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8 06:29:08瀏覽137|回應0|推薦4 | |
孩子的創作,就像家的新鮮空氣,帶來新意,營造家的清新氛圍。 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從小刺激孩子的多重感官,有助於大腦開發。知名部落客Selena認知到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階段,是最能自由運用的童年時光,因此透過手的動作──撕、剪、貼、裁、揉,與孩子共同完成許多天馬行空的創作,啟動孩子的創意。 56個手作,隨著時令,跟著節慶,Selena從孩子在意的情感、熟悉的環境、親密的家人、個人的喜好出發,在安全和愉悅的家庭中,營造滿滿的幸福。拼拼貼貼的手作不僅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加強孩子的自信,無形中也涵養他們在藝術、創造各方面的能力,打造出完整、正向的大腦與人格,更培養出親子的情感與樂趣! 孩子的喜愛如此單純,如此充滿生活感!從孩子喜愛的事物開始,循著他們的路線,在生活中恣意創作,將是他們樂在生活的基本元素。創作,就從生活中開始吧! 本書特色 1. 知名教養部落客Selena:有意識的認知到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自由時光,透過親子共同創作,啟動孩子的創意,也幫助全家人動腦練身體。 2. 超簡單手作:作者針對九大主題、帶領讀者玩55個遊戲,讓手作變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更藉由這些活動促進孩子的五感發展,增進家人之間的親密交流。 3. 素材簡單、容易取得:瓦楞紙、軟性磁鐵、樹葉、石頭、膠帶……就能跟著季節的更迭,春天剪隻花蝴蝶、端午節包糖果粽、秋天拓葉脈,春節畫平安符,帶給親朋好友滿滿的愛與祝福。 4. 手作工具介紹:善用工具,透過揉麵團、捏粘土、穿線串珠、貼貼紙、練習剝水果、摺色紙等活動,幫助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發展更完善。 作者簡介 Selena 「一開始就不孤單」部落格格主,其部落格獲選為2009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的年度最佳「親子家庭」 部落格、2009教育部落格大賽家長部落格第一名。育有一對念小三的雙胞胎女兒zozo、yoyo,擅長以創意遊戲在家帶孩子玩。著有《一開始就不孤單》、《一開始就不孤單2:吃愛的孩子》。 1【自己∕家人】 2【生日∕節日】 3【衣服∕裝扮】 4【家屋】 5【玩具】 6【遊戲】 7【大自然教室】 8【塗塗抹抹】 9【學校∕學習】 作者序 女孩們現在在學校裡,傍晚四點鐘得去接她們下課。 細想從前那段帶著左右姊妹長大的日子,因為生了一對雙胞胎,有「難以出門」的困境以及組成「小班制」的基本條件,我將那對工作的熱情,轉移到女兒身上,為了讓zozo、yoyo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玩,也為了讓自己在持續的工作中成長,我們自組「小熊班」,在家裡天馬行空,做各種適合孩子的創作。 所以,左右姊妹學齡前時期,我得像老師一樣,在前一晚「備課」,選取繪本童書及勞作材料,構想親子活動。等到她們上小學後,這兩人制的迷你小班已畢業,成了互動緊密的團體,我們全家人常常一起討論,一起計畫著可以玩什麼?甚至她們也開始提出想法並自行創作,我發現很多時候,都是那個「小熊班」的經驗在她們身上發酵,延伸著、連結著新的生活世界。 小學一、二年級的她們雖沒有從前那樣自由的時光,但還能在自我努力下擁有一些課後時光,她們寫完功課後,在房間裡、客廳、餐廳……等家裡的各個角落,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我有時參與其中,有時只需要欣賞,有時還得學會放任,不管爸爸、媽媽支持的模式是哪一種,她們都能怡然自得,找到樂趣。 