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童年經驗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2009/05/01 14:00:10瀏覽2465|回應0|推薦0

此篇文章為坊間蒙特梭利雜誌社邀稿而寫

已刊印在最新一期84期刊20-22頁

歡迎與我分享讀後感

閱讀愉快~~~

======================================================================

依附關係,兒童發展的基石。

從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小生命就已經與母親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母親的胎盤臍帶得到養份,日夜生活在充滿羊水的環境中,感受母親的情緒,與人互動時聲音的震動,所有出生前的環境皆對嬰兒的心理個性有決定性的影響。母親的角色是絕無旁代的,在早產兒的研究中,發現將不足月出生的嬰兒放在保溫箱裡全身插滿管子時,小嬰兒的呼吸不順暢、心跳紊亂,但是若將小嬰兒放在母親的懷抱裡時,心跳穩定且呼吸平順,更進一步追蹤發現,在保溫箱裡的小嬰兒平均待在醫院的時間較長,較慢學會吸母奶,成長速度慢,較容易生病,呼吸經常是不規律的,因此,母親懷抱療育法(所謂的袋鼠媽媽關懷法)在許多國家行之有年,包括美國,主要應用在對早產兒的療育。由此可知,在生命初期嬰兒對母親的依附需求是生存與否的重要關鍵。

依附關係的重要性在以動物為對象的研究中也清楚顯明。哈利哈洛(Harry Harlow)與他的研究伙伴們報告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發現出生後即單獨生活的猴子若時間長達六個月,後來生了小猴子後,對於小猴子明顯的缺乏照顧,甚至對小猴子出現攻擊行為,像是咬小猴子並且坐在他們身上,通常小猴子在這樣的虐待下無法生存。因為曾經孤立生活、沒有發展任何依附關係的母猴本身是有問題的。研究觀察發現,當出生後孤立六個月生活的猴子重回猴群時,會產生極不適應的行為,例如搖晃身體、暴力地抓咬自己。另一種失去依附關係的猴子是在出生後第七個月開始孤立生活,直到第十二個月,之後再重返猴群時發現猴子變得有攻擊性、且恐懼害怕與其他猴子互動。同樣的研究人員在更早時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想要知道依附關係在發展初期的重要性。因此,製作了不同材質的替代母親,一個由鐵絲捆成(鐵絲媽媽),另一個由絨布捆成(布媽媽),實驗分兩組進行,每組各四隻猴子,一組餵食的奶瓶掛在鐵絲媽媽身上,另一組餵食的奶瓶掛在布媽媽身上。實驗發現由鐵絲媽媽餵食的這組四隻小猴子都只有在需要吃奶時才會到鐵絲媽媽那裡,其餘時間都依附在布媽媽身上,說明了能提供溫暖與柔軟感受的布媽媽給予小猴子安全感,而冰冷的鐵絲媽媽對小猴子來說則僅僅提供食物而已,不會產生依附心理。在此感覺之上建立的是小猴子的情緒發展,當外界有突然的刺激臨到,產生心理的不安全感時,小猴子需要強烈的安全情感依附為基礎,探索外界事物,開始學習並啟動發展。這樣的觀察也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得到印證。當一個外來入侵者(打著鼓的電動絨毛泰迪熊)接近小猴子時,一開始小猴子由於內心感到極度驚嚇,而緊緊依附在布媽媽身上,好些時間不敢移動或接近泰迪熊,一陣子過後,小猴子克服了恐懼,產生好奇心,開始接近泰迪熊。意味著布媽媽提供小猴子一個安全基礎,產生緊密的依附關係,小猴子知道隨時可以回到布媽媽那裡,就會安全了,因此不害怕探索外界事物,開始放心與外在連結,勇敢接觸世界。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小孩身上,由此可知,安全緊密的依附關係是兒童情緒發展的鑰匙。

