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希望教育出天才嗎?
2013/06/30 22:57:05瀏覽371|回應0|推薦1

思考的原點:大前研一的麥肯錫思考術

沒有人是一開始就知道事情該如何解決的,
圖書館和網路並不能培養你獨立思考的能力,
正確解答是經由自己的頭腦所引導出來的。

不要相信任何人,自己想的才正確

假如我們可以選擇,我們一定會想要選擇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發明產品的天才,而不是一個只能夠接受任務,只會重複執行、運算以知解法和程序的人。但有趣的是,從小到大的學校教育都是在訓練我們如何重複運算、如何背誦填空,並且用有限時間的考試,將大家的思考模式統一為『用最短時間,運算填寫入正確性最高的唯一解』-- 這樣的思考方式和天才的思考方式恰好是完全相反的

個人認為,教育的內容應該是要隨時空背景而推移的。

我們現在(著重技能運算)的教育方式,目的上還是放在培育出好的技術人員、好的員工、好的代工人才,這在過去二、三十年是非常需要的,那時候人民需要這類型的教育,由文盲或是勞力人員,轉變為技術或是文書的白領,帶動基礎建設的進步。

但現在新的一代出生,大家並不單純只想靠技術與技能,花費時間生命做重複的工作,大家期待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用新的思維發明新的制度或產品,改變世界並從中獲取足夠的報酬。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天才 -- 但我們的教育卻只想把我們變成技工。如果美國教育真的如這篇文章說的一樣開放,那麼他們較多思想狂放的創業家、發明家和藝術家,我想也不是件讓人驚訝的事情。

台大教授張文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經歷,叫從教室逃走的天才。文中提到一段話,描述現代教育體系下的問題:

「天才有四種,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
前兩種天才可以成為很棒的員工,假如夠幸運加上自己稍微會行銷自己一點的話,可能還可以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但第三種和第四種天才是創業和創造價值的最佳人選,而我們的教育沒有辦法幫到這樣的人,讓他們進步、輔助他們創造價值,只有辦法讓他們『完蛋』,進而造成我們的產業型態也『完蛋』,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困境(大家也可以看看mmdays寫的台灣菁英人才的困境,個人認為mmdays寫的比較像是要前兩種人出來創業或是到小公司,因為他們是這個世代大家所謂的"菁英",可是他們到底適不適合? 那就見仁見智了。)

...有點離題了,其實上面想要說的是,很不幸的,我們現在的教育並不是設計來幫助我們成為改變世界的天才、領導者、創業家,它是設計成讓我們成為各領域的技師、專家用的。

如果我們是第一、二類型的天才(善於分析和記憶,並不是指能改變世界的天才),然後想要成為愛因斯坦或是費曼那樣類型的科學天才,那麼我們要重新學會怎麼思考問題,因為學校教給我們的思考方式是錯的如果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或發明家,一定要反覆咀嚼問題,並窮盡各種解答,而不是快速的用既有的想法去求得一個答案,並把這個解當成是唯一解。

如果我們是第三、四類型的天才(善於整合和跳躍思考),那麼不要理會學校教育給予我們的挫折,因為身為這兩類型的天才,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們其實是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天生好手,Just do it & keep going!!
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75&tid=11129&Did=1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nancurious&aid=785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