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刮痧步驟詳解:經絡刮痧全過程解析
2013/03/24 22:44:17瀏覽131|回應0|推薦0

一、刮痧療法簡介

( 一) 刮痧療法的歷史演變

刮痧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之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非藥物自然保健方法。它具有歷史悠久、方法獨特、簡便安全、適用廣泛、療效可靠等持點.干百年來廣泛流傳丁我國民問,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刮痢療法是指應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屬針具、柔軟的線索團等。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反復進行副、擠、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這成皮膚表面淤血點、淤血斑或點狀出血,通過刺激體表絡脈,改善人體氣血流通狀態,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排泄淤毒、退熱解驚、開竅益神等功效。

( 二)“ 痧” 的概念

又叫做“瘴氣”等。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從廣義來講,一方面是指“痧”疹徵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態外貌,即皮膚小現紅點如粟,它以指循皮膚,稍有阻礙的疹點。清代邵新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它是許多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巾,反映在體表皮膚的—種共性表現。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痧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證候,統稱之為“痧證”,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

痧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什麼病?目前尚難確定。痧證所包括的範圍很廣,現存中醫古籍中,有關痧證的記載涉及到內、外、婦、兒等多種疾病。《痧驚合壁》—書就介結了40多種痧證,連附屬的共計100多種。根據其所描述的症狀分析:“角弓反張痧”類似現代醫學的破傷風;“墜腸痧”類似腹股溝斜疝;“產後痧”似指產後發熱;“膨脹痧”類似腹水;“盤腸痧”類似腸梗阻;“頭瘋痧”類似偏頭痛;“縮腳癰痧”類似急性闌尾炎等。此外民問還有所謂寒痧、熱痧、暑痧、風痧、暗痧、悶痧、白毛痧、衝腦痧、吊腳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從狹義來講,痧證是特指一種疾病。古人認為,痧證主要是內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有飢飽勞逸。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人若勞逸失度,則外邪侵襲肌膚,陽氣不得宣通透洩,而常發痧證。—年四季都布發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為多見。痧證的主要特徵有二:一是痧點,二是酸脹感。根據病情輕重,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一般表現與急重表現。

1)一般表現:多表現為頭昏腦脹,心煩鬱悶,全身酸脹,倦意無力.胸腹灼熱。四肢麻木,甚則厥冷如冰。邪入氣分則作腫作脹​​;入血分則為蓄為淤;遇食積痰火,結聚而不散.則皖腹痞滿。甚則噁心、嘔吐。

2)急重表現:起即心胸憋悶煩躁,胸腔大痛,或吐或瀉,或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甚則卒然眩暈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語,昏厥如屍,手足厥冷,或頭額冷汗如珠,或全身無汗,青筋外露,針放無血,痧點時現時隱,唇舌青黑,均為病情危重的表現。

現代醫學認為,痧是皮膚或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是一種自然溶血現象,易出現在經絡不通暢,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它不同於外傷淤血、腫脹。相反,刮痧可使經絡通暢,淤血腫脹吸收加快,疼痛減輕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 三) 不同痧象的臨床意義

刮痧療法,利用其工具作用於體表厚,皮膚便對這種刺激產生各種各樣的反應,主要是顏色與形態的變化,人們把這種徵象稱之為“痧象”,常見的痧象包括體表局部組織潮紅、紫紅或紫黑色淤斑、小點狀紫紅色疹子,與此同時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痛感。皮膚的這些變化可持續數日。只要刮拭數分鐘,凡有病源之處,其表面輕可見微紅、紅花朵點;重則成斑塊、結節。甚至青黑塊包,觸之略有阻或隆突感。較嚴重之青黑斑塊於刮拭時,則會有痛感。如無病痛,則無反應,亦不覺疼痛。

術間“痧象”,主要是指痧疹出現的部位不同與痧疹本身的形態不同,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病程、預後的判斷有一定的臨床參考意義。一般痧色鮮紅,呈數點狀,多為表證,表明病程短,病情輕,預後好;痧色暗紅,呈斑片狀或淤血塊,多為裡證,表明病程長,病情重,預後差。隨著刮痧的治療,痧象顏色由暗變紅,由斑塊結節變成散點,說明病情在好轉,治療是有效的。一般說來,健康人或屬減肥、美容及保健刮拭者,多不易出痧、或痧像不顯著。

