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新一代電子報刊看媒介融合走向(轉摘)
2007/01/22 16:37:52瀏覽712|回應0|推薦0
新一代電子報紙(Digital –Newspaper,也稱為Newspaper E-edition等)在美國等國家的逐漸興起,使報紙的數字化有了新的內涵,也使報紙與網路的融合有一種全新的思路。

據美國報業協會網站(www.naa.org)提供的一份資料,截止2005年10月,美國有60多家媒體採用電子報紙方式通過互聯網進行報紙的發行,這其中包括《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報紙。
《紐約時報》、《今日美國》等報紙,採用的是一家名為「報攤」(NewsStand)公司的技術,而這家公司還在與全球200多家報刊合作,開發新型電子報紙。另外兩種有代表性的電子報紙的技術分別為「Olive Software」與「Zinio System」。前者的客戶包括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和英國的《每日郵報》,後者則為《商業週刊》和《PC Week》等媒體所採用。

與過去的網路版不同的是,網路對於新一代電子報紙的意義,更多的是發行渠道,而不是內容的呈現平台。這正是體現報紙與網路結合新思路的重要方面。

NewsStand公司提供的一份資料稱,電子報紙的推出,使一些報紙的發行量增長了2%-3%,[3][4]但是,NAA網站提供的資料中則顯示,也有一些網站發行的電子報紙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可以說,從總體來看,目前電子報紙對於發行量的貢獻並不顯著,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也會如此。電子報紙的未來更多地取決於產品成熟後市場格局的變化,而不是一時的市場數據。

新一代電子雜誌--超越雜誌的新媒體形式

電子報紙的實踐主要在新聞領域展開,而與此同時,另一種與之類似的媒介產品也越來越引人注目,這就是新一代電子雜誌。雖然目前在國內更普遍的稱呼是網路雜誌,但是,網路只是其目前的主流發行渠道,而未來的發行渠道將更多樣化。網路雜誌這一概念也許會限制開發思路。

與電子報紙不同的是,電子雜誌更多地是從休閒娛樂領域裡成長起來。

目前流行的電子雜誌稱為第三代。它的主要特點在於:

1.多媒體成為電子雜誌主要賣點

在多媒體手段的運用方面,電子雜誌比電子報紙顯得更為成熟,除了音頻、視頻外,也大量運用Flash動畫,帶來多種感官刺激,受眾的體驗更像看電影或電視而不是閱讀雜誌,在很大程度上,多媒體成為電子雜誌的主要賣點,成為網民追逐這一時尚的重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擔心,運用多媒體,是用形式上的豐富彌補內容上的相對空洞,這也許帶來了形式大於內容的結果。而沒有真正吸引人的內容,電子雜誌的生命力能否長久,便值得懷疑。這種擔憂自然不無道理,但是,這並不表明要徹底否定多媒體形式的作用。

娛樂類電子雜誌在多媒體內容上的探索,也為新聞類或其他專業週刊以及以新聞為主的電子報紙的多媒體運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雖然這種經驗不能簡單移植,但是,有很多思路是可以借鑒的。

2.互動成為電子雜誌的重要追求

與電子報紙相對薄弱的互動相比,電子雜誌在互動方面做出了更多探索。多數電子雜誌都設有留言版,如果網民是在線閱讀,還可以進行即時互動。
整體來看,電子雜誌所採用的技術,更有利於讀者的互動參與,因此,也有一些人稱電子雜誌為互動雜誌。一些網站還推出了互動電子雜誌生成器,方便網民製作自己的電子雜誌。

3.多種接收平台成為最終開發目標

雖然多數電子雜誌都自稱為「網路雜誌」,但是,一些電子雜誌的開發者並不只是把接收平台限定在網路上。

4.生產與發行走向專業化與集中化

電子雜誌的製作發行出現了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製作和發行的專業化和集中化,這與美國從事電子報紙技術開發和發行的「NewsStand」是類似的。並非每一個內容的提供者都要自己製作電子雜誌,也並非電子雜誌的開發者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網上發行平台。
它們所發佈的電子雜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把已有的傳統雜誌製作成電子雜誌這種新的形式在網上發行,二是將原有的一些網路內容改造為電子雜誌的形式出版發行。製作與發佈的專業化的基本動因在於技術的複雜性,這種專業化對於電子雜誌質量的提升又是有益的。

5.營利模式趨向多樣化

電子雜誌的營利模式涉及兩個方面,內容的提供者與平台的提供者。

對於內容的提供者來說,通過電子雜誌來擴大原有的媒體品牌影響,以促進廣告或銷量的增長,是它們的主要經營思路。也許,目前,品牌營銷的意義大於實際的收益。

對於平台的提供者來說,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其一,廣告收入。電子雜誌廣告的多媒體化是它的一個突出優勢,雜誌的分眾傳播又有助於廣告的精確投放。其二,製作費用。主要是對內容提供商的內容進行二次加工時收取的製作費用,此外,一些企業還開發出了其他的一些營利方式,例如開發大客戶直郵推廣業務,即為大客戶專門製作的電子雜誌,直接遞送至大客戶的目標讀者群。此外還有增值服務,例如,對一些質量精良的產品,尤其是一些非常受歡迎、有連續性的原創內容進行打包,並實行收費下載。

