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4 16:02:19瀏覽1861|回應0|推薦5 | |
* * 中華民國「幼年兵」之十二 ~還歷史真相-評民國卅九年幼年兵連槍榴彈示範意外 陳宗嶽 民國卅九年五月四日,「幼年兵連」曾發生一樁「槍榴彈示範意外」,造成十餘名官生的死傷,對於這場意外,段彩華先生在「我當幼年兵」這本書中,有如下的描述: * * 天氣漸漸炎熱,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在這個營裡,震動了整個的營區。這件事經過幾十年,仍在很多人的心靈裡留下陰影,仍在一些人的身體裡留下傷痕。 那一天,五月四日-永難磨滅的那一天,正輪到我當採買,陪著伙食委員和伙伕頭到街上買菜,沒有參加出操打野外。 擔任採買,是很輕鬆的事。大約九點鐘前後,就可把蔬菜和肉類買好,回到伙房裡,再當監廚,看著伙伕們洗好切好,在豬油煉滾以後,吱吱啦啦一陣響,菜全倒下鍋,就沒事了。有很多空餘的時間,轉一轉,遛一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中午十一點四十分光景,飯菜統統做好,由伙伕們用籮筐和桶子,挑到開飯的場子上。飯,裝在大籮筐中,上面蓋著一塊白布。菜,裝在桶子裡,周圍擺好菜缽子,碗筷和勺子也都準備就緒,單等隊伍回來,好打菜開飯。 那一天中午,一切都準備妥當,伙伕們站在太陽下面等,曬得頭上冒油淌汗,就是不見隊伍回來。 開飯號已經吹過,放眼望去,別的團和別的營裡,早已坐成一簇一簇,正在吃飯。 按照一般習慣,隊伍收操或打野外回來,多半在十一點五十分。稍微休息一會兒,便坐到開飯場上來,準備吃飯了。 我們等待很久,正感到焦躁,忽然看見四、五個班長和大兵,從大營門外跑進來。他們奔到那些正在吃飯的連隊上,指手劃腳的講些什麼。立即有很多人放下碗筷,急急匆匆向大營門外跑去。 我們知道有不好的情況發生,伙伕頭和我跑過去,攔住一個兵大聲問:「出了什麼事?」 「槍榴彈爆炸了!」那個兵說:「炸死很多人,受傷的更多。你們幼年兵連上死傷最慘重!很多沒受傷的弟兄正在搶救,我們是回來喊人救援的。」他一面說,一面催促別的人:「快點,快點,在三九九高地上!」 有三、四個連的大兵停止吃飯,快速的跑去救人。整整的忙了兩、三個小時,才把受傷的送進高雄第二總醫院。那些炸死的,都抬進太平間,登記過名字,再送進火葬場。 幼年兵連裡,被炸死的有六個,我只記得有一位叫毛福星,其餘的五個名字統統忘記了。受傷的人裡有周志林、劉樹銀、邵仲元、李兆恩等四十八人。還有那些叫什麼,也都隨著歲月淡忘了。我只記得,那是一件極慘痛的事。 據我當天聽說也相信,如同我親自在現場見到一樣,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那天「教導總隊第一團第三營」全營弟兄出去打野外,課目中本來沒有「槍榴彈實彈射擊」這一項,是臨出發以前,營長陶松盛少校忽然腦筋一動,新加這一個課目,並且指定由「幼年兵連」陳德榮連長講解,並射擊給四、五百位官兵看,以增加大家的經驗,用意本來是好的。 到了十一點二十分,預定的課目都操作完了,全營集合在一起,站成講話隊形。由於小兵們比較好奇,一陣亂擠,第四班本來是站在前邊,卻被第五班和第六班的人擠到後面。別的排也有不守秩序的小兵,想看得更清楚一些,紛紛朝前邊擠。 等隊伍都站穩了,陳連長拿著三零步槍,槍管上裝好那枚槍榴彈,講解完畢,舉起槍來,對準要發射的方向,用手一扣扳機,砰的一聲,子彈射出槍口,擊中槍榴彈的屁股門。按照正常的程式,槍榴彈經過撞擊,會長嘯一聲脫離槍管,飛向預定的目標。偏偏那枚搶榴彈沒有飛出去,就在槍管上冒煙了。陳連長觸覺很靈敏,在緊張的一剎那,把那桿槍連槍榴彈用力一扔,自己快速的向旁邊趴倒,接著聽見轟的一聲巨響,等他再爬起來時,煙霧還在瀰漫,很多小兵和大兵倒在地上呻吟喊叫,附近血肉橫飛,還有一些人嚇得亂跑,另有一些人怔怔的站著。 那些沒受傷的人,都是現場的目擊者,等到神智清醒過來,慌忙的搶救附近的傷兵。幾個有經驗的軍官,大聲的指揮,到最近的村莊裡找門板當擔架,攔車的攔車,把那些受傷的人火速的送往醫院裡。 事後檢討起來,責任絕不在陳德榮連長,他在緊急當中,把槍一扔,自己首先臥倒,出於人類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換上任何人都會那樣做。在第一時間裡抱住炸彈,炸死自己,那是宗教家宣傳的神話。 