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得天獨厚的涼爽天氣引來了各地游客,我便是其中之一。不經意的一次晨跑,我走進了陽明的桃源,走進了心學的世界。 客居之所離扶風山風景區僅兩三里,早就聽聞此處環境清幽、景色秀麗。起個大早,便小跑而去,雖是三伏時節,卻有涼風相襲。貴陽也是一個較為休閑的城市,七八點鐘,人還是稀稀拉拉。到了景區,大門依舊緊鎖。在徘徊中,沒看到扶風山景區的招牌,居然是陽明祠。此陽明是何許人也?斷然不會和心學創始人王陽明聯系在一起。細讀碑文,果真是這位集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于一身的王陽明。好奇心讓我盡早進去看個究竟,一看提示,居然要兩小時后才開門。因貴州師大還有一個講座,只好央求一人拍照后離去。人生往往有很多遇見只能是偶遇,擦肩而過后大抵是永別。 歸途中,絲絲涼風把我的思緒亂飛:元的入侵使得儒家思想式微,幸好有了王陽明才讓儒學光大起來,心學的興起把儒學推向了新的高潮。王陽明是寧波余姚人,也曾到會稽山觀看過陽明洞,如何又到了貴州,成為筑城人民膜拜的對象;王陽明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產生。匆匆做完講座便抽空再訪陽明祠,午時的大門依舊開放,只是門可羅雀,就是值班的工作人員也是無精打采的。里面景色自是幽美,祠內殿廊相接,林木蔥蘢,清幽宜人,還有不少詩文碑刻,只是年代不太久遠。倉促觀完,才覺得并不太大,而且是陽明祠、尹道真祠、扶風寺三部分的一個組合。雖說清代西南巨儒鄭珍曾贊之為“插天一朵青芙蓉”,但游玩的人并不是很多。回廊中,有一對老叟在博弈,在空無一人的祠中給人以仙家道骨之感…… 參拜王陽明先生朝服線刻大像后,才發現左右分別有《訓士四條》和《論語四條》木刻懸掛。進了陽明展廳,漸漸明白了貴陽與一代大儒繞不過的淵源了。自古忠良多磨礪,王陽明也逃不過此劫。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因得罪擅政的宦官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其間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才躲過一劫。國家不幸詩家幸,不想這個龍場成了王陽明的桃源之所,在這里和各族同胞朝夕相處,在開化教導當地百姓的同時,領悟著儒家思想,創造著心學原理。王陽明認為,心中安然,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艷陽天。就在朝廷認為的窮鄉僻壤之處,他終于悟道了,這就是有名的龍場悟道。這一悟,自己與孔子、孟子、朱熹同列,成就了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折服于王陽明在被貶謫中的心學達成,感嘆于王陽明在世外桃源中的隱忍堅守。倘若王遠明沒有遇到貴州龍場,是否有著開天辟地的“心學”?他也曾在儒道佛三家中徘徊,正是在桃源般的龍場,像一根小草等來了一場春雨,等來了破芽而出的那一刻。在萬山叢棘的龍場,在山窮水盡的境地,他迎來了一場天賜良機,或許應該說,是世人等來了名傳千古的思想巨人。 >>>更多美文:情感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