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與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昨天共同主持博鰲圓桌會議,會後中共商務部片面發出新聞稿,提及「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盡快建立溝通協商平台,讓蕭萬長非常錯愕。隨後短短幾小時內,中共官方新華社正式發稿,拿掉「一中」字句,商務部也在官網中修改新聞稿,「一中」不見了。
以往中共言必稱「一中」,博鰲論壇卻出現如此微妙的變化,中共刻意營造兩岸氣氛,避免觸碰最敏感的主權爭議,十分耐人尋味。
商務部最初的新聞稿指出,雙方發展兩岸經貿有四點共識,最關鍵的是第四點,即「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
對於新聞稿的說法,蕭萬長相當錯愕,他指出,這不是圓桌會議結論,且新聞稿沒有經過台灣代表團,他強調,圓桌會議全程開放,現場媒體都可以作證。
中共國台辦知道情況後,表示完全不知道商務部何以發出此新聞稿,馬上強調一切以新華社為準。稍後,新華社發稿已不見「一個中國原則」字眼。
接著,商務部官網的新聞稿也調整,「一個中國原則」不提了,只剩下「盡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
原始版的新聞稿不僅令蕭萬長意外,也讓全程聆聽的台灣媒體議論紛紛,甚至有不同解讀和揣測。據了解,此份新聞稿早在圓桌會議前即準備好,商務部新聞官依據中共傳統官方新聞稿方式寫作,以為採用最保守詞彙,就不會出錯,誰知落後於最新對台形勢,和中央調子不合,連新華社都不採用他們的新聞稿。
圓桌會議其餘三項共識:更加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對兩岸有利,是大勢所趨;在當前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有利條件下,兩岸之間更應攜手合作,共謀發展;實現三通和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當務之急。
新任不久的商務部長陳德銘為人謹慎,今年三月在人大、政協兩會,他談及兩岸經貿關係,必定不會漏掉「一個中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