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5 23:32:32瀏覽256|回應0|推薦2 | |
最近在報上讀到出版業大力鼓吹「120億推數位教育」 繪聲繪影提議政府 4 年內編列 120 億預算推動數位化 否則就會跟著別的國家屁股後面走 而新任文建會主委曾志朗也隨之大敲邊鼓 鼓勵民間團體向政府施壓加速政府做決策 Mike老師極度不認同這種傷害教育的做法 因為真實的狀況剛好相反 拜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線上遊戲之賜 台灣除了偏鄉學童之外 從大學生到小學生都具備雲端科技能力 每天上網的時間幾乎超過正常睡眠時間 大學生和研究生寫報告最喜歡上網抄襲 中學生一天到晚掛在網路聊天室瞎扯蛋 小學生每個都是線上遊戲專家 可說已到了數位化氾濫的地步 現在只剩下學校教室是唯一淨土 可以擺脫資訊科技產品回歸文本 擅長綁架正規學校教育的出版商 卻又欲以電子白板和電子書包汙染學習 看了實在令人痛心不已 美國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主任 Marc S. Tucker 最近出版了一本檢討美國教育沒落的暢銷書「超越上海」 Surpassing Shanghai: An Agenda for American Education Built on the World's Leading Systems 痛陳美國教育過度仰賴高科技和科學管理 導致學生表現江河日下落後中國、日本、芬蘭和加拿大 並以「超越上海」為標題呼籲美國政府向這些國家學習 希望在教育品質上能達到超越上海的目標 Tucker 進一步在 The Atlantic 發表文章: Why Innovation Can't Fix America's Classrooms 說明美國教育問題不出在缺乏硬體上的創新 (Innovation) 而是少了中國或日本等國軟體上師資培訓與國家教育制度: The apostles of exceptionalism say we need more innovation. But our problem is not lack of innovation. Our problem is that we lack what the most successful countries have: coherent, well-designed state systems of education that would allow us to scale up our many pockets of innovation and deliver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to all our students. Playing to our strengths makes sense. Ignoring what works, simply because it was invented elsewhere, does not.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