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0 12:35:39瀏覽729|回應1|推薦4 | |
北一段 (D5) (一)時間: (二)地點與標高:審馬陣山(▲ (三)心情點滴: D5:山屋—南湖溪木屋 鬧鐘響了,我們還想賴床,老爸坐起身和老媽在半夢半醒之間聽到老鼠活動的聲響,老鼠爬在樑上,一隻跳進吊掛在樑上的食物袋、一隻跳到老爸的頭上,就在一陣人鼠大戰混亂中,全都起床了。每天早餐後都會上演一齣肥皂劇,今天也不例外:老媽打包完成後外出上廁所,老爸就會偷走老媽的幾件物品,好減輕老媽的裝備重量;老媽上完廁所回來,換老爸去做體內環保,老媽機靈的從老爸的背包拿回一些物品,我們只能在一旁假裝什麼都沒發生。但是今天,老媽覺得拿回的不夠多,準備再摸一些,說時遲那時快,老爸突然出現了:「幹什麼?」老媽被抓得正著,手裡拿著一袋水果,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我、我、我、我只是要拿香蕉!」這一幕令我們笑得在床板上滾來滾去、久久不能停止。 肥皂劇結束後,五點半離開中央尖溪山屋,順著溪往下游前進。順溪往下游並不比溯溪向上輕鬆,湍急的溪水切割出許多的深潭和激流,溪裡的石頭又大又滑,兩岸的峽谷陡直,無論高繞上岸或下切河床都必須費一翻功夫。老爸平均一年走一趟北一段,但是每次通過的溪谷地形都有些變化,原來路徑被溪水沖毀或是增加新的坍方地點等,就要找尋另外的安全路徑;有些路徑沒有固定點,無法架設繩索確保,就全靠膽量和身體平衡力涉溪,幸好有老爸協助指出腳踏點和攙扶我們,否則真不知道該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地形,原來當嚮導可沒那麼容易啊。 六點四十分遇到一處新的坍方地形,三棵大樹連根拔起倒栽蔥的方式被土石流沖到河谷,周圍的石塊和路標也一起被沖下去,石塊破碎而且邊緣銳利,看得出才坍沒多久,老爸卸下重裝、找尋適當又安全的路徑,確認後返回,背上重裝帶領我們通過。就這樣上上下下溪谷和峽谷之間,也數不清到底涉水過溪多少次,我們覺得中央尖山的困難點不僅是地形落差變化大,安全通過溪谷也是要克服的重點,難怪那些山友會發出共同的反應:「很難!很累耶!」 愈接近下游,河床逐漸平緩,水流的速度也不再湍急,八點半離開水域進入十大功勞原始樹林。去年八八水災,我們協助阿里山鄉里佳村人力運補民生物資,曾看見里佳村道路兩側栽種十大功勞為行道樹,今天大開眼界,這麼大片的十大功勞原始林,一定很補。 九點二十分到達第一香菇寮的遺址,香菇寮的基地成了荒煙漫草,什麼都看不見。涉水到香菇寮遺址的對岸準備午餐,老爸同樣煮一鍋熱湯配昨晚煮好的白飯,飯後我們到溪邊梳洗、抓蝌蚪,十點半正式告別中央尖溪向樹林爬坡,指標顯示距南湖溪木屋8.3km,即將從高度約 連續兩個半小時的超級陡坡,剛才用清涼的溪水梳洗過,現在又爬得汗流浹背,筆直的二葉松純林加上芒草是這兩個半小時的植被景觀,中央尖山和南湖大山一直都在我們身後陪伴,可能是吃飽了吧,雖然坡度非常陡,我們邊走邊講故事、穿插鬥嘴和胡鬧,休息的次數不多。 十二點五十分通過越嶺點,樹上釘著一座舊的指標,寫著距中央尖山屋3.5km、往南湖溪木屋50分鐘,和國家公園沿途所標示兩山屋之間距離10.5km差很多,應該不正確吧!雲霧一下子籠罩整片樹林,冷風陣陣吹來,不管距離多遠還是得上路了。越嶺點以北的林相和剛才的二葉松純林完全不一樣,是鐵杉和雲杉混合林,地面不再是芒草、而是箭竹,家齊和家瑋一路上回顧十六歲少年營活動的趣事,偶而穿插爆笑的歌曲和動作,莫怪營隊的學員都當這兩姊妹為瘋子。十三點五十分下起細雨,再連續下坡二十分鐘聽到溪水的聲音,下降的坡度也變得更陡,現場設置多處繩索,十四點四十分在大雨前抵達南湖溪木屋。 南湖溪木屋和中央尖溪山屋是同一款建築形式,中央尖溪山屋靠近溪水、像渡假木屋,很明顯的,南湖溪木屋比較沒隊伍使用,四周佈滿蜘蛛絲、牆壁和床的木板損壞比較嚴重,但是在深山裡面有一座可供遮風避雨的住宿空間,就令人滿足了。整理環境、清出背包的食物和裝備,看到那一支香蕉,想起早上的事件,趁機消遣老媽:「老爸今天要餵你吃香蕉喔!」老爸生火煮晚餐,老媽發起接唱的遊戲,規定要唱和「雨」有關的歌曲,《七夕雨》、《天黑黑》、《雨中即景》、《陽光和小雨》…等歌曲一首接著一首,家齊想了半天「雨?」「啊!魚兒、魚兒水中游…」「好吧,算你狠!」管他屋外雨勢愈來愈大,我們在木屋內唱歌笑鬧好開心,還有一隻蝙蝠在屋內飛來飛去,奇怪,怎麼沒見老鼠出來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