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7 20:59:10瀏覽775|回應0|推薦30 | |
婆羅浮圖….聖地遊 婆羅浮圖又作闍婆羅浮屠意為 山上之精舍或「山丘上的佛塔」。浮屠」本意是「塔」或「佛塔」,早期也指「佛陀」。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吳哥佛窟齊名,被稱為古東方四 大奇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古蹟。 佛塔位於印尼爪哇島中部日惹市之北馬吉朗之婆羅浮屠村。東有千古不熄、不斷冒著煙的活火山美拉比,北側為峻偉秀麗的磅礡森賓山盤據著,南有密諾雷山脈峰相連,曾是爪哇島最繁華的聖地,其獨特之處在於繁複壯麗的結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造型深具宗教意涵。婆羅浮圖整個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座大佛塔,也有人認為婆羅圖是一個「曼荼羅」(意為「壇城」),曼荼羅簡而言之是密乘對佛菩薩宮殿的描繪,及覺者宇宙觀的展現。 約在西元第8世紀時,偉大的金剛乘大師阿底峽尊者為了向法稱大師求授菩薩戒,由印度遠渡重洋來到印尼,凸顯了印尼在世界佛教史中的重要地位。 由於史料缺乏,學者們對婆羅浮圖的歷史及其建造者很難確實說明,僅能從古碑銘上了解,此傳奇建築約建於約在西元七七二至八三零年之間。當時信奉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為了收藏釋迦佛的真身舍利,動員了幾十萬農民和奴隸,歷時八十年以上建成。以銘文文字的推斷,幾乎可確定此佛塔是由大乘佛教的沙伊連德拉王朝的國王所建造,是世界最大之佛教建築。第一位國王拉凱巴朗卡蘭曾在爪哇成功地將佛法傳播開來。當時統治的王朝信奉大乘的密教。其形式呈現大乘佛教與密教之結合,所以佛塔建築為階梯狀金字塔,高42米,四邊長120米,整個建築物猶如一巨大之曼荼羅,下廣上尖,無固定出入口、祭壇、坐處。佛塔建築精密壯觀,由一片片安山岩堆砌而成,其雕刻吸取印度的佛教藝術特質很精美,主要內容有佛像及佛本生故事。 婆羅浮圖在1006年於一次火山爆發被埋,火山及地震毀壞了這繁榮都市,雜草覆蓋、沈睡許久。被遺忘了八百年之久,直至一八一四年一次大地震後因為地面的佛像微露,一位英國官員發現了婆羅浮屠,隨即展開了清理及挖掘工作。才挖掘出地下的宏偉建築。一九零七至一九一一年間,荷蘭殖民政府進行了首次修復工程;其後工程一度受阻,到了一九七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後,二十七個國家聯同印尼政府,花費二千萬美元作了第二次修復。這次修復工程大型而全面,各國專家借助高科技電腦技術將石塊重定,並進行修補、灌錫等保護及強化工程,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重現了婆羅浮屠的原貌。 婆羅浮圖為石製建築,共有佛像一千多尊,大型浮雕一千四百多幅, 又名「千佛寺」。 婆羅浮屠有大約2670塊浮雕 ,其中1460塊敘事浮雕、1112塊裝飾浮雕,覆蓋了建築的立面和迴廊。浮雕的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分布於隱藏的塔基和塔身。 敘事浮雕被分為11組,環繞整座建築,總長3公里。第一組浮雕在隱藏的塔基中,其餘10組從婆羅浮屠東門開始分布於塔身的下面四層。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布,而迴廊上的反方向分布。這種分布方式符合佛教徒朝拜聖跡時的右旋禮:信徒順時針繞行,而聖跡常在右側。 婆羅浮屠每一邊的中間都有入口,總共有32隻石獅子看守著四個入口,每個入口都有台階通向塔頂。佛塔的主入口在東邊,浮雕上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山坡上有台階通往山下的平地。為了方便介紹,我們將婆羅浮屠分為十層,從東方開始繞完一圈再往上一層,順時鐘方向迴旋往上爬,十層佛塔浮雕道盡人間相。 佛塔的上、中、下層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鍊境界,即: 欲界、色界和 無色界。 最基層為與地齊平之底壇,由一百六十塊代表欲界之浮雕石板組成,以戲劇性之手法表現作惡之下場,具有濃厚的善惡果報之勸世意味。一層一層迴廊、佛龕環繞,東南西北四面外壁各有九十九尊打著不同手印的佛像,中央則各有一道階梯。隱藏的基座最底層有160種「因果故事」的浮雕,表示「世俗階段」﹔下欄和塔身第一、二層的迴廊一起敘述了佛陀的前生(本生)。