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之緣的小可愛 文/琴兒 前幾日去花鳥市場遛圈,看見好些人圍著兩只籠中鳥教說話。 鳥兒個頭不小,渾身黑不楚楚的,跟小時候村子里一被人們看到就遭攆打的黑烏鴉像親兄弟,只尖尖紅唇使它有了幾分姿色。 學話的鳥,見過鸚鵡,也曾費心巴力教幼兒一樣耐心教過其說話,那家伙卻傲嬌的緊,盯著我好一陣看,眼睛里全是不屑,盯得我敗下陣來。 籠中一只鳥兒跳上蹦下的,一點都不專心,腦瓜子卻靈光,三兩下就說了一句“花鳥鳥——,花鳥鳥——,”語調拖得長長的,話語軟軟的,跟剛才教它那女孩兒的聲音完全一個成色。女孩兒本來走好遠了,又被它的叫聲給喚了回來,站在籠子旁邊喜不自禁。另一只鳥兒扭動尖尖的喙打了一個旋,竟吹起了口哨,哨聲婉轉動聽,神態眉眼里攜帶少許小青年身上的戾氣,把大家伙兒逗得樂呀樂,樂不夠。 圍攏的人漸漸散去,我逮空兒做了倆鳥寶貝的老師,仰頭跟它們打招呼,說,你好,你好!鳥兒反應賊快,不一會兒,就“你好,你好”的回復我,本來想花點功夫教它們學一首唐詩的,終因人來人往不好意思而作罷。 主人告訴我鳥兒叫鷯哥,告訴我鷯哥是學話本領最強的鳥,言語里的自豪藏都藏不住,還跟我聊了些有關鷯哥的趣事。其中一個小故事令我忿忿。 故事里說,某鷯哥主人突發奇想,把訓練好的幾只口齒伶俐的鷯哥放飛在公園里,它們很快贏得了游客的喜愛。有一天卻發生了節外生枝的事情,就在游客逗鷯哥玩時,其中的一只突然說臟話罵人,言語污穢,讓鷯哥的主人顏面掃地。為了防止鷯哥們相互學習臟話,訓鳥人找出罵人的鷯哥對它單獨訓練,讓它聽文明用語磁帶,聽到它說臟話時就暫停喂食以示懲罰。花了好長時間才糾正過來。 自己臟話連篇,且把一只會學語的鳥都想著法子往壞里帶,這樣的人,實在是壞透了唷。 (二) 前段時間我們去白家玩,一只小板凳一樣的、四蹄純白的、團團的小黑狗,在三丫腳畔蹦啊跳的,乖極,惹起我奪愛之心。恰好當時手里握著半個剛在火爐上烤得黃蔥蔥的饅頭,便掰了一疙瘩喂它吃。有奶便是娘,狗娃子也以食為天,果然毅然決然撇下俏三丫投懷送抱于我,任憑她好話說盡媚招使完都騙不走。樂的我和大丫把三丫妹妹好一番揶揄。 小狗狗身前身后撒歡兒,我走哪兒它跟哪兒,不喂它吃,就用牙齒扯我的褲角,眼睛黑啾啾的盯著我看,水汪汪的眼睛里滿是苛求,勾的人心里柔軟不止。大丫三丫看狗娃子纏我,嫉妒不已,又沒饅頭喂它,只好去水邊惹逗白鵝去了。它歡歡的跟著我,作了我忠實的小兵,追蝴蝶呀,啃草草呀,三兩下就粘我到如膠似漆。離開時,上車前,好不容易把它騙在車子外面,車子發動后它又追著車子跑了一會兒。那種心無旁騖的依戀扯得人心疼。 論通人性,狗狗排在第一位。 有一次和朋友爬山,夜幕降臨,歸途人少,一只小狗跟了我們一路,乖巧的像個孩子。 還有一次,我們雨后散步,一只渾身濕透的流浪狗跟在身后一直走一直走,起先我們是領著它走的,不知怎么,它就叫了一聲,那一聲叫喚跟狼嚎十分相似,令人毛骨悚然,心里害怕便趕它走。小狗看慣過嫌棄,就停下來,等我們走遠些,又跟上來,始終與我們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模樣神態,盡是單薄。那是一只無家可歸的小狗呵,無論何時想起那一幕,塵世的寂寞與蒼茫都把人涼透。 瞳爸總念著小時候放學后打一聲口哨就歡歡的跑來替他馱書包的小狗,說他曾騎著那只大黃狗在莊稼地里和小伙伴們拼殺,實在威風。幾十年過去,心里的掛念還是放不下。 一直告誡自己別養活物,倒不是嫌麻煩,怕只怕日久生情。情愛是最纏人的東西,一旦心中存,就會無休無止。 對這些一眼之緣,就只淺淺喜歡著吧,也動心也動情,但決不讓自己陷入深情之中。淺淺的喜歡,無擾于人,也給自己留有余地。滯留,可。轉身,亦可。 冬日里那可愛的花 文/匡小容 以前的認知局限讓我以為在大冬天里只有臘梅會開花,腦子里似乎總是若隱若現的有臘梅的影子。一首《一剪寒梅》更是把臘梅傲立雪中的形象描繪的淋漓盡致,只是這種風光只屬于北國。