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8 00:03:04瀏覽790|回應0|推薦0 | |
引用文章98年雲林文化藝獎頒獎典禮暨頒發特別貢獻獎(吳念真要來了喔~)
新詩類首獎新詩類首獎張日郡,作品/雲林蝶誌 1985年9月生雲林,現住在紫斑蝶路過的林內。 評審評語》 其作品以蝴蝶、北港媽祖的相關意象,結合了祖母、母親、父親等記憶的書寫,鋪成在雲林的一個家族的生活情況,並把雲林地區的常民生活寫入其中,最後寫到近期的八八水災的情況,雖然分成三個段落,但每個段落的意象是聯貫性,整篇文字淺白、意象清新,詩中以蝶自喻遊子返鄉,又將全詩做聯貫,技巧高超,是一篇完整作品。 散文類首獎 沈文台,作品/母親的手 2007年8月下旬,文化局孫局長突然來電邀約見面,囑我參加文學獎項競賽。事出突然,又不敢不從,隨即倉促以「山河海」為題,寫成敘述詩作送件參加,意外獲得佳作。去年6月間,海巡署第13海巡隊,邀請國人稱為「烏腳病之父」的王金河醫師,在台大雲林分院舉行烏腳病研討會。二十多年前,我即曾為此一邪門怪病,多次跑到台南北門地區進行採訪,和醫師、病患及家屬多所接觸。這場研討會,觸動我撰寫「失足50年──雲嘉南沿海地區烏腳病歲月」的心緒。這篇作品,也獲得報導文學獎的佳作。 舉這幾件事情為例,一則用以印證陳益源教授所說的「預言」,文學獎競賽的確一年比一年激烈;二則殷殷期勉自己,除非寫出更好的作品,否則永遠拿不到好成績。 今年文學獎,再度以散文〈母親的手〉和新詩〈秋風依舊敘說〉參賽,僥倖獲得散文首獎與新詩佳作。這幾年連續參加競逐之後,讓我更深刻體會到文學創作不易,不論任何類項題材,唯有在平實中力求真美,字裡行間才能充滿真摯情感。越是能夠讓自己感動的作品,最終才有可能感動他人。 美術類 傳統美術類首獎 陳文立,作品/SICK 個人簡介》1985年生雲林褒忠人 評審評語》以傳統水墨素材表現入世的思維,直接反映人在肉身遭受痛苦生病時,也同時影響人的思維與情緒。全畫節奏律動甚佳,筆墨揮灑大氣、不拘泥於古法用筆,頗具現代水墨之象。 西洋美術類首獎 王毓麒,作品/夢壇私旅 個人簡介》 1974年生。 評審評語》表達主觀想法,技法能表達夢境想法,紅線和鑰匙的象徵,強烈傳達作者意念。其象拼貼之構圖具象與材質之呼應,成功發揮油畫材料之特質。 雕塑工藝多元媒材類首獎 李凌瑋,作品/ji3不研究 生於台北。 評審評語》「ji3不研究」脫穎而出,顯現在多元媒材的類別裡,評審們所重視的是「觀念性」、「殊異性」、「個人意念表達之強烈」的特質。雖然形式上是以「數位影像」結合「視覺設計」,然而作者巧妙運用數位符號的「ji3=我」成為隱性的我,充份表達新世代面對生活現實的語彙,影像之捕捉與詩意文字成為豐富之意象,可謂藝術之新思維。 表演類 音樂類首獎李佩佳,曲目/長城隨想民國個人簡介》66年生 評審評語》演奏具專業水準,對音樂傳承推廣具有熱忱,亦有具體貢獻。 舞蹈戲劇類首獎 鄭素女,作品/城市中的微光 個人簡介》1965年生雲林虎尾人 評審評語》 1.積極參與各種舞蹈比賽,與推廣舞蹈藝術活動,自我提昇,多參與各項研討會。 2.以三種不同年齡的女性的心路歷程編舞的創意極佳。 3.作品刻畫細膩,道具運用靈活。 資料來源http://www.yunlin.gov.tw/newskm/index-1.asp?m1=6&m2=45&id=200911070006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