首先要負責的,是我們國家管軍火的階層。那些槍榴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援助我們的軍火中,剩下來的一部分。經過那麼多年,其中很多早已過了時效。若是在美國,早已申請報廢,或者計畫一次軍事演習,用掉算了,消帳了事。而我們國家,還把這些失去時效的彈藥,當作寶貝似的保存起來,留待反攻的戰場上使用。那一天正是五月天,南部的太陽火毒毒的熱,裝在槍口上的槍榴彈沒射出去就冒煙爆炸了,這是科學落後的國家,經常發生也容易發生的慘劇。 經過上級派人調查,又經過軍法審判,陳德榮被判處革職處分,幹了好多年才升到上尉,就這樣被撤職了,在那個年頭,這種判決還算是輕的。 最可愛的一位受重傷的小兵,就是周志林,有一塊彈片鑽入他的肝臟裡,醫院裡沒有法子取出來,那塊彈片就留在肝中,陪伴他度過終生。後來,經過很多年,在他結婚時,他邀請的主婚人就是陳德榮。那一次婚禮,就證明我說的不錯,陳德榮先生是無罪的,也沒有責任。 另一位在現場的熊德銓先生則有這樣的回憶: 最早成立的幼年兵連,在大貝湖(現在的澄清湖)旁的三九九高地,參觀「教導總隊第一團第三營」舉行的槍榴彈實彈射擊訓練,幼年兵因為身材矮小,被優待安排蹲在講話隊形的最前排蹲着。 槍榴彈實彈射擊示範,由該總隊三營第九連連長林華南與第十一連幼年兵連連長陳德榮担綱,先講解再示範操作,但是很不幸的,不知是特種子彈出了問題,還是其他原因,槍榴彈居然未能發射出去,就直接在槍口發生爆炸,破片四射造成了林華南連長和幼年兵黄家駿、毛福星等當場死亡,陳德榮連長和周志林、劉樹銀、邵仲元、李兆恩等十餘名幼年兵受到輕、重傷。 可以確認這次意外是因為「槍榴彈在槍口爆炸」釀成的,但是責任該歸屬誰? * * 今年二月十九日,偶然看到旅美槍械專家段宗堯先生新發表的「美軍槍榴彈發射器」一文(http://blog.udn.com/TUANPETERSON/4905339),文中詳述:美軍一九四三年發交部隊使用的M7槍榴彈發射器,係加裝在M1 GRAND 步槍上,是一種管狀的裝置,一端套住槍口並鎖在刺刀座上固定,另一端則可插入槍榴彈,發射時必須以空包彈發射,因空包彈之威力小而槍榴彈較重,故槍榴彈須以拋物線飛行,少肩射,須架在地面如迫擊炮之方式射擊。 由於槍榴彈以子彈瓦斯推動,而可發射較重且威力更大之榴彈(一般手榴彈如MK2之殺傷半徑僅有5.5公尺,而槍榴的殺傷半徑可擴大到10公尺),並且除了手榴彈原有的人員殺傷彈及煙幕彈外,還增加了反裝甲彈,並將射程從手榴彈的30公尺延伸到350公尺,大大的增加了單兵的火力。 只是必須以特殊的高威力空包彈(M3)發射,且一但加裝了M7槍榴彈發射器後,步槍即失去半自動的功能,必須以手動退殼,降低了步槍的火力。 民國三十四年七月,美軍研發出新的改良型M7A1槍榴彈發射器,加裝了附有彈簧的活塞,在發射槍榴彈後步槍即可回復到半自動功能,同時減低後座力而減少對步槍的損傷。 由於M7A1在使用時有時會卡住而無法取下,或造成瓦斯鋼管鎖破裂,而這兩個問題都會造成步槍無法使用,必須由軍械士以特殊工具來維修,對使用者造成極大的危險及不便。美軍因而在一九五一年七月推出M7A2槍榴彈發射器,將附有彈簧的活塞的彈簧更換為彈力更強的彈簧,並更換了重新設計的槍榴彈固定彈簧。 由於槍榴彈發射器有一、操作程序太複雜(1、安裝槍榴彈發射器;2、退下實彈;3、裝入空包彈;4、發射完後再裝上實彈),二、危險(若未使用空包彈而以實彈發射槍榴彈導致步槍膛炸,除會造成使用者傷亡,也會損壞步槍),三、火力不夠強大,四、準確度不夠等重大缺點,美軍遂在一九六0年採用由SPRINGFIELD ARMORY 研發出的M79新型槍榴彈發射器,把原本附加在步槍上的槍榴彈發射器改變成單獨的發射器,並在隔年正式撥交給美軍使用。 從這段「美軍槍榴彈發射器」的發展史來看,民國三十九年五月四日,在高雄大貝湖三九九高地示範槍榴彈實彈射擊科目時,所使用的「槍榴彈發射器」,不外是M7或M7A1槍榴彈發射器,此一型的槍榴彈發射器本身就有設計上的瑕疵,偶而會出意外也不意外;只是當時的訊息不足,沒有做好意外的防範,才會導致這麼大的傷亡。 如今檢討起來,不論是對負責示範的陳德榮連長,意外死亡的林華南連長暨十餘名傷亡的幼年兵,都是無妄之災,都是受害者,該怪的應該是此一「M7A1槍榴彈發射器」的設計瑕疵與資訊不足,特此說明,也算是代歷史還給當事人公道。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