有人問我,「為什麼zozo、yoyo可以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想了想,告訴她,或許是因為家中沒有電視的干擾,而她們沒有上安親班,有較充裕的自由時光,但再仔細回想,或許我多年來的陪伴,讓她們有充足的經驗掌握各種工具、挑選各種素材,想著各種創作的可能性,由於在家的創作時間裡,從來沒有猶疑與阻礙,她們那充分的自信,使她們在其它場合裡,能坦然面對讚美與質疑,我想,她們已經明白,真正的創作已融合「自娛」的元素,是一種在創作中找到樂趣並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之一,當然,她們也非常享受將作品呈現在爸爸、媽媽眼前時,所得到的真心認同。 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全天課程增加不少,要享受半天課程的福利得等上好幾天。這對習慣自由生活的孩子來說,是拘束生活的開始。學齡前的日子,時間掛在時鐘上,好多時刻都是完整無缺,自由度百分之百,孩子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學校生活開始,時間不只掛在時鐘上,很多是填補在上下課的鐘聲上,孩子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愈來愈少,自由度急速的下降,孩子可以做的只能在繁重功課完成後,才能爭取一些零星的時間。 早在女兒兩、三歲時期,我就有這樣的認知,我意識到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階段(0~8歲),對孩子來說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為它的寬鬆與自由度是可以掌握的,在這段期間(尤其是上學前)與我女兒有許多親子共同的創作,我們透過手的動作,撕、剪、貼、裁、揉去完成每一件孩子腦子裡天馬行空的創作,我們運用共讀繪本的過程,延伸做一系列的活動。 這幾年當中,我們做過近百種的創作,讀過上千次的繪本,完成許許多多的延伸旅遊與活動。 從生活層面出發 孩子的創作不管是依循時令開始,或是從豐富的創作材料與素材著手,我發現其最主軸的基底都是從生活層面開始拓延,從孩子在意的情感、熟悉的環境、親密的家人、個人的喜好作為出發點,因為對孩子來說,那代表著安全,愉悅,不會讓自己感到陌生或是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它的過程是充滿幸福感受的。所以孩子心裡的聲音以及不同階段的需求,正是我安排創作活動的主要方向。 孩子心裡的聲音及需求是什麼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在乎、在意的事物,孩子在乎自己穿得美不美?帥不帥氣?頭上的帽子好不好看嗎?他在乎自己的玩具,喜歡抱著玩偶睡覺到天亮,希望爸爸、媽媽永遠在身邊,因為家人在一起是最開心的事,他們也愛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動不動就會說我們家如何又如何,他們喜歡在家裡玩遊戲,也喜愛我們陪著外出摸索探險,像是堆沙堡、玩遊樂器材、嘗試各種遊戲、和大自然交朋友,撿樹枝、收集果實與石頭、在林間找尋新奇的事物。 上學後,孩子在意朋友是不是和他「同一國」,學校老師如何帶他們玩遊戲,學校所學的歌謠一遍又一遍地歌唱。其實所有的事件中,他們最在意的就是生日時,坐在蛋糕前,吹蠟燭的快樂,還有,不管心情好與不好,畫畫塗鴉是他們最安靜、最喜愛的事,對大人而言,那是轉移注意事項、發洩情緒、穩定情感的最佳方法,對她們而言,那是他們瞬間隱形的小世界。 孩子的喜愛如此單純,如此充滿生活感!從這些喜愛的事物開始,循著孩子的路線,在生活中進行創作,這些將是他們樂於其中的基本元素,創作就從生活中開始吧!作者序 女孩們現在在學校裡,傍晚四點鐘得去接她們下課。 細想從前那段帶著左右姊妹長大的日子,因為生了一對雙胞胎,有「難以出門」的困境以及組成「小班制」的基本條件,我將那對工作的熱情,轉移到女兒身上,為了讓zozo、yoyo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玩,也為了讓自己在持續的工作中成長,我們自組「小熊班」,在家裡天馬行空,做各種適合孩子的創作。 所以,左右姊妹學齡前時期,我得像老師一樣,在前一晚「備課」,選取繪本童書及勞作材料,構想親子活動。等到她們上小學後,這兩人制的迷你小班已畢業,成了互動緊密的團體,我們全家人常常一起討論,一起計畫著可以玩什麼?