在南方的這片熱土,特別是我所在的這座城市,放眼望去,綠,滿眼的綠,綠的可愛,綠的精致,綠的動人,綠的讓人流連忘返;如果只有綠,未免有點單調,不經意間,雙眼微微伸個懶腰,一叢叢的花朵,簡直像魔術般出現在眼前,似乎感覺自己置身夢境,仔細一看,又的確是真的。北國的皚皚白雪和南國的滿園風光,一北一南,點綴著這祖國的萬里河山,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忙碌著尋找其中的快樂。 一天傍晚,晚飯過后,想出去透透氣,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看看街上的美女,放松一下一整天下來看盤的緊張心情。最好的去處當然是后山的玉龍公園。我沒有和大多數人一樣走捷徑,我想繞個圈,我想多走走,同時我也想安靜的享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我沿著山腳下的小路走著,恣意的享受著新鮮的空氣,貪婪的把眼前的綠看了一遍又一遍,用手在空中一劃,以為自己能夠劃過那道微微凸起的山脊,我能做的只有放松,我想做的也只有放松。我不緊不慢的走著,漫不經心,很快就到了公園,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公園,但是對我來說已經足夠,背后是被灌木林層疊的高山,下面是各式各樣的次生林,還有各種知名不知名的花和樹,有這些對我來說就足夠了。我在小道上隨意的走著,突然,我感覺眼前一片白,白里還隱隱約約透著幾許芳香,我曾經太多次路過這里,可是從來沒有發現這片白。它到底是什么呢?當時已經是傍晚了,這里又沒有燈光,而且我還是個近視眼,但是我很想知道,這片白到底是什么。所以我靠近它們,小心翼翼的,心怕弄疼了它們。托在手心一看,原來是白色的花,有些已經怒放,有些正含苞待放,有些才只是花骨朵。它們湊在一起,一簇簇的,一簇簇的,像一個大家族,依靠藤蔓連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個花朵都是那么細小,可是結合在一起卻是那么的美,看起來就是一片花的海洋。在逐漸暗淡的夜色下,給路人送去一個驚喜的亮麗。當時的我感覺有點冷,但是我和它們已經約好,第二天大白天的時候我一定會去看望它們,要把它們看個仔細。我看到它們笑了,笑的那么甜,笑的那么燦爛,連回去的路看起來似乎比原先都要亮敞多了。 我回到了住所,無心睡眠,心里想著那一片白色的花,那嫩嫩的藤蔓,那藤蔓上白白的小花朵,有綻放的,有害羞的還沒來得及怒放的,也有剛剛長出的花骨朵。我似乎睡著了,懷里擁抱著那片白色的花,好美啊,好香啊。我想我也成了它們中的一員,細小的,綻放在南國不算溫暖的陽光下。我覺得我和它們在聊天,在聊風,在聊天上的星星,在聊我們每天看到的新鮮事,偶爾也想想我們的未來。 天亮了,我又開始了一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看新聞,看盤,思考,可是我發現自己有點心猿意馬,嘿,還好,行情并沒有太大的波動。這意味著我可以輕松的應付,不需要太過緊張,熟悉的音樂在耳邊緩緩的流淌,在網上四處沖浪,一會看會股票一會看會期貨。很快,指針已經指向了下午三點,我匆匆的關了電腦,穿好鞋子就去了后山的公園,其實我的心早就已經飛到那里去了。 路上我碰到一個去后山公園散步的阿婆,順路,我們自然結成了伴。在明亮的陽光下,這時我才發現昨天晚上發現的白色花朵在山腳到處都是,它們的藤蔓纏在了太多的灌木上,這個時候灌木徹底被它們淹沒了,它們有點喧賓奪主了,它們的確是那么美。我問阿婆,您認識這叫什么花嗎?節節高,阿婆用比我的普通話還普通的普通話告訴我,你看,阿婆伸出手指,每個枝節上都有花,你看,是不是,所以我們才叫它節節高。我似乎明白了。可是我不明白,在大夏天的時候從來沒有看見過它們,怎么冬天來臨了,它們倒漫山遍野的野蠻生長。