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26 10:07:50瀏覽570|回應2|推薦8 | |
由共諜遭撤換 到無的不起訴 依據2015年2月11日媒體的報導:檢方偵辦曾經調閱陸委會相關資料與監聽譯文勾稽比對,發現張顯耀揭露的訊息,有些無法確定是否存在、有些語意不明,無法與具體事件聯結,或是相關對話內容並無具體文件存在;部分談話內容僅涉事務性行程安排,而非談判的實質內容,或者是假設性問題的利弊得失討論,都無法認定是機密事項;且助理陳宏義和司機李其政,兩人是執行事務人員,幫忙撰擬報告、繕打草稿,目的是完成工作任務,未發現相關報告外流,根本無從認定張有洩漏或交付國防以外之機密犯意;更特別的是監聽時間長達五年,但前國安局長蔡得勝及兩任國安會前秘書長袁健生、胡為真等人,都表示未發現張顯耀與大陸往來有異常現象,由於查無具體證據,檢方偵查後不起訴。 回顧該案歷史過程,2014年8月16日陸委會對外公開宣布,副主委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請辭獲准;但是張顯耀在隔日隨即發出聲明:「係8月14日被長官(王郁琦)告知辭去職務,在職期間盡忠職守,身為總統任命之特任官,國家需要我時全力以赴,長官不需要我時,也坦然接受」;陸委會當晩緊急回應,指張顯耀因工作上有些疑點有待釐清,必須調離現職接受調查;調查局隨即以「外患罪」或「洩密國防以外機密罪」之罪嫌移送法辦,直指張顯耀可能為「共諜」;不過,卻被高檢署在第一時間以證據不足予以退回;此外,亦有傳言當時要求辭去職務時,許諾將會派任國營企業董事長;對此在撲朔迷離情況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亦回應表示:「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由此過程觀察就可知這其中充滿許多不為人知的端倪。 去年8月事發之際,各類眾多評析批判紛論擾各異,周內亦有關心兩岸事務者詢問個人的看法,個人的觀察亦與眾家見解略有不同:「此似乎存在濃厚的美國色彩」。以張顯耀所具備國安和立委的背景,斷不可能不知道國安單位監控關注的方式和程序,因此其擔任陸委會首席府主委行事必然格外小心;近年來大多數人關注衍生的共諜事件,但鮮少人會關注也存在美國CIA在台的布建(亦可稱之為美諜)。 最可能的情況或許是張顯耀接受了馬總統直接口頭授命積極進行兩岸某種專案業務(如促成馬習會),但這的動作卻觸動了美國的紅線,因此美方將所偵蒐的資訊輾轉交給了台灣國安高層(或許是金溥聰),亦在起煞車勒止作用;在上報馬英九之後,馬自然啞口無言,依其性格只能默認且不作任何表態;因此由王郁琦來開刀;張顯耀在獲告知以自行離職自然驚訝,但基於銜命做事無愧於心,卻又因此要斷送政治生涯,自然心有不甘;因此這場轉為共諜的鬧劇戲碼就連上場。 媒體轉述所指出的,該案「其實只是來自台商的口頭訊息,沒有白紙黑字的檢舉函」,其實這僅是蒙人耳目的障眼之術。由2014年11月6日國安局長李翔宙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指出:「他不便評論來源,此案是從其他人士所建的案,然後衍生出來的,情資來源就是國外」;以及監聽長達五年,前國安局長蔡得勝及兩任國安會前秘書長袁健生、胡為真等人,都表示未發現有異常現象,來研判均可間接證明檢舉資料可能來自美方。 張顯耀指出是金溥聰強迫王郁琦將自己免職之說應是正確的,然在金溥聰以健康為由辭去國安會秘書長之後,該案情結果以不起訴揭曉,自然王郁琦必須負責下台。這一齣以張顯耀疑似共諜罪名撤職,最終卻形成無的放矢北檢不起訴的結果,顯然是「由外力介入轉形成自家人殺自家人內鬥鬧劇」的典型,也顯示當今執政者在兩岸事務上的無能;不過這也可以證明,台灣不論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執政,都存在美國政治上掌控或干預的影子。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50226/bkntw-20150226000515547-0226_04411_001.html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