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清水「中社遺址」新發現:拍瀑拉文物遺骸出土
2008/07/07 17:36:13瀏覽3112|回應0|推薦1


上圖:「中社遺址」挖掘不斷突破,又挖掘到一具4百至6百年前的完整兒童骸骨,推斷年齡約12歲以下。

2008/07/05/中華日報/記者陳金龍/清水報導

  台中縣清水鎮「中社遺址」又挖出4百至6百年前拍瀑拉族的文物與遺骸。

  被挖出的一具兒童骸骨,推斷年齡約12歲以下,另一僅剩的一對殘缺成人脛骨及部分左排骨。

  而且,當初挖掘的水井,至今仍然湧出清涼的地下水。

  台中縣政府文化局長陳志聲7/4日表示:

  為完整保留遺址,將不再挖掘,且要向國防部申請無償撥用附近廢棄信義眷村土地,建立面積逾6.5公頃的國際藝術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人員,曾於民國87年2月間,在「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前方菜園,挖掘出平埔族拍瀑拉1具婦人及小孩遺骸。

  科博館人員認為:是1千3百年的遺骨。

  另外,還挖出大量的陶片、貝殼、獸骨等,當時曾轟動全台的文化與史學界。

  後來,文史學家將當地命名為「中社遺址」,而且與《荷蘭文獻》中,台灣「大肚番王(統轄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的各番社)」有很大關連性。

  台中縣文化局為取得「中社遺址」更多的資訊,委託中研院劉益昌教授率領的團隊,進行文化內涵與分布範圍研究。

  研究團隊自今年6月起,在廢棄的清水信義眷村,隨機挖掘3至5個試掘探坑(每個約5X5公尺)

  沒想到在上周,距離「港區藝術中心」最近的一個試掘探坑,陸續出現先人的生活用品,包括:

  各式損壞陶器、石器等,在第一層發現一具小孩遺骸、第二層發現一對成人脛骨(小腿骨)。

  更令研究人員驚奇的是:發現當初先人挖掘的水井坑。

  研究人員依據形狀,稍微挖掘,竟然冒出清涼的地下水!

  研究團隊立即將這項訊息,通報文化局,對已出土的文物,進行初步研判。

  文化局同意研究團隊的看法,當地屬於拍瀑拉族的生活區。

  劉益昌教授助理黃正璋指出:

  由小孩的遺骸埋藏情況來看,俯身、雙手背於背後、身體軸線朝東偏南等特殊角度,研判遺骸是一名12歲以下的男孩。可是,年齡還要再進一步判定。

  台中縣文化局長陳志聲說:

  這些文物與遺骸的出現,有助於釐清台灣中部史前(距今2千至4百年)「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的變遷過程。

  如果結合清水「社口遺址」,更可以進一步的理解「大肚番王」統治時期的情況。

  陳志聲表示:

  保存歷史文物最佳的方式,是原址不再挖掘,讓其永存在地下。

  所以,文化局將不再開挖其他試掘探坑,並將向國防部申請:無償撥用原信義眷村土地,在地上的眷村整修後,建立「國際藝術村」。

  而「中社遺址」,將成為藝術村的特色,已出土的文物與遺骸,將收藏在鰲風山的「牛馬頭文物館」中。

下圖:考古人員也挖出一僅剩的一對殘缺成人脛骨等骨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sun571008&aid=202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