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術治手汗,汗從臀部流。
2008/05/22 09:34:09瀏覽665|回應0|推薦18

手術治手汗汗從臀部流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08.05.1902:03am
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後若產生代償性流汗,汗水會從意想不到的部位冒出來,連臀部都可能流汗,有人因此不願意面對社會,同為「受害者」的北市議員李新組成協會,期望為病友爭取權益。

交感神經切除或燒灼術曾紅極一時,主要用來治療手汗症,台灣在一九七○年左右引進,由於狐臭與腋下多汗相關,醫界也宣傳可改善狐臭。但手術推廣數年後,不少人發現手術後產生代償性出汗,有人很困擾,甚至想自殺。

根據衛生署二○○五年調查研究,百分之五十六受術者表示,若能重新選擇,不願再接受交感神經切除手術。今年初受害者成立「多汗症交感神經手術受害者協會」,由李新擔任理事長,希望能推動禁止手術,因為儘管衛生署規定要事先審查,但仍有病人在未獲得完整資訊下動手術,協會也計畫籌募基金去推展交感神經重建手術,希望能為受害者爭取權益。

李新是因為頭部多汗症而動手術,他自嘲當年是頭部頻冒汗的「蒸籠頭」,術後變成了全身不停流汗的「落湯雞」,每天得準備好幾套衣服方便替換。撰寫「受害者日誌」的部落客楊禮禎把自己張背部都是汗珠的照片貼上網,不知情的人以為是潑了一大盆水上去,其實這不過是她走幾步路的「成果」。

楊禮禎說,常人覺得很舒服的溫度,他們就可能汗流浹背,她的衣櫃裡幾乎都是黑色的排汗衣,因為這樣看不出她濕透的上半身,她說自己還算好的,因為有些人屁股流汗,坐一會褲子就濕透了。

李新說,許多受害者不願意站出來,也有心理障礙,過去還有受害者自殺成功,他說他一開始也花了很多力氣調適、跟自己對抗,以前參加公開活動都希望能趕快離開。協會希望能從大家走過來的經驗為基礎,在心理上、就業與社會參與方面協助受害者,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馬偕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丞圭說明,過去的確有醫師並未告知患者可能的後遺症或輕描淡寫,不過現在規範嚴格並限制未成年手術,動手術的人已大幅下降。他說,代償性出汗是一定會有的後遺症,只是每個人狀況不同,但手術前無法預測,且病人也無法想像嚴重性,因此醫師應善盡告知責任,勸病人深思熟慮。

手汗與多汗症手術家族http://tw.club.yahoo.com/clubs/ETS-Forum

現在我還是會遇到很多人跟我說

"手汗症開刀就好了"的錯誤觀念

開刀不會根治

而是會造成更多不適的後遺症

快快把錯誤的觀念矯正過來吧

不希望有人在受騙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yut9317450&aid=189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