二、刮痧療法的常用器具與介質

( 一) 刮莎器具

1、太極平衡保健筆是作者發明的最新專利產品,可用於刮痧排毒、點按體穴、點壓耳穴、美容保健、脊療指療、足底按摩等,集多種功能乾一體。使用它可以取穴準確,省時省力,刺激性強有助於提高療效。該筆系純銅製品.小巧玲瓏,攜帶方便,經久耐用,不易損壞,是刮痧治療較為理想的工具。

2、特製刮痧板系選用具有清熱解庫作用且不導電、不傳熱的水牛角製成。在幾何形狀上,做成不同的邊、彎、角及不同厚薄,施於人體,對各部位能曲盡其妙。

3、苧麻—舶選取已成熟的苧麻,剝皮曬乾後。摘去枝葉,用根部較粗的纖維捏成一團,刮時,術者用右於拿著苧麻團,在清水或植物油裡蘸濕,在病人的特定部位刮抹,邊蘸水或油邊刮,直到刮出大量紫黑色的痧斑為止。此法現已很少使用,但在一些偏僻地區,—時找不到其它工具時,其仍不失為應急之措施。

4、八棱麻(俗稱托托葉) 取八棱麻莖葉,洗淨,放在鍋裡炒軟(不能放油炒),擠去汁,用布包裹後刮之。多用於小兒嬌嫩皮膚和成年人的胸腹部。

5、小蚌殼此為沿海或湖泊地區漁民常用的一種刮痧工具。小蚌殼要選取邊緣光滑或磨成鈍緣的,刮時,施術者用右手持蚌殼邊蘸水或植物油,邊在病人身體的特定部位上刮抹,以刮出紫黑色的痧點為止。

6、******(分為銅、鋁質兩種) 銅質的銅錢、銅板,這是50年代以前最常用的一種刮痧工具,取材比較方便,一般選取邊緣較厚(邊緣太蒲,較鋒利,易副破皮膚)而沒有殘缺的大銅錢或銅板1枚,刮法與小蚌殼同;鋁質分幣,為現代較常用的刮痧工具,取材方便,因分幣邊緣有齒痕,故刮形手法要特別輕,以防止刮破皮膚,刮法與小蚌殼同。

7、銅勺柄選取邊緣較厚且光滑的小銅勺柄1只,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8、瓷碗、瓷酒杯選取邊緣段厚且光滑無破損者,用其緣。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9、瓷湯匙選取邊緣光滑其無破損者,用其緣。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10、藥匙(醫院藥房取藥斤、藥粉用具) 此匙也是較理想的刮痧工具。

11、有機玻璃鈕扣此系現代較常用的一種刮痧工具。取材方便、清潔消毒處理容易,但比選取邊緣光滑、較大的鈕扣,便於捏拿,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12、棉紗線、頭髮此常用於刮試頭面部和嬰幼兒皮膚。用適量的棉紗線或頭髮捏成一團,蘸植物油從上到下刮之。抹之、擦之。

13.其它保皿小酒懷威小茶盞,用來盛裝刮痧介質。

( 二) 刮痧介質

刮痧介質作為刮痧工具與人體表面之間的潤滑劑,可減少刮痧時的介質阻力,方便刮拭,保護皮膿免受擦傷。介質中添加某些藥品還可增強治療效果。常見的介質有以下幾種:

1.太極平衡刮痧劑是筆者研製的一種刮痧介質,其主要成分有當歸川芎紅花、冰片、薄荷、藿香、麻油等。它具有活血行氣、疏經通絡、排毒祛淤、消炎止痛及調節臟腑、經絡陰陽平衡等功效。

