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陸戰隊的裁併
2014/05/03 15:06:23瀏覽1872|回應0|推薦6

我看陸戰隊的裁併

備役海軍中將 蘭寧利

201453 13:21

上個月在華盛頓有20位包括一位前美軍陸戰隊司令和一位前美軍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戰區的陸、海、空軍作戰)的總司令,聯名呼籲國會關注美國的兩棲作戰能力,置重點在美國海軍繼LPD-17型兩棲運輸船塢之後的下一代兩棲艦艇發展;同樣議題美軍現任陸戰隊司令上個月在國會作證時,也是將重點放在美海軍下一代的兩棲兵力上。問題很簡單陸戰隊的前途跟海軍的兩棲作戰能力是息息相關而不能單獨討論的。而一個國家的兩棲作戰能力,或者是「由海至陸」的能力與兵力,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種能」,就好像跑、跳之於人類,一個人不可能沒有跑、跳的能力吧。 

這些日子以來很多前海軍陸戰隊的「老同志」站出來在臉書上反對陸戰隊的裁併,我非常感動,因為我是民國52年在龍泉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第五連入伍的。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像美國一樣有二十個退役將領出面,我們沒有人願意在媒體上公開反駁政策,我們沒有像美國國會那樣專業而且鍥而不捨國會議員出面舉辦公聽會,直到程嘉文的大作刊出。

我國雖四面環海,但國防政策久為陸軍所掌控,他們選擇的是緊縮戰略縱深,減少外島守軍,一個純被動的防衛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沿國土一線防衛。第二次大戰的歷史告訴我們,海島防衛作戰,無論兵力多少,無論是一線防禦或是後退機動防禦,結果都是一樣,維持時間長短而已。一個有不屈決心的防衛者,絕不會採取這種完全被動、只剩還手的對策,而是採取寓攻擊於防禦之中的主動式防禦。必須以大、小不等規模的襲擾,困擾對方迫使對方處處設防,處處薄弱。二戰時期,英國北起挪威南至法國頻頻對歐洲大陸發起大小不同的突擊,最著名的是運用一艘舊驅逐艦衝進法國聖那澤爾港,直接插在塢門上將其爆破,迫使德軍大型作戰艦必須北上回德整修。這種突擊並非大規模的正規兩棲作戰,其規模或排級或更小的人數,美軍的潛艦至今仍將載運這種突擊兵力視作制式任務。這種由海至陸的任務就是陸戰隊本能的任務,貴在與海軍長期培養的作戰默契。此外,海軍即使執行南海人道援/救助,也需要陸戰隊隨行。將陸戰隊減半再部署澎湖,根本就是將其當作一般地面部隊使用。

更何況我們還擁有遠海的外、離島。外島對陸軍而言駐軍是進退兩難的「海上遊兵」,但對海空軍而言,偵測與監視距離因為有外島所以能前推了150浬,此戰略意義極大。讓陸戰隊成為一隻純地面部隊,棄外離島之應援於不顧,難道要棄遠海外、離島於不顧而拱手讓人?那豈不是連慈禧太后都不如,當年滿清尚敢與 日一戰,但力不如人,先有陸軍敗於平壤,後有海軍敗於黃海,不得已之下方割讓台灣。那麼今天是從根本就不想一戰?否則裁撤陸戰隊有道理嗎?

讓陸戰隊戍守澎湖說穿了就是為了替陸軍保住已虛有其表的南部「軍團」,一個中將和數以百計幕僚的私心而已,哪裡是為了防衛作戰。如果真的是為了台灣防衛作戰,保留陸戰隊仍部署南部,進可結合海軍執行「主動式防禦」、外島應援及人道援/救助;退可以左、高、壽山要塞陣地為核心固守南部。此作戰效益絕對優於將陸戰隊減半,再發配澎湖。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8%98%AD%E5%AF%A7%E5%88%A9/%E6%88%91%E7%9C%8B%E9%99%B8%E6%88%B0%E9%9A%8A%E7%9A%84%E8%A3%81%E4%BD%B5/298559226973205?fref=nf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twjp7&aid=13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