新一代電子報刊對於媒介融合的啟示

新一代電子報紙、電子雜誌的興起,似乎只是沿著報紙、雜誌自身的發展軌跡所做的改革,但是,它們卻自然而然地匯聚到了網路這一平台上。這種現象,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網路對傳統報紙與雜誌的一種吞併,而應看作媒介融合的一種表現。雖然這一代的電子報紙與電子雜誌未必代表了媒體發展的終極狀態,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會被新的產品替代,但作為一個過程中的產物,它們體現了媒介融合在各個層面所帶來的傳媒業的變革:

1.業務形態融合:多媒體日益興起

無論是相對成熟的電子雜誌,還是有待進一步開發的電子報紙,多媒體內容都是它們未來重要的訴求點之一,是它們與其他的媒介產品進行競爭的一個重要賣點。這也代表了媒介融合的一個基本層面,即媒介業務形態的融合。

多媒體化是各種傳統的單媒體的內容匯聚到一個平台後的自然結果,是對單媒體業務的繼承與革新。多媒體內容是對單媒體技術與資源的一種重組,更是一種創造性的結合。它不僅有助於內容的豐富與深化,也有助於吸引電子媒體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受眾。當然,如果運用不得當,它也可能帶來形式對內容的侵蝕,以及過分的娛樂化傾向。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業務形態自身,而在於它的運用者。

2.市場融合:產品相互嵌入、多元組合

從市場的角度看,數字化使各種媒體產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礎,這帶來了媒體產品組合的靈活性。各個媒體的內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實現相互嵌入,這不僅可出現在同類產品(如報紙與報紙、電視與電視之間),也可出現在不同類產品之間,跨地域的產品組合也將成為可能。市場中的產品將出現更為多樣化的版本,以滿足更個性化的需求。各種產品彙入一個大的市場,再根據受眾需求進行組合與分裝。可以說,市場融合的結果並不是產品的單一化而是多元化、個性化。這應該是未來的電子報紙與電子雜誌所要追求的目標。

3.載體融合:發行渠道的「合」與接收終端的「分」

雖然載體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個重要層面,但這種融合,是否就是各種媒介完全合流且成為一體?這是人們擔憂最多,也是疑問最多的一個方面。事實上,電子報紙、電子雜誌等多數是「借道」網路,而不是停留在網路上。這給我們的啟發是,對於一個產品的生產流程來說,融合也許不是終極目標,而只是一個環節或一個途徑。網路不一定要作為各種媒介產品的直接載體,而是可以僅僅作為媒介產品的發行渠道。這種方式,有助於在更大程度上繼承傳統媒體產品固有形態的優點,適應受眾既有的閱讀或收聽、收視習慣。而網路作為發行渠道,則可以減低發行成本,提高發行速度,拓展發行空間。

從目前來看,媒介融合將帶來的是載體的「先合後分」的局面,即各種媒介產品都將匯流到網路中進行傳輸,而後又分散到各種不同的接收終端中,這樣仍然可以保持媒介產品的多樣化。這種「合」與「分」是生產過程的一種有機結合。「合」是為了更有效地進行「分」。

4.機構融合:更高層次的再分工

「以目前的發展情形來看,也許在未來,網路新聞內容的生產與新聞內容的發佈這兩個環節,會更明顯分離,特別是在多媒體內容方面。」電子報紙與雜誌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沒有專業的製作與發佈公司出現,很難想像傳統媒體能夠單憑自己的力量應付新的技術的挑戰。
在媒介融合時代,新聞或其他信息生產與發佈的技術更為多樣、複雜,習慣於傳統媒體生產流程的任何單一機構,也許都不足以承載多媒體內容生產的完整架構。因此,整個傳媒業的機構需要在一個新的層次上進行融合、重組,每一小機構都是作為一個大機構中的一分子,完成自己所擅長的某一個「部件」或某一環節。傳統媒體更多地是作為內容的提供者,而更多專業技術公司則作為內容的包裝者、發佈者與推廣者。這種新的模式同樣體現了先合後分的思路。

也許從宏觀來看,媒介融合還只是一個發展趨勢,完全的媒介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電子報紙、電子雜誌等新的媒介產品,正是媒介融合過程的產物,無論它們未來的發展前景怎樣,關注這個過程都是必要的,也許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對結果做出預見。

彭蘭

Advanced Interactive Media Group: Digital Newspapers: What, How and Why

http://www.newsstand.com/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l2006&aid=67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