2、水劑常用涼開水,如病人在發熱時可用溫開水或白酒。

3、油刑常用香油或其它植物油。

此外,還應備一些75%灑精、消毒棉籤等,必要時用於皮膚及器具消毒。

()刮痧方法的分類

刮痧方法包括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兩大類

()刮痧的操作方法

1.持具操作包括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

(1)刮痧法:根據臨床應用不同.刮痧法又分為直接刮法和間接刮法兩種。

直接刮法:是用刮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在體表的特定部位反復進行刮拭,是刮痧療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具體操作方法:讓病人取坐位成俯伏在椅子或桌子上,背對術者,用熱毛巾擦洗病人被刮部位的皮膚,均勻地塗上刮痧介質。施術者用右手持刮痧工具,先在病人頸項正巾凹陷處刮抹,刮出1道長形紫黑色痧點,然後再讓病人取俯臥位,在脊椎正刮1(如果病人瘦弱或脊椎骨生理性突起.可以刮其兩旁)、再在後肩胛下左右第79肋間隙處各刮1道,以刮出紫黑色淤點為止(見圖1)

間接刮法:先在病人將要刮試的部位上放一層薄布,然後再用刮試工具在布上刮拭,稱為間接刮法。它除了具有刮痧的功效外,還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此法主要用於兒童高熱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出現抽搐者。具體方法:先在刮痧部位放上乾淨的手絹(成大小適當、潔淨柔軟的布1塊),用刮痧工具在手絹或布上面朝—個方向快速刮試,每處可刮2040次,一般刮10次左右,掀開手捐或布檢查—下,如皮膚出現暗紫色即停止刮拭,換另—處。如果病人閉眼不睜、輕度昏迷和高熱不退,可加刮兩手心、兩足心及第七頸椎上下左右四處,每處加刮至50次左右(見圖2)

 (2)挑痧法:桃痧法也稱“挑痧療法”是施術者用針刺挑病人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本法主要用於治療暗痧、宿痧、鬱痧、悶痧等病症。

施術者先用灑精棉籤消毒局部皮膚,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針,最好是對準皮下有青筋的地方,然後輕快地刺人並向外挑,每個部位挑3下,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淤血,反复56次,最後用消毒棉球擦淨淤血。挑刺針可選用******針、大號縫衣針或916號注射針頭(見圖3)

(3)放痧法:放痧法又稱“刺絡療法”、“刺血療法”,它與挑痧法基本相似,但此法刺激性更強烈.多用於發熱患者及重症。

 

速刺法:速刺人0.51分深,然後擠出少量暗血。用於刺十宣、人中、金津、玉液等穴。

緩刺法:緩緩刺人0.51分深,然後援緩退出,擠出少量暗血。適於肘窩、膕窩及頭面等部位。

挑痧法及放痧法在針刺的局部要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感染,針刺時患者不可過於

緊張。出血也不可過多,故對於過飢、過飽及出血後不易止血者—般應禁針;對於血虛、低血壓、孕婦均應慎用。

2.徒手操作徒手操作,包括挾痧法、扯痧法、擠痧法、點揉法。

(1)挾痧法(又稱“揪痧法” ):施術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指節對準挾痧部位,把皮膚與肌肉挾起,然後瞬間用力向外滑動再鬆開,這樣一挾一故,反復進行,並連連發出“巴巴”聲響。在同一部位對連續操作67遍。這時被挾起部位的皮膚就會出現痧痕(見圖5)

 

(2)扯痧法:施術者用大拇指與食指用力扯提患者的扯痧部位,使小血管破裂,以扯出痧點來。主要應用部位在頭部、頸項、背部、面部的太陽穴和印堂穴(見圖6)

 (3)擠痧法:施術備用兩手食、拇指或單手食、拇指,在治療部位,用力擠壓,連續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紫紅痧斑為止。此法也可與放痧法、桃痧法配合使用(見圖7)

