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月的天空觀後感
2007/04/29 21:59:49瀏覽520|回應0|推薦4

    1957年,蘇聯的火箭直上太空帶來一股新思潮的衝擊,替傳統的礦工家庭帶來改變。為封閉的煤礦村莊注入新血,獲得改變的力量。傳統的礦工家庭是縮小的社會體系,社會體系的期待將會左右社會價值觀的形成。簡單而言,價值觀代表的就是社會體系下大眾的選擇。

    這個選擇可以讓一個社會群體擁有共同的意識組成彼此之間相互連屬,例如十月的天空中煤林的居民會一味的認為孩子的成長道路不是做礦工,就是拿體育獎學金唸體育的相關學校。對於煤林的孩子而言,這是一種宰制,也是一種社會的控制,無論社會控制的力量來自家庭或是社會。人們透過社會化的過程而受到控制,利用傳統的延續壓抑著下一代的選擇,不容許改變社會秩度,即使社會制度本來就是充滿變異性。

    因此當萊蕾老師帶來嶄新的火箭思潮〈科展獎學金〉會引起校長的質疑,說出「學校是提供教育,不是讓學生做白日夢的地方。」的話。

    而男主角侯默和他的火箭小組則是代表一種改變的力量,社會期待下的不同聲音。改變的力量通常會造成社會上以下的幾種可能,其一,可欲對非可欲結果,就是社會對新事物採取接納或是拒絕的決定所帶來的效果將會造成的正負面影響。其二,直接對間接的結果,就是社會對新事物採取接納或是拒絕的決定所帶來的是立即性的或是需透過其他條件才能產生。其三,是預測對非預測的結果,所指的就是社會對新事物的發展預測是否正確。就是因為新事物所帶來的改變充滿著不確定性

,社會大眾通常是不願意改變的,新的思潮也通常不為大眾所容納。

    即使社會大眾不是相當有意願接受社會的革新卻不代表社會不該存在這種改變的力量,在十月的天空中煤林的逐漸沒落能窺知社會的存在環境不是不會改變的,如果社會內部不存在這種改變能量也許將會影響社會型態的改革力量的出現。當有一天環境的存在條件改變而社會結構依然處於傳統的生存型態則容易造成下一代無法適應環境遭到淘汰。像是煤林的沒落帶來的衝擊,如果男主角侯默沒有改變傳統思想的教育走向,依照父親的指示傳承煤林的傳統--採煤礦。在煤林的煤礦枯竭後

,他未來的走向勢必因此受到限制。

    通常社會新生代的思考是受到社會控制的影響,社會控制將學生教育成將近統一的思考模式。分為透過對個人行動施以直接影響的直接控制,利用習俗、教育、武力、非武力強制、愛情、處罰、說服..等。或是透過對個人行動施以間接影響的間接控制,利用對大眾的影響、對團體的影響..等。透過手段社會將能控制個人的思考方向,達到社會化的目的。

    其實異於平常的思考不一定代表就是社會的異類分子,因為社會一直在改變,人的思考模式就必須革新。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將鼓動社會的變動,也是讓新一代的傳承者展現嶄新的思考模式的契機。

    另外,在影片中決定主角們能否繼續他們的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因子就是功績主義。從校長一開始的反對,認為侯默的實驗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情,尤其是當他們的實驗火箭被質疑是引發森林大火的元兇時,所引發的反彈。直到侯默的證明引發火災的並不是自己的火箭以及得到州內的科學展覽時,校長這才真正肯定他們的才能,給予他們機會參予全國的科學展覽,不止校長就連侯默的女同學也是如此。社會大眾的價值觀會影響個人的選擇,當某個突出的人物的表現是社會大眾給予掌聲

鼓勵的,那麼這個人物將會獲得更多的注目、以及予以鼓勵。相反的,如果這個突出的人物的行為表現是社會大眾的價值觀無法給予鼓勵的,那麼這個人物的一切行為表現就容易受到厭惡、排擠。

    這類的情況最容易出現在青少年相處之間,因為在12歲至成年的年紀間朋友間具有互相依賴、互相透露個人心聲、情緒支持、強調情感的連結。在此時期的兒童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變少,除了手足互動以外,較常與同年齡的朋友一起活動,而同儕團體(peer group)對他們的影響力很大,可以讓兒童觀察模仿別人的行為模式,學到如何分享、如何參與活動、如何遵守規則,並透過團體來學習合作與服從,因此此時期的青少年希望加入團體,不喜歡被孤立,故又稱為「黨派時期」,做任何

事都要跟同儕一起做,來自同儕的資訊也較能被接受。

    次文化,並不帶有任何的負面意識,相較社會文化主流而言,只是一群人具有類似的社會與個人背景,經過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果,逐漸產生一種互相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青少年之間的次文化是他們為了滿足心理或生理的需要,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生活的獨特文化,包含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心理特徵等等。因為同儕之間次文化的影響,在這個團體裡的成員少有希望自己是被排擠在外的,也因此才會有女學生三心二意的選擇以及排擠讀書蟲的行為出現。這就是青少年之間因為彼此依賴而產生的對於其他大多數人的選擇的服從。即使並非本身的意

願也不敢有所反抗。這樣的相處模式會容易造成強勢、弱勢的對抗,也容易導致欺負同儕的行為出現,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只是在社會化的選擇下,當有不同的聲音、行為出現的時候,社會上多數人選項的強烈排他性是否能有讓其他模式的生存空間的存在依然是一個問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0216&aid=92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