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4/03 06:33:32瀏覽6888|回應0|推薦34 | |
山採龜甲在處理過程中.大致細分會呈現4層石皮 表皮(結理的頁岩). 內土(一般分黃色.紅褐色.灰色). 鐵質(最薄的一層.但很特別的好看). 最後的石質層(挖到見底.就要天養的步驟很費時需要耐心.此時就可完全判斷為黑龜.紅龜.白龜.黃龜.灰龜)..但最假 好的雅石.處理的步驟順序正確.會有加分效果.個人認為.處理到何種層度.一般皆會因為個人喜好不同而有差別(大概就是處理到第幾層實皮的差別..但這又關係到雅石到最後給人的自然或不自然差別) 陽光.日曬.灑水風化.泡水...細部再處理.....一般稱為養石....這段時間建議拉長點(而且可觀察其變化過程) 其實我也會建議用點酸..但原則不破壞原石結構狀況......草酸.工業用鹽酸(要記得你是為什麼才要用酸.不然就不要用). 剛剛前面提到.處理步驟順序很重要.一開使.記得.... 大略用刷子清洗→泡水→扁起子或刀子刮除→刷洗→用機器整理→扁起子或刀子刮除→養石 不可思議的殘缺龜甲.我總喜歡暱稱他為殘缺的破龜甲. 很滄傷但卻很美. 龜甲的區別很多. 顏色區別.可稱白龜.黑龜.黃龜.紅龜甲.灰龜甲 紋路區分.陰紋.陽紋.無紋龜甲(有人稱之為花石) 地區劃分.台灣北.中.南.都有其特色但較早出名北礁溪.中國性.南澐水恆春... ..........其實到哪都有龜甲芳蹤.但一般在海拔300-500左右機會較大 以觀賞基本區別.又分山採(山崩風化後.真正龜脈採石).水洗(海洗石.溪石). 如論美感角度.書本皆有寫.我大多稱為具像.抽象.之延伸區別 論點觀念依個人美感會有差異.但只要是美石我總認為應該都要替他們鼓鼓掌..也不需太多的計較啦 採石經驗.美感判斷會是快速取得美石的要件之一.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