 (4)點揉法:點揉法同於按摩手法而不周於刮莎手法,但在實際工作中點揉法常與刮痧法配合應用,一方面可彌補刮痧療法之不足,另一萬面還可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故作簡單介紹。點揉法是指用手指在人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進行點壓,問時做圓圖或旋轉的揉動。足點壓與指揉的複合手法。其操作要領是施術者的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按壓在穴位或某部位上,力貫於指端,著力於皮膚和穴位,由輕到重,由表及里,手腕帶動手指靈活揉動,頻率50100/分,通常持續35分鐘,以患者感覺酸脹和皮膚微紅為度。結束時則應由重到輕,緩慢收起。注意:力量不宜過大過猛,揉動時手指不能離開皮膚。此法具有散淤止痛、活血通絡、解除痙攣等作用。主要用於頭面部、腹部、肢體關節部及手足部(見圖8)

()刮痧的操作步驟

1、首先耍向患者作簡要解釋,以消除其緊張恐懼心,以取得信任、合作與配合。

2、準備齊全刮痧器具與用品。檢查刮具邊緣是否光滑、安全、並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

3、根據病人所患疾病的性質與病情。確定治療部位,盡量暴露,用毛巾撩洗乾淨,選擇合適的體位。

4、在刮拭部位均勻地塗佈刮痧介質,用量宜薄不宜厚。

5、一般右手持刮痴工具,靈活利用腕力、臂力,切忌生硬用蠻力,硬質刮具的平面與皮膚之間角度以45度為宜,切不可成推、削之勢。

6、用力要均勻、適中,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並保持一定的按壓力,以病人能耐受為度,使刮拭的作用力傳達到深層組織,而不是在皮膚表面進行磨擦。刮拭面盡量拉長,點線面三者兼顧,綜合運用,點是刺激穴位,線是循徑走絡,面是作用皮部。

7、刮痧時要順一個方向刮,不要來回刮,以皮下出輕現微紫紅或紫黑色痧點、斑塊即可。應刮完—處之後,再刮另一處,不要無序地東刮一下,西刮一下。

8、保健刮須和頭部刮治,可不用刮溶介質,亦可隔衣刮拭,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9.任何病症,宜先刮拭頸項部,再刮其它患處。一般原則是先刮頭頸部、背部,再刮胸腹部,最後刮四肢和關節。關節部位應按其結構,採用點揉或擠壓手法。

10.如刮取頭、額、肘、腕、膝、踝及小兒皮膚時,可用棉紗線或頭髮團、八棱麻等刮擦之。腔部柔軟處,還可用食鹽以手擦之。

11、刮拭方向原則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順序刮拭。

l2、刮完後,擦乾水債、油漬。讓病人穿好衣服,休息一會兒、再適當飲用一些薑汁糖水或白開水,會感到異常輕鬆和舒暢。

13.—般刮拭後半小時左右,皮隊表面的痧點會逐漸融合成片,刮痧後2448小時出痧表面的皮膚觸模時有痛感或自覺局部皮膚有微微發熱。這些都屬於正常反應,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般深部出現的包塊樣痧或結節樣痧在皮膚表面逐漸呈現寄紫色或青黑色,消退很也較緩。

14、刮痧時限與療程,應根據不同疾病之間的性質及病人體質狀況等因素靈活掌握。—般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以使病人能耐受或出痧為度。在刮痧治療時,汗孔開洩,為了有利於扶正祛邪,防止耗散正氣,或祛邪而不傷正。所以每次刮治時間,以2025分鐘為宜。初次治療時間不宜過長、手法不宜太重,不可一味片面強求出痧。第二次間隔57日後或患處無痛感時再實施,直到原處清平無斑塊,病症自然就痊癒了。通常連續治療710次為1個療程,間隔10日再進行下一個療程。如果刮拭完成兩個療程仍無效者,應進一步檢查,必要時改用其它療法。

()刮痧的補瀉手法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這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法則之一。“補”和”瀉”是兩種作用相反。但又相王聯繫的施治方法。它們共同的目的都是調節陰陽平衡、增強人體的正氣。所以,補與瀉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的關係。

