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朗寧夫人-兒童的哭泣
2008/03/02 16:16:29瀏覽471|回應0|推薦1
〈一砂一世界〉布朗寧夫人寫兒童之苦 ■南方朔

 近年來,台灣的低收家庭大增,而只要家庭收入變薄,受害最大的就是窮家庭的兒童。最近民調顯示,低收家庭有八成多無法過好年,許多家庭靠打零工維生,反而怕過年,因為過年他們即無零工可打,小孩子連吃個年夜飯都不可能,能夠有碗帶料的泡麵大概就要偷笑了。想著這些兒童,實在不忍。
 於是,我就想到大詩人布郎寧夫人(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06-1861)所寫的〈兒童的哭泣〉:
 你可曾聽見兒童的哭聲,啊我的兄弟們
  他們的悲哀難道不是已有好多年?
 他們把孑弱的頭靠著母親
  但這並不能停止淚流滿面。
 小羊兒在草地上咩咩喊叫
  雛鳥則在巢中唧唧
 小鹿在蔭涼裡玩鬧
  小花兒則被風吹著朝向西
 但這些小小孩,啊我的兄弟們
  他們正悽苦的在哭
 他們在哭而別的小孩則玩得很高興
  在我們這號稱的自由國度

 兒童說,「因為啊,我們很疲累
  已沒有精力跑跳
 當我們想起草地,只因為
  我們只想躺下睡覺。
 我們一直彎腰工作膝蓋已累得發抖
  我們匐倒在地,又想快快離開
 我們的眼皮沉重壓彎了頭
  最鮮紅的花對我們也像雪般蒼白
 因為我們整天的重擔多達好幾噸
  在那黑如煤炭的地底
 或者就是因為我們拉著大鐵輪
  在工廠裡,一圈一圈轉得不休息。」

 「因為整天輪子都嗡嗡的在轉繞
  而熱風都吹上我們的臉
 我們的心也跟著轉,頭和血則發燒
  眼中連牆壁也都在轉圈圈
 轉啊轉,高窗上的天空都讓人頭昏目眩
  轉啊轉,落在牆上的是光線也在轉
 爬在天花板上的黑蒼蠅也在轉圈圈
  全都在轉,整天,永遠沒個完。
 每一天鐵輪子都在轟轟叫
  有時候我們只好把祈禱發自內心
 啊你們這些輪子,我們像發瘋般哀告
  停下來吧,今天請安靜!」

 他們望著上蒼,臉孔蒼白而瘦骨嶙峋
  他們的容顏讓人不忍卒睹
 此情提醒你,這些無辜無邪的孩子們
  等於將眼睛望向天主
 他們問道,「還要多久,多久,啊殘忍的回家
  你管治世界能否考慮到孩子的心
 還靠著鐵蹄造成的發抖讓不平被壓下
  還邁向權柄的寶座藉著踩過平民?
 我們的血濺起,啊我們的暴君們
  及你走過來的華麗足跡每一步
 但兒童無聲的哀泣,它的深沉
  都強過大人們的憤怒!」

 布朗寧夫人以抒情詩取勝,但卻寫過如此悲憤,為兒童打抱不平的作品,如果我們知道十九世紀兒童們的慘狀,就不會對這首詩覺得驚訝了。
 十九世紀前半期,西方的資本主義初興,不但對成年工人剝削嚴重,對童工尤其苛厲,一個十二歲的童工每天工作十五小時已成常態。到了一八三○年,英國約克夏郡一個牧師歐斯特勤( Richard Oastler, 1789-1861),不但領導反對剝削童工,自己的農莊所僱童工皆規定工作不得超過十小時。到了一八三四年國會終於通過法案,禁止九歲以下童工,而九至十三歲的童工則白天工作不得超過九小時,但儘管如此,許多黑工廠仍違法故犯,十九世紀文豪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作品裡對此就有很詳盡的揭露。那個時候道路建設惡劣,每逢雨天即滿路泥濘,處處坑洞,有錢人的馬車常陷入其中,許多女童就靠一群人拖馬車過泥路,賺微薄的苦力錢維生。後來偉大的沙夫特斯柏瑞伯爵七世( Lord shaftesbury, 1801-1885)發起廣泛的兒童福利及勞工改革,到了十九世紀第四個廿五年才接近現代的標準。布朗寧女士身在那個兒童因為家貧而去做童工,倍受剝削的時代,她會產生義憤,當然不足怪了!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66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