忠义之士。不难想象,当他毅然决然地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对南京的那个领袖倾注了多少的信任与爱戴。但是国民党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忠义之士”的呢?书中同样提到,千辛万苦带领几百学生千里万里逃难一样紧紧跟随“政府”跑到台湾的七名中学教师,其中包括校长,刚到台湾就因为反对国军在学校里抓兵被扣了个“匪谍”的帽子集体枪毙。看见“忠义”到如此地步的党国政府,你还能相信他们从大陆被赶到海岛上是因为“偶然”或者自己“心慈手软”? 如果把视野从历史的角度再放宽一些,我们会发现即使是这些人的牺牲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时糊涂站错了队。30年代初的时候,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以及四川的红四方面军都有过为了战术目的而伤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为了对付国民党的围剿,红军曾经烧掉老百姓的房子和庄稼来“坚壁清野”。这样的行为,和十几年以后“杀民养军”的国民党长春守军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共产党很快意识到并且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夺取了政权。而执迷不悟甚至变本加厉的国民党只能逃到海岛上靠着美国军舰的庇护苟延残喘。可以说从1840年开始,所有的牺牲,无论从属于哪一方,最终的作用就是把中国变成了一个血与火的大熔炉。所有的观点,所有的党派都平等的在这个大熔炉里接受锤炼和考验。最终胜出的不是当初的最强者,而是最能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锤炼的过程中不断改正并提高自己的那一方。1949年的鲜血和颠沛流离其实正是大时代熔炉里最后的历练。考验的结果是共产党赢得了领导中华民族前进方向的权力。抱残守缺的国民党,被赶到孤悬海外的小岛上以后总算有了一点痛定思痛的勇气,进行了土改。靠着台湾人民的努力和一点点国际局势的幸运,台湾也有了今天的成就。 怀念并且纪念过去的伤痛,不是为了角落里哀怨的自我怜悯,而是为了明了我们在历史上曾经走过的道路和今后所应承担的责任。龙应台女士用了四百多天,十五万字弄出本破书,非但没搞清问题所在,还把本来清楚的事实搅乱,用语无伦次四个字的评语恐怕还是高估了。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