從表面上看,刮痧療法雖無直接補瀉物質進入或排出機體,但依靠手法在體表一定部位的刺激,可起到促進機體功能或抑制其亢進的作用,這些作用的本質亦屬於補與瀉的範疇。

刮痧療法的補瀉作用,取決於操作力量的輕重、速度的急緩、時間的長短、刮拭的方向以及作用的部位等諸多因素,而上述功作的完成,都是依靠手法的技巧來實現的。

一般來說,凡刺激時間短、作用淺。對皮膚、肌肉、細胞有興奮作用的手法稱為“補法”;凡刺激時間長、作用較棵,對皮膚、肌肉組織有抑製作用的手法稱為“瀉法”。

凡作用時間較長的輕刺激手法,能活躍興奮器官的生理功能,謂之“補法”;作用時間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臟器的生理功能,謂之“瀉法”。

凡操作速度較慢的稱之為“補法”;操作速皮較快的稱之為“瀉法”。

補法臨床多用於年老、體弱、久病、重病或形體瘦弱等虛證患者。瀉法臨床多用於年輕、體壯、初發病、急病或形體壯實等實證患者。

介於“補法”與“瀉法”二者之間的稱為“乎補平瀉”。有三種刮拭手法。第一種為按壓力大,速度慢;第二種為按壓力小,速度快;第三種為按從力中等,速度適中。平補平瀉刮拭法常用於正常人的保健或虛實兼顧證的治療。

綜上所述,刮痧治療時,可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而靈活選用不問手法。若能首先仔細辨證,然後根據“扶正怯邪”或“祛邪存正”的原則,恰當採用“補法”或“瀉法”,必能充分發揮刮痧的治療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我國傳統醫學​​中的刮痧堪稱“綠色保健”的物理療法。刮痧無痛,無副作用,疏通經絡、調整臟腑、運行氣血,已達到機體平衡狀態。

在家中,我們就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刮痧自我保健。最方便的莫過於買一把刮痧木梳,早晚各在頭部刮拭30~50下。像梳頭式的簡單方便的操作就能疏通頭部血液循環,起到保健作用。

另外,保健刮痧配合穴位刮拭,可很好地使全身得到保健,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對此,我們專程請刮痧理療中心的老師介紹了一些在家中即可進行刮痧保健的簡便方法,大家不妨來跟著學習。

刮痧前的準備

1、刮痧板

最好使用專門的刮痧板刮痧,一般在醫療器械商店可以買到。家庭可用水牛角刮痧板。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名貴的中草藥,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是一種上好工具。

2、刮痧油

刮痧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排毒驅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除頭部刮痧外,刮其他皮膚部位時都需先塗抹刮痧油後再進行刮痧。如果沒有刮痧油用香油也可以,但如果要長期刮痧,還是使用專門的刮痧油為好。

小貼士:

刮痧時一定要使用刮痧油,最好不要用紅花油等代替。很多人都以為紅花油可以活血化瘀,其實紅花油裡很多輔藥對皮膚有刺激,比如辣椒素,辣椒素對治療跌打損傷有益,但用作刮痧就會增加對皮膚的刺激,使皮膚會變得粗糙、過敏、起疹子、出現黑斑。

保健刮痧步驟

1、頭部保健刮痧

取穴:百會穴及四神聰、頭維穴至風池穴、太陽穴

刮拭順序:先刮百會及四神聰,再刮頭維至風池,重刮頭維、風池,然後點按太陽穴。

刮拭方法:平補平瀉

方義:“頭為諸陽之會”,頭部刮痧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使頭腦清醒,有利於增強記憶力。

2、頸肩部刮痧

取穴:風池穴至肩井穴、風府穴、大椎穴、肩髃穴

刮拭順序:從上至下依次刮拭。

刮拭方法:補瀉兼施。

方義:長期堅持刮拭上述穴位可清除機體代謝產物,起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之功能,使之保持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達到強身健體,緩解疲勞的目的。

3、四肢部保健刮痧

取穴:曲池穴、合谷穴、內關穴、外關穴、足三里

刮拭順序:經脈循行方向。

刮拭方法:平補平瀉。

方義:刮拭四肢經絡可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疾病,並能清除體內毒素,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

http://www.zyy123.com/liao/gsha/51777.html

來源:華夏中醫藥網
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oves333&aid=742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