阿婆說,它們啊,只在冬天開花的。哦,原來如此,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之神奇,實在不是我等卑微的人能夠參透的。阿婆摘下一片嫩綠的葉子,輕聲的告訴我,這個葉子和藤蔓還可以用來泡水洗澡呢,很舒服的。真長見識,歲月可能讓我們的容貌逐年變老,回報我們的是對這個世界更多的認知,沒有辦法計算得失,我只需要接受。身邊有這樣一位智者,自然要向她多多請教,看到以前沒有看見過的植物,我就會叫,阿婆,您看,這個是什么?阿婆神情平靜的告訴我她所知道的。當我摘起一片樹葉時,阿婆告訴我,別碰,那個葉子的味道很難聞。我看到路邊有一簇紫蘭色的花叢,有點刺鼻的,淡淡的,憂香,我說,阿婆,這花的味道咋就這樣奇怪。那是因為它的葉子有點刺鼻的味道啊,把淡淡的花香蓋住了。我們邊走邊聊,談起了各自的老家,在這座城市的人似乎總是喜歡談論老家,從來沒有把這里當成真正的家,這座城市似乎只是一個流動的驛站,真是令人悲傷。阿婆是潮汕人,有一個孫子在我的老家湖南當兵,而且在部隊里呆了十來年了,已經升級了。她說她的孫兒不適應湖南冬天的冷,湖南的冬天太冷了。阿婆的口氣里似乎還有點為她的孫子擔心。我附和道,是啊,像這個時候,湖南早就是遍地的寒冷了,別說花了,連一片帶著些許綠意的樹葉都找不到了。我就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看到我不認識的花花草草,就跑過去端詳一番,阿婆,阿婆,您看這個花骨朵多么好看,您過來看看啊。阿婆不緊不慢的走過來,你這個孩子,還真是沒有長大啊。我呵呵的傻笑,阿婆微微的笑著。 不一會兒,我就走到了昨晚路過的那叢白色的花了,哦,我已經知道它們的名字了,我應該稱呼它們為“節節高”。它們圍著鐵欄桿肆意的生長著,它們的藤蔓壓彎了一顆顆灌木,展現在我眼前的只是它們那剛剛發出的嫩葉,還有那密密麻麻的白色花骨朵,有的已經怒放,像花枝招展的妙年少女;有的含苞待放,像青澀的花季女孩;有的還只是一個個花包,沒來得及綻放,又迫不及待的想擁抱這初冬的風,想親吻這初冬的雨,想領略這初冬的寒冷,不,我都猜錯了,它們只是想早點和它們的哥哥姐姐見面,一起開心的聊天,一起欣享這美麗曼妙的世界,一起看太陽緩緩從山的一邊緩緩升起,一起品味晚霞那短暫的美麗。你看,那簇花真美,阿婆順手一指,我跟隨她手指的方向望去,藤蔓把一顆高高的灌木的身子壓的彎彎的,垂下的是它那任意舒展的白色花骨朵。看起來真像一幅畫,我說。不,這可比畫要美多了,不是嗎?阿婆質疑道。對對對,您說的真對,我點點頭。阿婆,您看遠去那一叢花看起來好像是平的。我伸手指給阿婆看。哦。孩子,那是因為花骨朵太多了,是花在打架呢,它們誰都想露臉,它們正在爭吵呢?呵呵。其實沒有必要一定要出人頭地,低垂也好,在某個不被人發現的角落也罷,你終究已經來過了,給這夾加著寒冷的初冬展現了自己的美。阿婆的話我似乎有點聽不明白。孩子,你現在最想做什么?阿婆問道。我最想依靠著鐵欄桿,和“節節高”擁抱在一起,要是能夠變成一朵爛漫的“節節高”那就更好。我天真的說道。那還站在這里干什么,走過去啊,小心一點,別壓著了花兒,我背靠著鐵欄桿,身子的左邊,右邊,抬頭望天,全是“節節高”,我感覺自己置身了花的海洋,自己也真的變成了一朵爛漫的“節節高”。 回住所的路上,我又發現了好一種美妙的花兒,暗紅暗紅的顏色,花瓣細的像纖維,摸在手上順滑順滑的,我真怕把它弄疼了。遠遠看去,又是毛茸茸的,語言實在太無力了,沒有辦法描述它的美。忽然明白了,有些東西真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走出公園,我和阿婆走向了相反的道路,我伸手向她告別,她揮手向我致意。兩個身影漸行漸遠,消失在那些可愛的花叢之中……留下的只有淡淡的花香。 可愛的西大街 文/李榮國 去年開春,我喬遷到了西安小南門附近。