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是甚麼樣子
2007/08/14 13:38:13瀏覽80|回應0|推薦0
愛是甚麼樣子

 

害羞的艾莉不知道第一次踏進她的新教室會發生甚麼事,沒想到那竟是一堂「愛」的課。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和同學一起完成這份非常有創意的作業,因著每個人生動活潑的描繪,激發他們以全新的方式來思考愛的意義。從彼此的圖畫中,他們學到:愛像一條溫暖的大毛毯;一張可以容納每個人的大桌子;一棵隨著你所愛的人愈來愈多而不斷成長的樹。於是,艾莉也畫下她心目中愛的樣子。

將「愛」畫出來

每當我看到小孩暢所欲言的表達他們對人事物的看法時,心裏就有很深的感動,他們的「人生歷練」只有短短幾年,卻是最好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科學家最需要的能力就是觀察力,觀察之後提出假設,然後驗證,蒐集證據,才提出觀點。而哲學家是愛智者,喜歡思考,喜歡問為甚麼。

當我們對孩子不甚瞭解時,孩子的這兩樣「地位」就會被忽略,甚至被打壓。書中這位老師在一開始就給我們好榜樣,如果她絮絮不休的單向灌輸,艾莉這個新同學大概很難跟同學互動,會被冷落許久,但是柯老師跟全班小孩討論「甚麼是摸不到,拿不起來,也不能測量,卻是確實存在的東西」。然後她鼓勵小朋友將「愛」畫出來,並提示「讓我們用自己的想像力來畫,幫助我們更瞭解愛的意義」。

小朋友埋首作畫後,老師請大家分享。畫花的戴西認為「愛應該很漂亮,還有明亮的色彩,會讓人覺得很快樂」;畫大毛毯的柏利覺得「愛可以裹住整個世界,很溫暖」;可麗畫了一棵樹,那些枝子都是人,樹越長大,愛的人就越多;有人認為愛是一張大桌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每個孩子畫的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體會到的愛都很獨特。雖然小朋友的畫有點拙,(顯然他們都不是美術資優班的,哈)但是經過說明,我們看到孩子是可以分辨愛和喜歡、縱容、佔有、駕馭、自私的不同。

不同的感受

最後,輪到害羞又膽怯的艾莉,當她拿起她的畫,全班悄然,而後掌聲雷動,老師讓艾莉將她的畫貼在榮譽榜上,讀到這裏,讀者真是吊足了胃口,前面提到的畫都已經那麼傳神有趣了,還有甚麼畫能超越之前所有的畫呢?更何況艾莉沒有多做口頭說明。翻到最後一頁,三個矗立的十字架出現在眼前,除了驚歎和長吁,你還能怎樣呢?

愛真的是很難描寫,我一向視畫圖如畏途,畫甚麼不像甚麼。但是如果你是這個班上的小孩,當老師引導同學畫出「愛」時,你會畫甚麼呢?如果這位老師規定大家畫些具象的東西,大家能做的只是比較誰畫得像,但是老師出了個難題,邀請(或說挑戰)小朋友畫的是大家都體驗過,卻都會有不同領悟的抽象感受。如果孩子體驗的是自私的愛,他可能畫出「別人給我東西、別人聽我差遣」這樣的圖,如果體驗的是狹窄的愛,他可能會畫下「爸媽只聽我一個人的」。

十字架的愛

藉著分享,每張圖都是獨特的,就如每個繪者都是獨特的。而且,分享過後,所有的人都會擴張自己對愛的領受,學習更切實的愛人和被愛。那三個高聳雲天的十字架也提醒我們,真正的愛是從神而來的,因為神就是愛,神為了愛而創造人類,雖然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活得不像人樣,但是上帝還是不放棄,差了愛子耶穌基督來這個世界,為我們生、為我們死、而且為我們復活,讓我們與神和好,重新建立關係,回應我們在世的目的。雖然在世上有苦難,卻在祂裏面有平安。

認識十字架的愛,一生才不虛度。◆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5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