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花果
2012/05/29 22:16:03瀏覽360|回應0|推薦5

無花果學名Ficus carica)是一種隸屬於桑科榕屬植物,主要生長於一些熱帶溫帶地方,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無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個品種,絕大部分都是常綠品種,只有長於溫帶地方的才是落葉品種。果實呈球根狀,尾部有一小孔,花粉黃蜂傳播。又名阿駔酉陽雜俎、譯自波斯語:anjir)[1]

隱頭花序Hypanthodium)是本屬植物最重要的特徵,因花是生長於果內,稱之為隱頭果Syconium),是無花果屬植物在桑科中與其他屬最大的差別。在果內果頂端長有雄花,底部的是雌花,及生有不育花(癭花),故花和果單看外表是分不出來。

無花果原產於阿拉伯小亞細亞地中海沿岸等地,栽培歷史已超過五千多年;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又有映日果優曇缽阿駔底珍樹蜜果等名。

無花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含糖量高達20%。同時還含有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CD等)。無花果中還含有30多種脂類物質,且大部份為中性脂糖脂;所含脂肪酸中68%為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少量人體必需的亞油酸

1. 無花果含有蘋果酸、檸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等,能幫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促進食慾,又因其含有多種脂類,故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2. 無花果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減少脂肪在血管內的沉積,進而起到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的作用

3. 無花果有抗炎消腫之功,可利咽消腫

4. 未成熟果實的乳漿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其成熟果實的果汁中可提取一種芳香物質苯甲醛,二者都具有防癌抗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可以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延緩移植性腺癌、淋巴肉瘤的發展,促使其退化,並對正常細胞不會產生毒害。

無花果屬漿果樹種,可食率高達92%以上,果實皮薄無核,肉質鬆軟,風味甘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栽培無花果具有很高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首先,無花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的果實富含糖 、 蛋白質 、 胺基酸 、維生素和礦質元素。 據山東林科所測定,成熟無花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24%,大多數品種含糖量在15%~22%之間,超過許多一、二代水果品種的一倍。

果實中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胺基酸 。 其次,無花果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它的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和維生素,果實吸水膨脹後,能吸附多種化學物質。 所以食用無花果後,能使腸道各種有害物質被吸附,然後排出體外,能淨化腸道 ,促進有益菌類增殖,抑制血糖上升,維持正常膽固醇含量,迅速 ​​排出有毒物質。 無花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酶、脂酶、澱粉酶和氧化酶等酶類,它們都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 所以,當人們多食了富含蛋白質的葷食以後,以無花果做飯後的水果,有幫助消化的良好作用。 無花果的果實、葉片、枝幹乃至全株均可入藥。

果實除了開胃、助消化之外,還能止腹瀉 、治咽喉痛。 在浴盆中放入乾燥的無花果葉片,有暖身和防治神經痛與痔瘺、腫痛的效果,同時還具有潤滑皮膚的美容作用。 所以,在日本的無花果產品包裝上均印有「健康食品」、「美容」的宣傳字樣。 無花果最重要的藥用作用表現在對癌症的顯著抑製作用方面,它的抗癌功效也得到世界各國公認,被譽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守護神」。 無花果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是研究抗癌藥物的重要原料。 日本科學家從無花果汁中提取苯甲酫、佛手柑內脂、補骨酯素等抗癌物質,這些物質對癌細胞抑製作用明顯,尤其對胃癌有奇效。

 亞伯拉罕諸教

部分基督教人士[誰?]從無花果樹的大葉子與無花果的屬性來看,認為《創世記》裡的分辨善惡樹正是一棵無花果樹;《希伯來聖經·耶利米書》形容腐爛的無花果為毀滅的徵兆,《新約聖經》裡亦有耶穌斥責一棵不生果的無花果樹的描述。

[印度派系宗教]

用無花果作成的印度甜品

因為無花果樹的花朵性質特殊,古印度人認為該樹不會開花,故有「無花果」這個名稱。佛教印度教經書有時會用「無花果樹裡尋花」(梵文a-puṣ pa-phala)來形容一件沒意義或沒可能的事情、或一件不存在的事物。然而,無花果之花亦可形容極為罕有的事物;雖然事實上無花果是有花,但因不易被發現,故古人視無花果樹不會開花乃正常不過的事。

[最近的發現] 2006年6月哈佛大學巴爾-約瑟夫(Ofer Bar-Yosef)與巴伊蘭大學(Bar Ilan University)墨德查·基斯列夫(Mordechai Kislev)及安那特·哈特曼(Anat Hartmann)共同發現在約旦河谷下游發現了一些古代遺留下來的無花果果實,包括九顆已經碳化的小果實及三百多粒無花果小核果的碎屑,這些古物推測是距今11,400前的物品,屬栽培作物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c1a&aid=64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