一有空,就喜歡到西大街去散步觀景。徜徉在這條最富盛唐建筑風格的大街上,沉浸在古色古香的美妙氛圍中,一種莊嚴、古樸、凝重、神圣的意念油然而生。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古都西安,回眸西望,在將要完成又一次化蛹成蝶的歷史時刻,竟是如此安詳、從容,在絲綢之路的起點,再次踏上了輝煌的旅途。我為自己后半生能在此定居深感欣慰。 西大街沿街由東向西依次的景點包括西安標志性建筑鐘樓、鼓樓、都城隍廟、安定門(西門)等。全街長2088米,周邊呈鳥羽狀分布著廣濟街、學習巷、橋梓口等11條寬窄不等、長短不一的特色街區。 每當我登上恢宏典雅的鐘樓,放眼望去,古城內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盡收眼底。而最壯觀、最耐看的街景非西大街莫屬。尤其是頗具代表性的鐘鼓樓廣場,更令人賞心悅目。 精心打造的鐘鼓樓廣場,分地下、地面、地上三層,由綠地廣場、噴泉和下沉式廣場三部分組成。下有世紀金花購物中心,北側有“德發長”餃子館、“同盛祥”牛羊肉泡饃館等久負盛名的地方名牌老店。每逢節假日和夜晚,噴泉如柱、噴玉吐珠、銀光閃亮。眾多市民和游客在此聚會唱歌、下棋、拍照、放風箏。一棵棵青翠的松樹下,精雕的石鼓穿成的長椅上,三三兩兩的親友或情侶談笑風生。許多青少年則在此進行花式滑冰、街舞、自行車技巧等表演。在這里,男女老少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其樂融融。 位于鼓樓北側的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一條街,長526米,均寬30米,多為明清建筑風格。這里曾是唐代尚書省所在地,淸代因街北巡撫部院署與今西大街以南總督部院分稱“北院”、“南院”。 隨著時代變遷和歷史積淀,如今的北院門名小吃薈萃、商賈云集,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區最負盛名的民族特色商業街。目前已匯集了149家特色餐飲店和各類特色美食小吃。每年都會有成百上千萬的國內外游客和市民慕名而來參觀、用餐、購物。人們興致勃勃地品嘗灌湯包子、牛羊肉泡饃、酸湯水餃、胡辣湯、八寶稀飯、麻醬涼皮等特色小吃。從早到晚,車流、人流川流不息,叫賣聲、嘻笑聲熙熙攘攘,熱鬧非常,生意紅火。因這里是回族同胞集中居住的地方,長期與西安的兄弟民族甘苦相依、榮辱與共,相互包容,求同存異,達到了和美祥善的理想境界。這里已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發展繁榮的示范街區。同時,也是呈現古都西安文明和諧的“標本”和“名片”。 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北的都城隍廟,是明代的三大都城隍廟之一,也是全國僅存的一座都城隍廟。廟內古建筑布局齊整宏麗,大殿等建筑雕飾精美。自明清以來,就逐漸成為西安城內的小商品流通市場,百姓進城必逛廟進香購物。讓人氣憤的是,1942年,部分建筑慘遭日寇飛機炸毀。2005年,西安市和蓮湖區政府共同傾力實施了廟前廣場提升改造工程,修復了巍峨壯觀的都城隍廟大牌樓和山門。使其與鐘鼓樓遙相呼應,三足鼎立,成為古都西安的又一地標勝景。 當我按動鍵盤寫作此文時,眼前又浮現出排列在西大街兩邊那一座座雄偉的建筑。自己仿佛穿越了歷史時空,夢回大唐,思接千載。腦海里居然閃現岀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諸位詩仙,在安定門城樓吹蕭飲酒、斟酌填詞,爽朗的笑聲劃破長空。剎那間,紫氣東來,我看到大唐的太陽正徐徐升起,竟然是那樣的鮮紅。她把整個鐘鼓樓映照得光彩奪目。此時,俯瞰西大街兩旁濃密的國槐,猶如翠綠寶石鑲嵌的項鏈,把金碧輝煌的建筑物串連在一起,懸掛在鐘樓和安定門之間熠熠生輝。