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11/19 09:18:25瀏覽7|回應0|推薦0 | |
工業化成熟之後,生產基地一再隨著低價勞力轉移。所以西方一開始倡導全球化,方便其剝削全球低價勞工,又能無關稅銷售其商品。
此一結構在中國接手後發生了轉變。除了因為中國本身就是大市場,小工廠用低價破壞市場,人民以累積大量財富為生命追求等種種因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大環境改變,那就是智能機械化工廠的成熟。此類型工廠同時解決了教育訓練,勞工權益,工作時長限制,生產品質穩定度,甚至是員工偷師另起爐灶的多個問題。 以目前工業科技發展的速度,此類工廠先以高單價商品的工廠為主,會快速的擴展到低價商品的製造。過去那種將低級生產轉移到東南亞的概念將逐漸不再適用。因為很快地這些產品製造也不再需要廉價的勞工,而是需要像中國這樣工業基礎環境完善,供應鏈集群完整,人才素質水準以上的生產環境。 全國一盤棋,會變成全球一盤棋。 當AI無可擋時,傳統的經濟架構就要重新規劃。人口不再是絕對的紅利。不需要人力卻大量生產人口,只會產生更多問題。更何況,人口的質量不是靠數量來提升的。 春秋戰國時中國才多少人口,諸子百家多麼的精彩。而歷朝歷代承平之後,人口暴增,則是衰敗的開始。 既然無可避免地用AI大量替代了人力,那就要規劃如何能讓AI扶養人。不只是在機器人的開發,更重要的是經濟上的承擔。但這會是顛覆性的社會經濟結構改變。大約也只有中國這樣的社會能夠展開。 屆時,人倫與AI倫的複雜社會關係,會成為社會的主要議題。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