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我都應該是保護兒童的好鄰居
2008/03/02 16:45:18瀏覽295|回應0|推薦6
 

 小如六歲,生活在單親家庭,家中只有她和父親,但小如的父親常因工作的關係需要加班。在沒有其他親朋好友可以協助他照顧小如的情況下,只能偶爾拜託鄰居晚上協助留意照顧,但他仍然時常在辦公室擔心小如,以致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來回穿梭、疲於奔命。
 有一天,小如的父親在家中正忙著完成一件案子,但小如莫名地不停哭鬧,讓他感到煩悶和不知所措,在時間催逼的壓力下,又沒有資源可運用,為了讓小如停止哭鬧,小如父親僅憑小時候的經驗,用責打的方式對待她。小如越不停止哭泣,小如父親出手就越來越重,造成小如受到嚴重的虐待。





 依據Abidin理論,其將親職壓力的來源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兒童的部分,包括兒童的特質、兒童與父母互動的狀況;另一個是父母的部分,包括親職角色能力、親職角色投入和憂鬱等。其意謂著父母與兒童的互動情況、父母對親職角色的勝任感、親職角色的投入程度等都會影響父母的親職壓力。
 根據上述案例,可以發現小如的父親是單親家長,為維持家庭的經濟來源,必須外出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忙於照顧小如的一切生活所需。但因小如父親周遭的資源缺乏,以致於小如父親在工作角色和親職角色負荷過重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是日積月累的,若長期沒有得到適當的紓緩,以減輕小如父親在工作上和親職上的壓力,終會有無法負擔之時,而呈現非理性的行為,或是將壓力轉移至其他人身上,小如父親即是如此的情況。
 當小如父親正處於工作繁忙且緊急時,小如的哭鬧將造成小如父親在角色扮演間無法兼顧,因此他必須找到最快速的解決方式,才能減輕兩種角色的壓力。小如父親選擇先處理他容易操控的親職角色,以打罵的管教方式對待小如,但這樣的情況只會增加小如的哭泣,而小如父親看到小如沒有停止哭泣,只會加重打罵小如的力量,惡性循環之下,常會因成人的氣憤而失去理性,造成小如嚴重的傷害,甚至可能危害生命,最後小如可能會跟邱小妹妹一樣喪失寶貴的生命,造成家庭的憾事。





 上述類似的案例是可以避免的,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協助這個家庭。尤其在類似家庭的社區民眾更可以適時扮演起好鄰居的角色,加入「保護兒童好鄰居」的行列,就能減少一件家庭悲劇的發生。因此,我們大家可以運用保護兒童3C來關懷這類的家庭:
 一、關心兒童不冷漠(Care):
 在社區當中發現兒童缺乏成人照顧,或是聽到兒童的哭泣聲時,即可以適時的關心兒童及主要照顧者,藉此讓他們感受鄰居的關懷。像小如的案例,會因鄰居的關心,讓小如父親冷靜一下,避免小如遭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二、發現問題停看聽(Contact):
 發現社區的兒童需要幫助時,可以用點時間停下腳步,傾聽家庭或兒童所遭遇到的問題,並適時觀察家庭或兒童的所處環境情形,以對家庭和兒童的問題或困難有初步的瞭解。因此,我們可以先瞭解小如家庭發生什麼事?為什麼小如會一直哭泣?初步瞭解問題的發生原因,即可進入下一個步驟。
 三、尋求資源打電話(Call):
 當知道家庭或兒童的問題或困難時,可以適時地協助打電話向縣(市)政府或社會福利機構尋求資源。如遇到小如的情況就可以撥打113通報;若遇到家庭經濟問題,可撥打1957;抑或向家扶基金會(04-22061234)、張老師專線等社會福利機構尋求協助,讓專業的社會福利機構人員協助像小如一樣的家庭。
 小如的父親是缺乏資源的支持,又長期處在高度的工作和親職壓力之下,造成虐待小如的事件發生,若我們大家能適時地關心一下、瞭解一下、打一通電話,就能讓像小如的家庭得到適時協助,才不會讓類似邱小妹妹的事件再發生。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6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