中層的浮雕上欄則記載佛陀一生悟佛、傳佛的故事,象徵「小乘階段」﹔其餘則反璞歸真,無任何裝飾,象徵「大乘階段」。參觀或說朝聖,應由東方開始。 依順時針方向,繞行重疊盤旋之梯壇而上,塔身由五層逐漸縮小的正方形構成。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色界的細緻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第一層距塔基的邊緣7米,然後每層以2米的差距縮小,留下狹長的走廊。各層廊道石壁布滿代表色界之一千三百餘塊浮雕石板,其上刻繪二千六百幅佛本生故事及佛像雕刻,分別取材於大業分別經、普曜經、本生鬘經等大乘經典,全長共計五公里,鬼斧神工,堪稱雕刻藝術之珍寶。 每隔數步即有一佛龕,內置一坐禪佛像,共四百三十二尊塔身的佛像供奉於壁龕中,在欄杆的外側圍成一圈。隨著面積逐層縮小,佛像的數目也逐層遞減。塔身的第一層(最底層)有104個壁龕,第二層有104個,第三層88個,第四層72個,第五層64個,總共432尊佛像。 復向上行,浮屠塔頂突然由方變圓,雕刻風格亦由富麗轉趨樸實。塔頂由三層圓形構成,每一層上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層的舍利塔形成三個同心圓。正中是一座主要的大圓塔,大圓塔的頂端是整座建築的最高處,離地35米。三層環狀壇上共有72座鏤空之小石佛塔,每一佛塔中各有一尊佛趺坐像,第一層(最底層)有32座舍利塔,第二層24座,第三層16座,總共72座。所有佛塔如眾星拱月,環繞位於最高一層傘形塔中之釋迦牟尼佛,而共同構成無色界。 塔身和塔頂的佛像共計5 04尊,雕刻手法大多襲自笈多式,雕法極妙。其中三百多尊被部分破壞(多數缺頭),而43尊全無蹤影。 起初看來這些佛像大同小異,然而它們的手印有微妙的差別。塔身的佛像共有五組印相,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代表著五方位:東(右手結鎮地印,左手結根本定印)、西(雙手結根本定印)、南(右手結施予印,左手結根本定印)、北(右手結無畏施印,左手結根本定印)、中(雙手於胸前結轉法輪印)。塔身從下而上的四層佛像手結前四種印相,印相與面對的方位對應。塔身最上層佛像一律雙手於胸前結轉法輪印。 每種印相代表五方佛的一方,分別是東方金剛部不動佛(不動如來),西方蓮華部阿彌陀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如來等),南方寶生部寶生佛(寶生如來),北方羯摩部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來),中央佛部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塔頂的佛像則是結轉法輪印的釋迦牟尼。 爪哇的民間傳說認為古納德爾瑪(Gunadharma)是婆羅浮屠的建築師。他在建造過程採用的基本長度單位稱為塔拉(tala),是人臉上從前額髮際到下頜底部的距離,或者是盡量伸展拇指和中指時兩個指尖的距離。顯然這樣的長度單位因人而異,但佛塔的度量十分精確。1977年的一次統計發現佛塔各部分經常形成4:6:9的比例。隨後人們在附近的佛教廟宇巴旺塔(Pawon)和孟督塔(Mendhut)發現了同樣的比例。考古學家猜想這一比例具有曆法、天文和宇宙觀的意義,就像柬埔寨的吳哥窟。 婆羅浮圖跟一般的佛塔不同,它還是一個佛法的立體教室。從踏入其拱門入口開始,順時針方向上繞行,即經歷由輪迴的最低層次逐步走向完美精神境界的過程。沿途的浮雕都在指引行者如何更上層樓,由以因果輪迴策發出離心,到發菩提心求道,最後證得寂靜樂境。為營造崇高及超越感,建築物不斷向高處伸展,卻只有狹窄的通道讓行者向上仰望。迴廊牆壁也高得讓行者無法看到上、下層,有謂其用意乃表示眾生要善用此生,突破層層煩惱迷障而昇華超脫。置身其中,敬畏及慕道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從第七層無色界開始,迴廊不見了,大概意味著智慧初開。越往上層去,內藏佛像的佛塔就越少窗口;到了第十層的大佛塔,塔身完全沒有開孔,整個佛像都被隱藏著。這似乎寓意隨著對自心佛性的體悟增加,越來越不可以外在色相見如來。 沈靜千餘年、屹立不搖的大巨人,不停地對著虔敬的朝聖者闡述著四聖諦、八正道之基本教義,藉由因果論及本生經浮雕的描繪,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對佛教教理加以圖解,告知眾生皆有佛性,唯藉精進修持,方得脫離輪迴苦海,證得佛果!印尼在成為伊斯蘭教國家後,婆羅浮圖沒有失去它昔日的風采,它依然是佛教徒們朝拜的聖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