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耶穌是適時安慰伸援者
2009/05/08 15:15:36瀏覽1242|回應1|推薦39
耶穌是適時安慰伸援者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給人的感受也是,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而這些臨到的種種,往往使人覺得生不如死、哀怨悲歎不已!

本文敘述的是一位守寡的母親,含辛茹苦拉拔唯一所盼望的兒子成長之時,他卻不幸罹病身亡(參路加福音七章11~17節)。白髮人送黑髮人,人倫悲劇莫此為甚!當然不是要告訴大家:人活著是何等無奈,人無法按一心所願過每天的日子,人真是苦啊!而是要告訴大家一個確實而肯定的好消息,就是「天無絕人之路」、「主耶穌如何適時安慰,並伸出援手、襄助人度厄蒙恩」。

有一天,在接近拿因城門處,有一隊送葬的行列。一個少年人(聖經說「少年人」,是大約十五至二十歲)的屍體被抬出來。不幸的是,他還未為家裏盡份心力、照顧家庭、成婚,就離開了人世。更不幸的,他有位守寡的母親,此時不僅沒有兒孫承歡膝下,更失去了依恃。此情此景令人為之鼻酸。

生命由祂而來

而進城的這一隊,是主耶穌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祂同行。他們一路歡喜談論,剛剛主耶穌才醫好一位百夫長僕人的經過,此時又遇到一個令人悲傷的場景。我相信聖經如此記錄,絕非偶然。因為主耶穌要在此時此刻昭告天下,祂不僅可醫治有病快死之人,也可以叫已死之人從死裏復活,祂是掌管一切的主,生命由祂而來,生命也為祂而活。

主耶穌動了憐憫的心,此憐憫不是眼看的同情表現,更是發諸內心深處的關懷與愛顧。主耶穌進前按著抬棺的槓(與一般人怕得晦氣遠避的動作恰恰相反),對悲痛欲絕的寡母說:「不要哭!」這不是應酬語,也不是虛應故事,它有「妳的哭聲不會是長久的,就要在此時此刻打住,這將成為過去」的意義。主耶穌對死人說:「少年人(祂知道被覆蓋的屍體是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此人不僅坐起來,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活生生的交給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

這一幕轉悲為喜的情景,又是何等令人歡欣雀躍啊!

來到耶穌面前

值此母親節前夕,真心盼望全天下的母親們,無論面對家中任何大小景況、疑難困厄,請勿輕言放棄,或用激烈手段對付他人和自己,能到主耶穌面前來,由祂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在此主耶穌如何幫助這位寡母呢?

一、去拿因城。從耶穌要行走的方向,是沒有必要到此城,也無特殊需要到此地,因此,我大膽的強調,「主耶穌早就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種種,只要祂願襄助,常會單為了某一個人或事,而刻意、專程路過,給人支柱。」(聖經常有此類記載)。

二、這兩隊人馬表現出的是,有主耶穌在,一切充滿希望,生活有意義和喜樂。人常會因為失去了一些(不論是人事物),而落入絕望之境,主耶穌適時的出現,會使人轉苦為甜、化悲為喜。

三、愛我們的主耶穌是有憐憫、至愛的神。祂會主動發出憐愛之情,使人得著疼愛和溫馨的關顧。

四、主耶穌會主動干預發生在一些人身上的不幸遭遇。不論不公、不平、不善、不美……主都能使祂疼愛的兒女得助益,從中得教導、得恩典。主先要人「不要哭」,哭無濟於事,更有礙美好事的開始,所以,不要哭、先安靜,也是主常向人要求的。在主前安靜、沉著應變,就能看見主耶穌的大能隨時與大家同在。

五、主按著槓,叫它停住、靜止。這是提醒四周的人,不要繼續前往令人絕望之地,要適時配合主耶穌要大家協助的事,使他們不莽撞行事。

六、在一切大小事上均為主效勞。在配合祂所吩咐的事進行時,主耶穌的命令就容易被眾人週知,祂的聲音就容易被聽見。

得完全的幫助

主耶穌不施恩典則已,只要一發憐憫、賜恩之心,人得到的一定是完全的、徹底的幫助,而且不會留下一些後遺症,而所行的神蹟,不會讓它只達到部分果效。所以,這個少年人從坐起、說話、與母親及親友再相見等,都是環環相扣,是真實、完美無瑕的。

主耶穌給寡婦這分驚喜的福分,是要她教養兒孫,與親戚、朋友分享—神的恩典是要人為祂而活、守祂的誡命禮儀、更深認識祂,以至於代代相承、榮神益人。

願主賜福全天下的母親,都經歷到耶穌特別的慈愛、憐憫和恩典。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2929012

 回應文章

外遇小幫手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愛就是認識祂
2009/05/08 15:22
是的, 主才是我們最堅定不移的安慰著, 人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愛就是要認識這位全世界最愛我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