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0848/
一般所稱的魩仔魚,其實是鯷科、鯡科的仔稚魚,特色是身體細長、透明,台灣常見的是刺公鯷、日本鯷、異葉公鯷三種。
鯷科魚類可長到 10 公分左右,只是不具經濟價值,人類不愛食用,至多是釣魚時用的餌料而已,反倒是幼小的魩仔魚因為沒有刺、方便料理,才為人們鍾愛。
在每年5─9月禁止捕撈魩仔魚,就不會誤抓其他魚類的幼苗,以保護海洋資源永續。漁業署表示,禁漁期實施之前,混獲比例約 10-30%,實施之後,混獲比例下降到 10% 以下。而且少有漁船會在禁漁期還違規捕撈。換言之,市面上國產的魩仔魚都是合法捕撈,也不太會吃到別種魚的小魚,混雜比例十隻裡面不到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