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文轉載】社論─無國家戰略 故無國防政策
2013/12/19 09:05:24瀏覽673|回應3|推薦2

社論無國家戰略 故無國防政策

最近有兩件事,透露出台灣國防安全的嚴重警訊。國防部長嚴明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根據歷年募兵成績與現有志願役人員數量判斷,全志願役國軍的實際人數很難突破十五萬,人力缺口至少四萬。而馬總統前一天在國民黨中山會報則認為,「戰力不是比人數」,各國一樣,這是必經過程。前者是果,後者是因,我們認為:身為國家元首兼三軍統帥卻缺乏國家戰略,已造成這個國家的最大危機。

國家戰略,是上位概念,從而產生國防安全、經濟安全等各項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政策。政府的首腦部門無法戰略指導,官僚體系即不知任務導向,全體國人必然疑懼當局要把大家帶到哪裡去?今天,台灣的國防空洞化,經濟掏空難振,國民失去信心,歸根結柢,都出在同一個問題點上。

「戰力不是比人數」這句話,不是三軍統帥可以講的話。因為,聞者必詢:那要比什麼?這所要比的項目,台灣是否已經建構?是否持續保持優勢?同時,甚麼是台灣軍力的最適人數?目前是否達成?若仍未達成,解決方案在哪裡?如果這些基本問題,總統腦袋一片空白,只是以「不是比人數」來辯解募兵政策失敗,搪塞主政責任,這不正是克勞塞維茲所指的:「戰爭的罪人是弱者。」那麼,國民與國家豈不危殆?

有了國家戰略,才有擬具國防政策的基礎,首先必須界定的是:誰是敵人?是中國解放軍?或者太平島周邊菲律賓、越南也要納入?這牽涉建軍目標,以及國防部的任務。若是前者,就要阻卻共軍跨海;若後者也要兼顧,則海軍與空軍的建軍都要具備對南海的投射能力,必然也要將護漁納入平常業務。當前,顯然敵人不明。

眾所周知,募兵制不是國防部根據專業評估提報的政策建議,是馬英九基於選舉考量所交辦的政見,基於今天的國家財政、現實環境、軍人形象,之所以無法執行,毫不意外。這時,有擔當的總統不但要面對問題,而且要迅速透過國安會召開高層會議,提出對策。國安會的失職,有本身諮詢能量不足,也出於馬英九將國安會首長當作私人顧問;未來,若駐美代表金溥聰真返國主持國安會,這是提升國家安全的專業能力?或是出於佔位、掌權?國人必有公評。

站在全民必須關注國防的立場,輿論仍要強力督促政府立即以最積極的態度,依據現有財力與人力,將政策的優先順位完成列舉,逐一執行。若以中國為假想敵,台灣防衛固守有四個階段,一是使解放軍在對岸無法完成集結,二是防範解放軍渡海,三是反登陸,四才是陸上作戰。前兩者屬於電子戰場,相關設備與人員訓練必須到位,才能掌握戰場;同時,防空飛彈的發展與飛彈快艇的佈建是否充備,攸關能否成功阻止解放軍自空中、海上渡海。以台灣的條件,透過國內研發,建立國防自主工業,具有雙重效益,政府的作為與進度在哪裡?

至於第三階段的反登陸,多位軍方將領私下證實,解放軍目前並不具備登陸能力,因此陸上作戰所需的裝甲部隊與步兵等機動部隊的數量,即可做出精準估算。以解放軍五:一的比例,若傷亡慘重、作戰時間過長,導致成功率不高,都會影響中國的開戰決定,此即所謂備戰才能止戰,為和平創造更厚實的條件。換句話說,事在人為,絕不該是現在的擺爛態度。

退一萬步思考,馬英九如果連阿斗的尊重與放權都不如,國防部長嚴明、參謀總長高廣圻無論如何也都有責任要當好現代諸葛亮,拿出輔國佐國的績效,否則台灣人民以民脂民膏養軍備戰所為何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9/today-s1.htm?Slots=All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ptwjp7&aid=10008379

 回應文章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22 00:12
說共軍目前無登陸(台灣)能力的人簡直是把頭埋進沙裡的鴕鳥! 此文中沒有指出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認為如共軍決定攻台,不是贏不贏的問題,而是要多久(日)的問題,如果不認清此一事實,等於是白花功夫! 今日的立體戰,第一步是以海空及導彈一舉摧毀雷達偵測及指揮中心,把首斬了,下一步才是登陸,空降。 有效的防禦是把防禦圈延伸到海峽之後的大陸,做得到嗎? 如果美國願意支援只能是海空的,但是大陸以取得制空權,美國如何支援得了? 如果美國願用核武,那麼玉石具毀,甚麼都不用談了。

小子心 —— 四平圓無限,方寸環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3/12/19 17:24

「戰力不是比人數」這句話聽著也沒什麽大錯。當然若以正面的陳述:「軍力是比人數,比裝備;但是真正的“實力與戰力”則是比意志與信念!」則可能會更勝一籌。

四十年前國軍有所謂五大信念:『領袖、主義、國家、責任、榮譽』,而且當時全國軍公教都是奉“領袖”為唯一最高領導——所以在那個年代,軍隊還算團結意志,是蠻有戰力的!

待老蔣、小蔣前後過世至今,原來的“五大”也改成了“三大信念”:去掉了領袖、主義,僅保留『國家、責任、榮譽』——其實嚴格地說:國家是團結的意志,責任與榮譽是服事的信念。

觀乎這二十多年來的國家領導人又到底提出過什麽堅定明確的文字,能夠將此『意志與信念』完完全全地向國人及國軍『講清楚、説明白』呢?

單以他們在對軍隊領導方面的重大事件處理,便讓人唏噓不已:第一個開始引入黑金——最近的相關新聞是拉法葉案/尹青楓命案的涉案人剛服刑完畢出獄!第二個滿 手前金後謝——所謂的三大信念結構在這段期間簡直是被破壞的不成型!第三個成日左閃右躲——連個釣魚台的解釋都是藏藏躲躲;讓國人覺得他凡是該清楚的就模糊,該模糊時卻又深“名”是非(注意:不是『明』!)。而近半年的傑作就是一個星期連換兩個國防部長!

且不論國家的經費是否充裕,如此即使花再龐大的巨款養兵、養裝備,若是全軍仍是“缺意志、無信念”的部隊,又憑何與人談軍力與戰力?要與這種人談國家戰略與國防政策——「歹誰,恁弓蝦米?」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由時報沒常識 不知總體戰 不知敵人
2013/12/19 13:12
整篇社論都胡說八道 .

誰是敵人?
法治國,家 敵人依法而定,
台灣沒進入戰爭狀態, 總統沒宣布敵人,
建軍要用假想敵,且不能訂於一,

未來戰爭是總體戰,理論已建立三十年,
還以陸軍武力戰思維,論國防,
太丟人ㄋ,

國防政策落實於國防預算,

無論多少都是政策, 怎能說沒有?

馬幫明示廢國軍,這是他的國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