甚至她們也開始提出想法並自行創作,我發現很多時候,都是那個「小熊班」的經驗在她們身上發酵,延伸著、連結著新的生活世界。 小學一、二年級的她們雖沒有從前那樣自由的時光,但還能在自我努力下擁有一些課後時光,她們寫完功課後,在房間裡、客廳、餐廳……等家裡的各個角落,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我有時參與其中,有時只需要欣賞,有時還得學會放任,不管爸爸、媽媽支持的模式是哪一種,她們都能怡然自得,找到樂趣。 有人問我,「為什麼zozo、yoyo可以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想了想,告訴她,或許是因為家中沒有電視的干擾,而她們沒有上安親班,有較充裕的自由時光,但再仔細回想,或許我多年來的陪伴,讓她們有充足的經驗掌握各種工具、挑選各種素材,想著各種創作的可能性,由於在家的創作時間裡,從來沒有猶疑與阻礙,她們那充分的自信,使她們在其它場合裡,能坦然面對讚美與質疑,我想,她們已經明白,真正的創作已融合「自娛」的元素,是一種在創作中找到樂趣並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之一,當然,她們也非常享受將作品呈現在爸爸、媽媽眼前時,所得到的真心認同。 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全天課程增加不少,要享受半天課程的福利得等上好幾天。這對習慣自由生活的孩子來說,是拘束生活的開始。學齡前的日子,時間掛在時鐘上,好多時刻都是完整無缺,自由度百分之百,孩子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學校生活開始,時間不只掛在時鐘上,很多是填補在上下課的鐘聲上,孩子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愈來愈少,自由度急速的下降,孩子可以做的只能在繁重功課完成後,才能爭取一些零星的時間。 早在女兒兩、三歲時期,我就有這樣的認知,我意識到學齡前到小學低年級階段(0~8歲),對孩子來說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為它的寬鬆與自由度是可以掌握的,在這段期間(尤其是上學前)與我女兒有許多親子共同的創作,我們透過手的動作,撕、剪、貼、裁、揉去完成每一件孩子腦子裡天馬行空的創作,我們運用共讀繪本的過程,延伸做一系列的活動。 這幾年當中,我們做過近百種的創作,讀過上千次的繪本,完成許許多多的延伸旅遊與活動。 從生活層面出發 孩子的創作不管是依循時令開始,或是從豐富的創作材料與素材著手,我發現其最主軸的基底都是從生活層面開始拓延,從孩子在意的情感、熟悉的環境、親密的家人、個人的喜好作為出發點,因為對孩子來說,那代表著安全,愉悅,不會讓自己感到陌生或是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它的過程是充滿幸福感受的。所以孩子心裡的聲音以及不同階段的需求,正是我安排創作活動的主要方向。 孩子心裡的聲音及需求是什麼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在乎、在意的事物,孩子在乎自己穿得美不美?帥不帥氣?頭上的帽子好不好看嗎?他在乎自己的玩具,喜歡抱著玩偶睡覺到天亮,希望爸爸、媽媽永遠在身邊,因為家人在一起是最開心的事,他們也愛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動不動就會說我們家如何又如何,他們喜歡在家裡玩遊戲,也喜愛我們陪著外出摸索探險,像是堆沙堡、玩遊樂器材、嘗試各種遊戲、和大自然交朋友,撿樹枝、收集果實與石頭、在林間找尋新奇的事物。 上學後,孩子在意朋友是不是和他「同一國」,學校老師如何帶他們玩遊戲,學校所學的歌謠一遍又一遍地歌唱。其實所有的事件中,他們最在意的就是生日時,坐在蛋糕前,吹蠟燭的快樂,還有,不管心情好與不好,畫畫塗鴉是他們最安靜、最喜愛的事,對大人而言,那是轉移注意事項、發洩情緒、穩定情感的最佳方法,對她們而言,那是他們瞬間隱形的小世界。 孩子的喜愛如此單純,如此充滿生活感!從這些喜愛的事物開始,循著孩子的路線,在生活中進行創作,這些將是他們樂於其中的基本元素,創作就從生活中開始吧!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