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棟/台北報導
學生自殺死亡事件愈來愈嚴重!教育部昨天公布近三年各級學校學生死亡人數統計,「自殺」高居死亡原因第三位,人數有逐年增高趨勢,3年前平均每5.2天,縮短為現今每3.6天就有一名學生自殺死亡。
統計資料指出,學生死亡因素前二名為交通意外和疾病,第三名就是自殺。
92年六月一日至12月31日死亡42人,93年全年度70人,94年100人,95年1月至5月底42人。總計254名自殺死亡學生中,大專學生130人,高中職43人,國中27人,國小32人。
教育部軍訓處長王福林表示,初步瞭解,大專生自殺死因許多是感情因素,高中職學生也有部分為感情因素,國中生是因課業壓力。因為學校校安中心只通報數字,沒有原因,學生自殺人數升高趨勢的確實因素,有待進一步釐清。
教育部訓委會常委陳金燕說,訓委會日前針對校園中心通報的學生自殺人數和衛生署初步探討,有許多被校安中心歸類為自殺死亡的學生,其實是「非自願自殺死亡」。例如,新聞報導可以看到有些家長是攜子自殺,這類非自願自殺死亡事件,基本上不應歸類為「學生自殺死亡事件」。
陳金燕指出,校安中心統計的大專學生自殺死亡事件多數為感情因素,國中小學生部分是「非自願」,因素還需進一步瞭解。
此外,教育部資料也顯示,全國各級學校學生死亡人數總計2,799人,疾病死亡660人,意外死亡人1,986人,佔70%,又以校外交通事故最嚴重,死亡人數高達1,276人。王福林呼籲各級學校及老師家長,暑假快到了,要特別注意孩子安全,尤其要防範交通及溺水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有22名學生死於「暴力與偏差行為事件」、17名學生死於「兒童保護事件」。 ( 2006.06.12 中國時報 )
【自殺警訊】北市高年級學童 2成6曾想自殺
記者馮復華/台北報導
台北市議員李彥秀及秦儷舫,昨天公布針對北市國小1300名高年級學童的「學童及家長身心壓力調查」,發現有高達26.4%的國小高年級生,曾經想自殺,將近一半、49.7%對生活感到厭煩。
問卷顯示,高年級學童感到不快樂的原因,最常是因課業及補習,其次有15%是「被父母罵」,接著是沒時間玩及同儕關係不合。
針對學生壓力問題,市府教育局長吳清基在議會答詢指出,今年度新增「精神科醫師、心理師駐區專業諮詢服務計畫」,幫助學生解決心理衛生方面的疑惑,北市東西南北四區各設一名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每兩周排定3小時輔導3名個案諮詢。
李彥秀說,民調顯示家長與學童對壓力來源的看法,其實落差很大,在學童的壓力來源中,家庭因素占了16.3%。
但僅有5.5%家長認為家庭是學童壓力的來源,顯示家長沒有自覺這問題。
另外,即使有14%的學童認為自己不快樂,仍有64.7%的家長,不認為自己小孩可能存在壓力過大問題。
秦儷舫指出,小朋友最煩惱的事情中,除排名第一的功課多、成績差外,同儕關係間的「同學不跟我玩」、「被欺負」及「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也占20.6%。家庭氣氛不和諧,則占了15%,顯示校園間的「霸凌」現象普遍。
李彥秀質疑,目前市內各國小的輔導室運作模式都太小,每個國小所設的輔導室,設有輔導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各一名。
若是校內設有特教班,才會再增設一名特教組長,平均一名專任的輔導老師要輔導333名學生,根本無法有效發揮功能。
「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及家長身心壓力調查」問卷,發放日期2月23日至3月9日。
抽樣對象是市內12個行政區的國小,選出蓬萊、懷生、敦化、古亭、華江、興雅、社子、洲美、東湖、胡適、景興及國語實小等12所國小學童及家長。
共發出1300份問卷、有效回收1137份,信心水準95%時,誤差值為正負3。
挑釁或討打 學童自殘警訊
遇到壓力時,小朋友如何承受?根據昨天公布問卷顯示,其中有25.7%的學童選擇「默默承受」,精神科醫師李光輝表示,這兩成多的學童雖然行為正常,是自殘的高危險群。
昨天問卷調查中,學童紓解壓力主要方式,33.2%選擇上網和打電動,25.7%選擇默默承受,找人訴苦及宗教信仰分占17.6及12.6%,去運動者則占11%。
昨天陪同議員舉行記者會的李光輝說,小朋友展現憂鬱的方式,不會向千年烏龜一樣退縮,而是像帶著鋼盔的小白兔,到處找人挑釁或討打,因此若學童出現會惹皮肉傷的躁進或粗心行為,都可能是警訊。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二成五七的學童選擇默默承受,李光輝表示,這部分學童是自殘動機強的主要族群,若出現到處挑釁、常跌倒、闖紅燈或做危險行動等,都是某種自我傷害傾向。
李光輝說,憂鬱症小朋友前兆,包括「四不、五不要」,「四不」是不快樂;不動或多動;不吃或多吃;不睡或多睡。「五不要」是沒有興趣、專注力、價值感、活下去的勇氣及成就感,只要持續兩周,就有警訊。
李光輝說,要留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況,家長應注重「三八原則」,包括每天傾聽小朋友心聲8分鐘,讚美小朋友8分鐘,及花8分鐘擁抱照顧小孩的那個人。
市醫精神醫療部臨床心理組主任林惠蓉指出,兒童常見的情緒問題以家庭變故,例如父親失業、媽媽生病,或父母親爭執,或是同儕之間關係失和,家長或老師發現這些現象,應主動協助。(馮復華、林宜靜)
【2006/04/2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