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6 20:56:42瀏覽838|回應0|推薦4 | |
魔獸:崛起 Warcraft
上映日期:2016-06-08
類 型:動作、奇幻、劇情
片 長:2小時03分
導 演:鄧肯瓊斯
演 員:崔維斯費米爾、寶拉巴頓、托比凱貝爾、班福斯特、多明尼克庫柏、羅伯卡辛斯基、吳彥祖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改編自著名的遊戲『魔獸系列』,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下,即將在台灣6月8日上映,目前相繼在各國推出試映的結果,從IMDB的7.9分到爛番茄的19%,正、反評價呈現一種很極端的狀況,推敲的可能原因,其一,滿足忠實玩家,所以得到正面評價,其二,劇情改編,無法滿足期待,因此扣分,其三,太過族群限定,無法讓一般觀眾融入,導致評價往負面發展,其四,視覺特效、CG動畫技術,以及美術設計,展現前所未有的規格,好到讓人激讚。
從幕後製作群名單觀之,赫然發現《第七傳人》的編劇-查爾斯李維特,也有參予本片的劇情改編,再回想《第七傳人》在台灣的整體評價,還沒開始試片時,筆者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預期《魔獸:崛起》一片,有可能是另一部讓人無法吞嚥的災難作品,然而事實究竟是如何呢?依照試片結束後,非魔獸系列玩家的筆者來說,就用門外漢的方式,來分析《魔獸:崛起》這部電影。 一、時間點的切入。
如同筆者友人-POPO(Geek-Base總管理員),分析歐美電影時,常常會提到史觀的概念,《魔獸:崛起》的起點,並不是從東方文化的『盤古開天闢地』,亦或是聖經第一卷『創世紀』開始,而是將時間軸拉到近代,展開某一起人類與獸人的戰爭,這就好像是閱讀小說時,省略掉介紹前因的第一、二章,直接進入某一次的衝突,這種揭開序幕的手法,亦不是首次出現在系列電影,諸如《X戰警》、《魔戒》系列,也是如此的安排。
以這種方式讓故事起頭,可能出現的問題,大概就是『關連性』,一般觀眾無法第一時間知道誰跟誰是什麼關係?誰跟誰曾經有什麼恩怨情仇?某某人為何會變成這樣?某某人又是誰?這些疑問,都必須等到續集、前傳推出,透過反推的方式,或是在劇情推進過程中,做出部分的解釋。不過這些疑問,對於忠實粉絲來說,反而沒有這樣的困擾,某一個角色突然的出現,亦或是誰跟誰是什麼樣的關係?鐵粉可是相當的清楚,對於作品是喜是厭,決定在於改編的導向,能否同時兼顧原著並且新創。
二、聯盟的概念。
如同電影公司宣傳,要觀眾選擇支持的陣營,為了部落,還是為了聯盟。
《魔獸:崛起》清楚的將族群一分為兩大陣營,並且將遊戲中人物的設計,帶入真人電影的世界,好比人類聯盟會有哪些成員組成、獸人部落會有哪些成員組成、中間勢力有哪些成員、世界版圖如何分佈等等,透過變相的介紹方式,讓觀眾可以馬上進入狀況,至於什麼原因?讓簡單的世界、族群變成繁瑣,片中並沒有過多交代,只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帶過。
三、內心世界直接且明確。
同時將某些參予這起戰禍的成員,內心想法亦或是追求的目的,以直接明確的方式描繪,從這方面的規劃看來,反而可以讓沒接觸過遊戲的觀眾,能夠用嶄新的方式,解讀出有別於忠實粉絲所熟悉的《魔獸》,並且稀釋掉時間點切入造成的困擾。
四、遊戲特色的融入。
相較於《魔戒》、《哈比人》的動作場面,偏向以史詩型態的規格,建構出國戰的視覺效果,《魔獸:崛起》則是將即時制的特色融入畫面構圖,好比對戰的陣型、戰術戰略等等,某幾個鏡頭的設計,都讓人感覺像在玩電玩遊戲。此外,關於人類與獸人的生活型態方面,好比資源的採集、基地的建造、科技的發展、身型體格,以及打扮穿著等等,呈現出明顯差異的人文風情。
五、主線各自前進、各自急躁
《魔獸:崛起》在重要角色方面的描繪,明顯地看出編劇急著讓往後的角色提前曝光,甚至讓人覺得目前出現的角色,不管是從獸人陣營,亦或是人類聯盟,重要性淪為若有似無,兩條分線劇情表面上推進的相當順暢,實際上都只是輔助性的功能,本集戲份比重較多的角色,瞬間有一種紅花瞬間變成綠葉、主餐變成配菜的感覺,如果推進的速度能夠再緩慢一點,不用急著讓哪些角色提前登場,將某些資訊留到續集交代,《魔獸:崛起》將會是一部很不錯的首部曲。
綜觀上述筆者五點門外漢的分析,單純就娛樂的角度來說,本片是一部粉絲專屬的族群限定電影,由於原本片長為163分鐘,正式上映時縮減為123分鐘,很多細節觀眾必須透過事後資料收集,或是觀賞前預先做功課腦補,才能夠察覺整部電影改變的地方。換句話說,觀賞前部分人物的背景必須要有初步的概念,方可降低整部片過多伏筆的困擾,以系列電影的首部曲而言,《魔獸:崛起》充其量算是一部及格的作品,如果將剪掉的40分鐘補足,筆者可能又會有不同於上述的評價。
劇情結構:★★★(3顆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也請不吝嗇的分享吧!!』 『全文同步刊載於 義筆yaya電影誌 個人粉絲頁』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