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04 19:33:32瀏覽574|回應0|推薦4 | ||||
早在1912年,波蘭一位生化學家發現,有些疾病如夜盲症,是因為體內缺少了某種物質,他稱這種物質為「維他命(Vitamin)」。他也發現很多食物裡含有這種維他命,可以治療這疾病。當時他用含這種被他稱為「維他命A」的食物,治療了很多患夜盲症的病人。後來他又發現,另一種維他命可以治壞血病、腳氣病等,從此「維他命」這個字才正式出現。 1916年,維他命B被發現。1917年醫生們發現鱈魚肝油(Cod Liver Oil)可避免因缺乏維他命D而引起的佝僂症。1930年諾貝爾獎得主Dr. Albert SgertGyorgyi發現了維他命C與Bioflavonoids,他是第一位在醫學界喚起大家對維他命重視的醫師,當時他就臆測,將會有更多的維他命會被發現。1932年維他命E被發現。1938年科學家發現維他命B3可避免玉蜀黍疹,1940年加拿大醫生Evan Shute與他的工作群,成功地用維他命E治療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 1948年,Dr. Fred Klemser用高劑量的維他命C治療很多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小兒痳痺、感冒等。1949年,Dr. Abram Hoffer成功地用維他命C及維他命B2治癒了精神分裂的病人。這二位醫師開啟了用維他命來治療疾病的新紀元,知道維他命除了可以避免因維他命缺乏引起的疾病外,也可以用來治療疾病。1970年,Dr. Limus Pauling發表了維他命C對感冒的治療效果,因而得了諾貝爾獎。1993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表了維他命E與心臟病攸關的重大發現。 什麼是維他命? 維他命在身體所需要的只是很微量,大約從0.0001克到0.1克,因維他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需要量。維他命可以從食物中直接攝取到。但是,有些維他命是藉著由小腸裡的細菌,分解食物中的某種成份,然後轉變成維他命,由小腸吸收。所以這種維他命不是直接存在食物裡,而是以可被小腸的細菌代謝分解的維他命先軀物,存在於食物內。 另一個例外是維他命D。它能由皮膚暴露於陽光下,而使皮膚內的維他命D先軀物經陽光的照射,而產生維他命D。 維他命如何作用? 維他命就像汽車的火星塞一樣,汽車的動力來自汽油的燃燒,但汽油沒有火星塞的點火是不能燃燒的。維他命有如火星塞,身體裡許多生理反應,需要維他命的點火作用,若沒有維他命的點火作用,這些生理反應就無法進行,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天然維他命(Natural Vitamin)和合成維他命(Sythetic Vitamin) 很多人見證,用天然維他命的效果比較好。其原因是天然維他命可能含有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附加成份,此附加成份可能會幫助這個維他命被人體吸收及加強它的功能。 比如科學家發現,天然的維他命C比合成的維他命C多了30%的有效作用。原因是當提煉食物中天然的維他命C時,總會附著一些其他叫「Bioflavonoid」的天然成份,在提煉時無法去除,因此,天然的維他命C加上這種Bioflavonoid,對身體就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能夠由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維他命是最好的。但是問題是,要從食物中攝取到發揮健康基因潛能所需的維他命量,光靠從食物中攝取,除非吃下非常多的量,否則根本不夠。比如要攝取1000毫克的維他命C,如果完全從食物攝取,可能一天要吃10-20公斤的蔬菜才夠,但若是由合成或是由食物中直接提煉出來的天然維他命補充,則能將大的劑量合在一個小小的錠劑裡面,一天一顆即可。天然的維他命或礦物質碇劑成本昂貴,因此,幾乎市面上所有的維他命健康食品都是化學合成的。合成的維他命效果比不上天然的維他命,但是對身體也沒有害。 2.每天吃幾次維他命?──最好把每天所需的量分成兩次,早晚各一次,而不要一天的量一次吃下去。 3.維他命可以放多久?──這要決定於是哪一種維他命,及是否開封?一般來說,沒有打開的維他命可維持5年及90%的效用,而開封的則以2年為期限。如果完全打開不加蓋子,則不要超過6個月。 4.要服用多少維他命?──德州大學生化教授、出名的生化學家Dr. Roger William說:「每個人的身體生化反應都不一樣,每個人生來的生理生化反應也不一樣,因此,對維他命的需要量也不同。」他表示,沒有一種固定的量是適合每個人的。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如果你只想保持身體有足夠的維他命,只要達到RDA每天建議量的1-2倍即可;但若要保護身體不易老化、不易產生退化性疾病的話,則建議吃RDA的5-100倍的量。如果已有一些退化性疾病,如關節炎、記性不好、風濕等,就要吃RDA的100倍以上。 缺乏維他命C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