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十年後……
2008/02/22 07:26:47瀏覽237|回應0|推薦1
二十年後……
 

現代科技的進步是不可否認的,電腦、人造智慧、機器人、遺傳工程、DNA等等,真叫人嘆為觀止,然而對筆者而言,在記憶中不能磨滅的一件往事,是在新英格蘭一間學校任教時,與波士頓大學一位生化教授在一群青年學生前辯論「創造論與進化論」,他很有把握地說:「人造生命是必然的,二十年後,實驗室裏就可以造出生命。」

記得「阿Q正傳」裏的主人翁在臨死前,就相信「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二十年後,真的可以有人造生命嗎?當時,這位教授的話,我無法贊同,但因為是未來式的口氣,也無法否定,辯論後就成了「懸案」。

兩個二十年都過去的今天,他的實驗室沒有造出一個人造生命,全世界的科學家不但未造出生命來,且連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未造出來。

由去年八月,加州聖地牙哥科學作者西塔爾(Sherry Sseterler),在聖地牙哥日報(San Diego Union Tribone)答讀者問,「為何科學家不能創造生命?」中解釋得很好,僅摘錄如下:

「在品種間互換基因已有三十年了,但創造生命仍是生物學家的聖杯(耶穌基督最後晚餐時用的杯,為教會二千年來尋找未見之寶;意為無法尋得之物)。生物學家已經可以合成病毒,病毒僅是DNA或RNA與一些蛋白質的化合物,不能算是生命;因為牠們必須要藉寄生的生物才能繁殖,而最簡單的細菌細胞有許多繁複的部門,例如:可以攝取食物、排泄廢料、重複遺傳物質、製造蛋白質、修理細胞膜等等,而要製造這些部門,從無到有是科技的挑戰。

目前在科技上的進步,可以選出可製造蛋白質的單位,也有基因藍圖等的發表論文,更有研究報導指出,可以把細菌裏的基因取除,並努力製造最基本的基因,將之置入除去基因的細胞之內,但即使成功,仍然不是真的製造生命。」因為細胞膜及許多基本基因等部門都是採取天然的產品,不是人造出來的。

二十年又二十年之後,我仍然在等候那位大言可以製造生命之化學家的結果,但我心裏深信,只有神能創造生命。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63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