忽然一條巨龍飄然而來,在鐘鼓樓廣場騰空一躍,橫穿都城隍廟山門,接著從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安定門上空飛奔而去,只留下一片神秘的祥云,飄蕩在遼闊的天宇…… 可愛春筍 文/陳孟湘 無論在哪里,筍是四季都有的。竹子是上天的恩賜,人們用長成的竹子做各樣的用途,貴為國寶的熊貓還將竹枝竹葉當作主食。人類當然比憨態可掬的熊貓吃得更精細一些了,我們吃的是竹的“幼兒”——竹筍。四川有豐富的筍,筍有春筍、冬筍、毛筍、嫩筍,還有鮮筍與筍干、筍罐頭等產物,凡筍之菜,莫不美味。 蘇杭、上海一帶也產筍,并且吳越與滬人皆善烹筍。記得幾年前初次到上海出差,客戶請吃飯。席間有一道腌篤鮮,是湯菜,放在煲中熬湯的,只放了咸肉與筍,卻鮮得人舌頭都要吞掉了。一只小小的湯煲中筍放得并不很多,我們幾個外來的老饕盡伸著筷匙,攪來攪去地撈,我想那時一定讓主人笑死了。 吃得最過癮的一次是在浙江的安吉,那里是中國的竹鄉,最多的就是竹筍。一頓飯間一半以上的菜肴都是加筍烹制的。大塊的筍,加上南方特有的腌肉或農家放養的小柴雞一起燉得酥爛,外有冷的涼拌筍、加了筍的湯菜等。安吉是小縣,民風特別淳樸,當地的筍菜沒有特別的花哨與修飾,常常整盆地端上來,與當地大杯吃黃酒的個性搭配起來,還真有三分豪俠氣質。 可是這些都不如我在四川吃的筍。那是年紀很小的時候,隨父親回四川的鄉下探親,當地很偏僻,也很窮,山上有大片大片的筍。我們住在一個遠方的叔伯家,他們家有年齡與我相若的表兄與表妹。有一天大人們統統去了城鎮,只剩下我們這些小孩子在家。那正是春的季節,滿山的竹林間鼓鼓包包,迫不及待擁土而出的都是鮮的嫩的春筍。表兄便帶著我們去后山拔筍。拔筍也講技巧,不能硬拔的。竹子的根扎得很深,在筍時就是這樣,如果要想連根搬動一支筍,那響動滿山都聽得到的。表兄教我先踢斷筍根再拔筍,齊著地這么輕輕一鏟,筍就斷在里面了,只需撿起來放入背后的背簍里就好了。收獲了好幾背簍嫩筍,我們回到山下的家中,大表兄交代我與小表妹將筍洗剝干凈,一面踩了凳子從房梁上夠下來臘肉,割了大大一塊,又在灶里添了柴,拉動風箱架起火來。不一時,大鍋里冒出了白煙,表兄舀了一勺凝固的豬油下去,待油溶化了,投入切成片片的臘肉,再從旁邊掛著的紅紅的辣椒串上拽下幾枚干紅辣椒,然后加入切好的筍片只是翻炒,那香噴噴的油煙一個勁地往外冒,我們幾顆小腦袋齊刷刷地湊在爐邊,一邊嗆咳著,一邊禁不住地吞口水。 竹筍炒臘肉很快炒好了,雖說是一個十幾歲的鄉村小男孩炒的,而且只加了辣子和鹽巴,可是太好吃了。我打賭很少有人吃過這么好吃的菜,在那個年代,那么大一塊的臘肉是難得的,更何況是親戚家自養的豬自制的臘肉。筍是當日掰的,拿來了馬上就炒,并且放了那么大大一勺的豬油。現在要吃上這些東西都是小事兒了,可難得的是筍是那樣的鮮美,臘肉又香得要命,再就幾個半大的孩子,爭著搶著,總怕落了人后,一大盆臘肉炒筍很快就被干掉了。唉,那臘肉干香回甜的滋味啊,越嚼越香。而那筍片,借了臘肉的香勁和豬油的醇厚,吃起來更是鮮爽無比,并且不失筍子那股清新的回味,真正人間美味! 我跟父親回家時,大伯送了許多臘肉、臘腸給我們帶著,還買了許多筍。回家后父親也照表兄曾經操練過的程序燒筍給大家吃。臘肉是一般無二的,筍也是,家人吃過都贊不絕口,我卻很不以為然,這道簡單的菜被父親想當然地加入了各種復雜的調料,哪有表兄那只擱鹽巴和辣子的臘肉炒筍片那么純粹呢?父親的筍片與臘肉也是切得均勻的幾可以用尺去量的,可是哪有我們表兄妹急匆匆亂切出來的隨性呢?并且辣子與鹽巴也不對,人物與風景也不對,水也不對,他們吃的只是平常的,比較好吃的一盤竹筍炒肉罷了。可是,即便我說出來,他們又怎能懂得一個小小孩子與一碟春筍之間可愛的趣味呢? 可愛春筍,當春乃發。 >>>更多美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