情緒發展,孩子學習的關鍵。

1960年在Czechoslovakia(捷克斯拉夫1918-1993, 後於1993年分裂成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發現一對雙胞胎男孩,母親因產難,生下雙胞胎後就世了,父親再娶,在繼母的堅持下,雙胞胎男孩們(當時18個月大開始)被鎖在一個櫃子裡成長,不被允許進入房子內活動,不見天日的在櫃子中長大,沒有與人互動說話,直到六歲被救出。可以想見,在沒有依附關係與外界刺激的環境中長大的兩個男孩沒有語言,智力低下,因缺乏陽光照射全身骨頭柔軟,且個子奇小無比,生長速度比同齡孩子緩慢。後來經安置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開始重新學習,到了八歲智力測驗顯示雙胞胎男孩的智能有很大進步,到了十四歲再測發現孩子的智力已經在同齡孩子發展範圍內了。類似的案例將近二十年後在美國也有報告。1979年一位女孩Genie被人發現時已經十三歲了,在不到24個月大時就被囚禁在家中,沒有人與她說話,她的父親常用手指抓傷她,夜晚將她綁在睡袋裡,拿晚餐給她吃時會用像野獸的聲音向她咆哮,在沒有依附關係及與外界互動的情形下長大,被發現時不會說話,不能正常走路,常常雙腳重疊走路歪斜,心理測驗顯示她沒有任何情緒,當人們要離開時,她也沒有感覺,但是漸漸地,她對於情緒的感覺鮮明,當有人來看她要離開時,她會感到失落並想要挽留,且語言學習也逐漸進步。其後1990年代,研究者對於羅馬尼亞的孤兒院所做的一連串研究發現,在孤兒院中成長的孩子,由於缺乏關心與照顧,智力比同齡孩子低,但是當被領養後,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下成長時,智力發展最終回到年齡當量,由此可知,情緒發展是學習的平台。

根據美國2002統計報告顯示,因犯罪入獄接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中,相當大部份是有學習困難(45%)或情緒障礙(42%)的孩子,因為情緒管理不當而產生偏差行為。所謂情緒障礙指的是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社交困難、人際互動困難、及心理狀態異常,通常伴隨著學習障礙與相關心理問題,例如憂鬱、焦慮、燥鬱,甚至演變成精神疾病,像是精神分裂症、強迫症、憂鬱症等。調查顯示有情緒障礙的孩子多半來自社會底層家庭,經濟弱勢,父母因忙於生計或其他原因疏忽管教,孩子沒有感受到愛與關懷,學習落後,跟不上進度,也得不到師長的關心,在同儕團體中通常也是不被接受的一群,好像家庭學校社會放棄了他們,他們自己也看不到希望,放棄了自己,時常有偏差行為產生,像是偷竊、行搶、勒索、打架、吸毒、酗酒。這群孩子不是沒有希望的,2006年由花蓮信望愛學園一群被放棄的孩子騎著獨輪車挑戰環島,經歷辛苦的練習,艱難的旅途,終於完成島的挑戰,如同帶領這一群孩子的黃明鎮牧師所說,這是一次壯舉,他們做到了,這樣成功的經驗在這群情緒障礙的孩子心中留下永遠的回憶,不再自我放棄,同時,建立了自信心,相信自己做得到,往後的學習就會不一樣。由此可知,愛與關懷是情緒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童年無價,給父母親的建議。

研究顯示,表現出有侵略性、脾氣暴燥易怒的孩子,來自父親較少與孩子互動的家庭,且夫妻相處冷淡,對婚姻沒有滿足感。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情緒障礙的比例非常高,學習中輟,且女孩在未成年前即懷孕生子的比例也高。相較於夫妻關係良好,婚姻感覺美滿的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情緒穩定,人格發展健全,學習狀況佳,受教育的機會多,職業選擇面向也較廣。父母親有責任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發展完全,從生命初期的情感依附關係開始,童年只有一次,形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也在此,給孩子關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陪伴孩子長大,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gfen1010&aid=290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