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4 22:28:47瀏覽1227|回應2|推薦4 | |
北京大學校園內的百年講堂每天都相當熱鬧,三個以上的演講廳,最大可以容納1500人以上,提供在校師生精神糧食,白天提供不同的演講,晚上則為最新的電影、音樂會、戲曲、話劇等等演出,只要持學生證價格相當便宜(如電影票僅人民幣10元,相當台幣50元)。
二個月前看到《蔣公的面子》話劇的演出吸引了我個目光,我決定買票一看,對於我這個(舊)中國國民黨黨員和中華民國備役海軍上校的身份在北京大學看大陸(中國共產黨環境下)敘述過去蔣公的故事,必定相當有趣。
今天晚上親眼所見,對於此劇「以古諷今」,每每言語到位時,觀眾(多為在校師生)給予熱烈回應,真的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簡 介 《蔣公的面子》,南京大學文學院為紀念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所創作的學生話劇作品,劇本作者溫方伊(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2009年的大學生),導演呂效平是南京大學教授。其以南京大學校史為題材,論述1943年蔣介石兼任南京大學(時稱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時,邀請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實,形象地揭示了知識份子面對強權時的複雜心態。
《蔣公的面子》於2012年5月南京大學百十年校慶期間在南京大學大禮堂首演,反響強烈,校內連續演出30餘場,2012年12月啟動社會公演,2013年開啟全國巡演。2013年4月入圍現代戲劇2013年度獎。
《蔣公的面子》創作靈感來自流傳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則軼事:1943年蔣介石初任南京大學(時稱中央大學,因抗戰內遷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建國後更名南京大學)校長,邀請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時任道、卞從周)共進年夜飯,這使教授們非常為難,三人中,有人痛恨蔣之獨裁,卻又因戰亂之時藏書難保需要蔣的説明;有人潛心學問不談國事,卻好美食,聽聞席上會有難得的好菜便難抑激動;有人支持政府願赴宴,卻又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兩人下水。為此他們爭吵了一個下午:給不給蔣公這個面子呢。二十多年後的文革中,他們必須交代是否接受蔣宴請了,三人再次見面談論當年到底去沒去赴宴,誠惶誠恐地回憶往事,真相難覓,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劇情概要 話劇從文革時的牛棚開場,三位被打成牛鬼蛇神、學術反動權威的教授,為洗刷自身歷史問題,回憶起1943年時,三人在重慶茶館討論是否應蔣介石邀宴的情境;戲裡三位教授個性鮮明,各有弱點。
一身西裝打扮的時任道教授,思想進步、潔身自好,追求民主自由和學術獨立,絕不與獨裁者同流合污,卻因抗日導致珍貴藏書留在桂林,想藉赴宴望老蔣協助,又開不了口,遂佈局想慫恿有人當說客。
長袍馬掛的夏小山教授是中立派,好美食且對蔣與政治無興趣,只是為了火腿燒豆腐而想赴宴,然因曾在學生面前說了不承認蔣中正的校長地位,不好答應;在美食與面子間抉擇,只好推說只要請柬署名,由校長改為蔣院長或蔣委員長,他就欣然赴宴,找臺階下。
卞從周教授則長期與體制合作,中山裝打扮,不支持學生上街遊行,又給黨報《中央日報》撰稿,內心想去,可被兩位教授同僚喝斥是諂媚之舉,為了面子,就擺出不赴宴的姿態。
整出話劇場景簡單,兩個多小時的劇情,圍繞著三名教授各自辯論該不該給蔣介石“面子”,讓觀眾進入“蔣公面子”與“文人面子”的價值思辯;對話亦借古諷今,像政府在學生遊行後方有作為的辯論,戲裡的卞從周說:“無所作為,總比為所欲為強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9853.htm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