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式英語」寫小說 華裔名作家:人物鮮活更吸引讀者
2018/03/21 22:28:39瀏覽75|回應0|推薦0

華裔作家任碧蓮(Gish Jen)的小說「No More Maybe」近日在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上發表,在接受「紐約客」的採訪中,任碧蓮對於自己在小說中運用帶有語法錯誤、語句有時很簡單的「中式英語」(Chinglish)表示,小說中的主人公以不完美的英語講述自己的故事,反而更加吸引並說服讀者。

「No More Maybe」講述一對華裔夫妻移民美國,在等待他們第一個孩子出生期間,一同贍養夫家父母的故事。文章中許多主人公的敘述運用了一些不完美的英文語句,但這些語句簡單、似乎又有些語法錯誤的「中式」英語,卻是作家有意為之。

任碧蓮表示,在為上一部小說「World and Town」做研究時,曾與一位計畫當牧師的朋友走訪過許多教堂,有一天,她的朋友跟她說,「我一直覺得作家在寫文章,但現在感覺作家更像是扮演傾聽的角色」。這句話給了任碧蓮啟發。「No More Maybe」中,儘管主人公是完全虛構的,但任碧蓮說:「相比我寫這個故事,我更是在聆聽這個故事。因此在這個故事中,我聽到的中式英語便成為第一語言。」

任碧蓮指出,小說中主人公用不太熟練的英語敘述自己的移民故事,顯得更具希望又悲傷,不動聲色地就感染了讀者。當她以這種方式寫故事時,常常想像自己嘗試用中文表達時的感覺。有絕望,但同時,在另一旁的傾聽者,也在努力理解自己所說的話。正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儘管小說中的語言有些不完美,卻又是美麗的。

出生在紐約長島的第二代美國華裔作家任碧蓮,1991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典型美國人」(Typical American)就獲得「紐約時報年度圖書獎」,其作品以輕鬆詼諧的方式探討移民雙重文化身分的衝突和調和。去年底,任碧蓮還獲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頒發的傳承獎。任碧蓮在頒獎典禮上表示,過去幾十年,華裔在美國社會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就斐然。傳承華裔的文化和精神至關重要,可以讓大家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做真正的自己。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ldren111&aid=11124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